23如何写好一篇讲书稿-结构编排

23 如何写好意讲书稿

【 结构编排-搭建讲书稿的金字塔结构-3】

简单的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讲了怎么样去确定讲书的主题和观点,也就是要讲什么。我们把它称之为讲书之魂

那么接下来呢,我们该怎么样让听众更加清晰、更容易的去接受咱们讲述的观点呢?

就是我们要讲讲下一步讲书之骨,也就是如何打造一篇讲述稿的结构,我们会分成三个部分来讲解:

一、为什么讲述稿要有结构

二、如何搭建讲述稿的结构三、三种讲述逻辑结构

【好首先呢,我们来看第一部分,为什么一篇讲述稿要有结构呢】

第 1 个理由是为了让讲述人更好的去记忆稿件。很多讲述人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上台之后会忘词儿

为什么讲书时会忘词儿呢,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逻辑不清晰,这个结构没有调理。一旦你有了比较清晰的结构,只需要记住关键词就不容易忘记了

那第 2 个讲述稿要有结构的理由是为了让听众能够跟得上讲述的内容

这里呢,我们就需要理解普通的文章和讲述稿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给人看的,而后者是给人听的那人在看文章的时候呢,他可以暂停回看快进等等。但是,讲书稿最终呢,是用口语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当我这句话讲完之后,下一秒就消失在空气当中了。没有办法暂停或者是回看,那当中有任何一点信息传递的不顺畅,都会成为接收方的阻碍。所以,清晰的结构能够让听众牢牢的跟着讲述人的思路走,而不掉队

好,为了更加形象,说明搭建结构的重要性,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哈。接下来呢,我会在屏幕上面放一幅图片,里面有些图形,请你用10秒钟时间来记住这个图形,看看你能记住多少个。好,准备好了,现在开始,10987654321 好时间到哈,你看看自己呢,能够画出多少个图形呢?

好,现在啊,我再给你一次机会,还是同样的那些图形。而这一次呢,我可以保证你在1秒钟就可以记得所有的图形。不信我们再来试一试哈。好,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好,你看你是不是马上就能记住的?为什么同样是9个形状,你第一次记忆会觉得很难,那第二次呢,就觉得很容易呢,相信你也能想到哈,因为第二次的图形分布是有规律的,换句话说呢,是有结构的。有结构的内容就更能让人给记住。所以我们在准备讲述稿时候一定要有结构

【那具体该怎么去搭建这个结构呢?这是我们的第二部分】

来教大家一个加减乘除的方法

首先,第 1 步做加法,也就是你做一个头脑风暴,把你所能想到的关于你要讲述的主题,它下的案例、故事、观点、数据全部罗列出来,把你的思考全部写在一张大白纸上,或者是一张张便签上。然后把这些便签贴在墙上,越多越好,不需要去考虑他们的顺序,因为这是一个发散思考的过程。好

那第 2 步呢,叫做减法。

用三刀去砍

第一刀砍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第二刀砍掉自己不确定能够讲清楚的内容

第三刀砍掉对听众价值不大的内容

这三刀其实就是在发散之后的一个收敛,筛选出你最擅长最值得讲的内容

接下来呢是第三步,叫做做乘法,也就是做归类

这个时候就把你手头的素材进行整理,然后合并同类项。怎么合并呢,这也是有学问的,哈也决定了你的表达逻辑是什么

那第四步是做除法也就是分解,按照一定的表达逻辑去组织分类内容,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讲解的结构

首先呢,我们一篇讲述稿的布局一般可以分成 3 个部分

开头、中间、结尾

关于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呢,有很多,一般字数却不多,不涉及复杂的结构

那我们在后面的课程里面会详细给大家讲解今天我们讨论的结构,就把重点放在最长内容最复杂的中间部分

一般而言,中间部分可以设计为三个点,比如三个故事、三个论点、三个准则等等

那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好事成3。那为什么是3个?不是8个,也不是一个,因为科学家就有过研究,我们人的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一下子接受不了太多的信息,当然如果太少的话,似乎这个说服力又不够。所以一般来讲,讲3.3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数字哈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成语,三碗不过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三个呢,是不多不少,也是大家所默认的论点事例的数量,那么中间部分的三个点应该用什么样的结构来组织起来呢?

【那我们今天来到了第三个部分哈,这里呢,会教大家三种最实用也是最容易上手的逻辑结构】

分别是时间逻辑、黄金圈逻辑和独立模块逻辑

我们先来看这个时间逻辑哈,也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明,最好用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取三个时间点比如过去、现在、将来啊10年前、两年前、今年等等。你看哈,这样讲你的思路就会变得特别清晰

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陪你读书的栏目,著名的主持人康辉分享了一本书小王子,这个讲述作品的结构就采用了时间逻辑,一共有三个部分,讲述了康辉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读小王子的感受。第一个时间点呢,是他8岁第一次和小王子这本书相遇,那个时候呢,他是看不懂这本书的

第二个时间点是2005年,在康辉三十几岁的时候,那年呢,他的父亲去世了。当他再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

那第三个时间点呢,是参加节目录制前,他终于明白了小王子里面所提到的那颗星球在哪里讲解文学类书籍呢

是比较适合用时间逻辑的那第二种逻辑方法呢,叫黄金圈逻辑。黄金圈逻辑来自于黄金圈法则,是由西蒙斯涅塞在TED演讲当中提出的,这是一种思维模式

他把思考和认知问题化成了三个同心圆,那最底层叫做为什么,中间第二层叫是什么,最外面一圈叫怎么做?那你在讲述之前其实也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自问自答,经过梳理,那你的思路就会清晰的浮现出来。黄金圈逻辑呢,比较适合用来讲解一些致用类的书籍。好,我们再用这个断舍离这本书来做举例子,那这本书的核心论点就是断舍离这三个字。那么,你讲述稿就可以围绕断舍离去拆解了

第 1 步,为什么人们要断舍离?可以去结合写作背景去谈一谈

第 2 步,什么叫断舍离?这是一个新概念,断舍离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第 3 步呢,说一说我们该如何做到断,如何做到舍,如何做到离部分就是怎么做也是我们全篇的重点,需要详细的去阐述。那这种黄金圈逻辑可以减少听众的思考时间,因为你已经提前帮对方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样的思路去梳理好了,听众很容易就能沿着你的思路听下来。听完之后呢,他们也是会有收获的。不过呢,这里还有三个问题,这三个模块的顺序是不是可以调换?

答案是可以的。用为什么开头主要是为了引发听众的兴趣。那其实你也可以把是什么放在开头,但一般而言,怎么做是放在后面去讲解的

第 2 个问题是,是不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三个要素都要在一篇讲述稿里面去讲完呢?答案是不一定,这取决于你要表达的重点和时间限制。比如说,有一本书叫discovery自我探索,那这本书里面呢,就去讲解了discDisc行为分析理论。那内容设计本身就分成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模块。如果听众对于disc行为风格理论不了解,那你讲述的时间又有限,那你完全可以讲,为什么要学习第四个行为风格理论和什么是第个行为风格理论。把这两个部分讲透了就好了。对于如何应用,可以留下伏笔,让听众自己买书来看好

那第 3 个问题叫做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三个部分的篇幅比例应该怎么去分配呢?答案是根据情况来定。如果你讲的内容聚焦在一个新概念上,那你就应该花大力气来解释是什么。比如说,有一本书叫灰犀牛,这个名字听上去就有点让人费解。那如果你想这本书,就要花点时间去解释清楚灰犀牛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对听众会有什么影响。那如果你讲解的内容重点在于如何解决问题,就可以重点讲怎么做,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本书看这本书的书名我们就知道了。这本书呢,是着重在讲解如何教读者读书的第三种的逻辑结构叫做独立模块逻辑。还有一类书,他们书的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不是特别大,每一个模块呢,相对独立。比如说,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明智行动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个行为错误,好好说话。2等等。那这些书你可以找出书里面的三个观点,作为三个模块进行分别的阐述。那这样的结构呢,比较简单

好小结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应该可以发现哈。我们在讲述的时候,如果头脑里面事先有一个很清晰的结构,再去表达,一定能够让别人听得懂自己的思路呢,也会很清晰,不容易忘词儿。搭建结构的步骤叫做加减乘除法。先做加法罗列内容,再做减法聚焦,最后再用乘法和除法做归类和分解,形成结构

讲述稿的一般布局是开头、中间结尾,那其中中间部分呢,可以用三种逻辑来组织,分别是时间逻辑、黄金圈逻辑和独立模块逻辑。好,当我们搭建完这个结构之后,我们就应该更好的去呈现讲述的内容。那我们就会把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详细的拆解

接下来呢我会继续为大家讲解精彩开头

我们下节课再见,谢谢观看

(23-结构编排)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054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