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非遗里的斑斓史诗

(苗族服饰介绍来源于“非遗传兮”的小红书 )   

    在日常生活里,我常与非遗文化“擦肩而过”,直到看到同学分享的参赛作品,才被深深吸引,忍不住开始查询非遗服饰中的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苗语称“呕欠”,堪称中国服饰的“活化石”。它涵盖童装、便装与盛装,其中“盛装”,苗语“呕欠嘎给希”,意为“升底衣服”,“呕欠涛”即“银衣”,搭配百褶裙与前后围腰,精致华丽。

      苗族没有文字,却靠口传身授,把千年故事、城池记忆、迁徙路线融入服饰,以针线为笔,绣进衣冠,世代“穿”承,故而被誉为“无字史书”。

      苗族支系超百个,服饰亦超百种。从施洞苗服饰的精细华美,到南丹苗服饰的原始粗犷,风格多样。贵州作为苗族服饰的精美汇聚地,刺绣、蜡染、纺织、银饰工艺登峰造极。织、绣、染等传统技法相互穿插,挑绣结合、染绣搭配、织绣并用,让服饰花团锦簇。

      ······

      看到百鸣分享武书明同学参赛照片中那位白苗姑娘专注的神态,我才惊觉,这一针一线倾注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与热爱。我虽无法将照片中的所有含义详尽表达,但仅这位绣女身穿的苗族服饰和她正在绣的纹样所展现出的冰山一角,已让我深深着迷,相信未来,我会在这非遗的海洋中探索更多奥秘。

绣在服饰上的年味,武书明摄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175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