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化于心.践于行—重感悟
2.重感悟。
“重感悟”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反复朗读、品味赏读或熟读成诵等方式,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于老师反对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讲解,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和体验。
这一点的收获解决了我的困惑。我们的课堂,讲知识,顺课件,把一节课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却在却忽略学生这个该主动的主体。比如,我们在处理“朗读”时,我们也运用很多种形式的朗读,但我们只把“朗读”作为流程形式。读过于老师的课例,我觉得不同形式的朗读要比单纯的分析文本更有意义。通过朗读,我们读出的不仅是声音,还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读出人物表达的情感。
在这里,我展示的是课例中于老师运用过的诵读的方式。
从教师和学生身份横向读:教师--泛读、师生共读、师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默读、快速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赛读、指导读
从文本纵向分析读:初读、细读、品读、析读、朗读等。
在未来的课堂中,阅读教学时,不妨想想是否能通过朗读的方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