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不是杜甫,教材里哪些假人物
课本教材里有假人物?你说杜甫画像不是杜甫的?对,你没看错听错,他的画像就是假的,不是本人原型。
这是怎么回事,请听我细细道来:
在古代,受技术等条件限制,并不是每人都有画像,有也难以保存和流传。不像现在手机照相机,轻轻一按,原味相片甚至美化照片就来了。
那插图怎么来的呢?
其实教科书在插图选取上面临相当大的困难。最理想的情况是使用当时的画像,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清朝皇帝的画像是当时制作并保存下来的,其他帝王的画像由于年代久远、战乱频发而遗失。于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历史教科书往往选用后来古代著名画家的作品,比如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明朝进士王圻的《三才图会》,然而,这些画家的作品也是基于史料的想象,非亲眼所见。

所以你会发现他们被描绘得如出一辙,有时服装、发型略有变化,但整体轮廓却几乎没有多大区别,秦始皇竟然和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选自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如蒋兆和。这里说个他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莫斯科大学给周总理致函希望能够提供中国古代科学人物像,而国内没有李时珍和祖冲之等的画像,于是总理点名蒋兆和来创作相关历史人物画像。但蒋老师也没啊,怎么办?
蒋兆和接到画像的任务后,查阅了大量资料,却找不到相关人物相貌的描写,也没有古人所画画像可供参考。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蒋兆和灵机一动,觉得自己和杜甫的人生境遇很相似,决定以自己为原型来画杜甫。他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面容,结合唐代的服饰习惯,运用传统的线描加上西方绘画技术,创作出了杜甫画像。

蒋兆和画李时珍的时候,想着《本草纲目》序言里的一句:“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和自己的岳父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很像,身份也相符,于是就以岳父为蓝本,画出了李时珍的画像。

至于扮演祖冲之的模特儿,大家可能更是熟悉,那便是 近代气象学家竺可桢!
还有哪些有趣的画像呢,大家来说一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