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257)

第109回:张永年泄愤难谋士       曹孟德夸才焚兵书(14)

      曹操听到这里,大为吃惊。暗想,真是奇闻。从小看的东西,到现在还能全部记住,简直太玄乎了。世上真有这种事吗?这明明是我的书,他怎会记得这样熟?可他的一举一动又是如此地可信。是不是杨修耳背听错了?也不会。要是我听了人家能把长篇累牍的一本书全都背下来,我能不相信人家的话吗?

      那么只能说这本书不是我作的了。否则你也不错,他也不错,不就成了无头案了?我曹操花了数十年的心血写成这本书,总指望留于后世,也博得个功德圆满,也不虚度了这一生。不料来个西川张松,说此书是古人所作,蜀中小孩也可谙诵如流,我这不是在巧取豪夺么?

      再说,张松和西川小童能将此书象山歌一样唱出来,这还象是我的兵书?连一点价值没有了。

      的确,曹操写出此书有许多道理:一则,冲锋夺阵将士只知拚死沙场,却很少有人会用兵。在当时各路诸侯割地称雄、战乱不息的年代里,劲敌很多,没有点军事常识很难取胜,一统天下的愿望很难实现。因此,曹操要求每个将士都要熟读此书,让他们都具有独挡一面的指挥能力。

      另外,一个人总是要死的。在自己还有能力的情况下,写出一本兵书,留点益处给后人也可以流芳百世,后人在战场上遇到疑难之事,只要翻一翻他的兵书,就可迎刃而解,世世代代有人记着他的名字,赞颂他的才干。

      但照张松这么说,这部兵书是偷盗而来。一旦与世长辞,反而留下骂名。

      杨修见曹操不说话,更加证实了张松的话千真万确。心想,曹操啊,你想不到今天竟会有人揭你的老底吧!我一向对你极其信奉,原来你却是这样一个人!往日你总是对人家呼幺喝六,今天怎么变成哑巴了?分明是找不到下场的台阶了。

      杨修想到这儿,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哈……默而不言,愈加象偷来的!”

      这句话更是刺痛了曹操的心,见自己手下的大夫居然敢当着面奚落,幸灾乐祸,怒火冲天。

      心想,与其被人闲官碎语地唾骂,倒不如忍痛割爱,趁早焚化了拉倒!便从桌上颤悠悠地捧起了书,望了一望,断然下决心道:“既然古人与我雷同,留它何用!”说罢,双手使劲地把兵书撕成碎片,丢入火中。

      顷刻化作一缕青烟,最后留下了一堆黑灰。曹操跌坐于师椅中。

      杨修见曹操毁书,高兴得手舞足蹈,望着炉中的熊熊大火,嘴里不停地嘀咕道:“五年烧光了,十年焚尽了。一本书要写三十年,瞬间化作灰烬。偷来不易,断送不难。”

      一边说,一边又想,曹操此人确实奸诈,一向把我们瞒得紧腾腾,今天被人戳穿了,也知道害羞,偷偷地烧棹。要真是他写的,别说烧,就是人家碰都不敢碰。赃证烧光了,我对你的为人也清楚了。看你衣冠楚楚,实在是虚有其表,心底不善。

      现在,见曹操一言不发,杨修也不开口,内堂一片寂静。

      曹操冷静下来一想,又觉得自己太急躁,明明是自己的东西,为何要毁于一旦呢?张松的话到底能不能信,谁能担保?

      就问:“德祖,老夫问你,张松是一看便说老夫偷盗此书,还是看完之后再说?”

      曹操真是个名符其实的过后方知。要是早一点问,哪里会上这种当!书都烧了,再要弄清楚,为时已晚了。

      正是:始皇焚书坑儒士,曹公毁册嘲自身。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116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