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话养生,健脾和胃祛湿,这些穴位不可少!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雨水开始增多,气温逐渐回升,万物萌动,生机盎然。古人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节气的到来,不仅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人体顺应天时、调养身心的关键时期。

《黄帝内经》强调“天人合一”,主张顺应四季变化以养生,那么在雨水节气,我们该如何遵循中医理论,通过穴位按摩、适当锻炼以及合理的饮食搭配来调养身体呢?

雨水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雨水节气,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和雨水的增多,人体易受湿邪侵袭,加之春季肝气旺盛,易克脾土,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因此,雨水养生的重点在于调养脾胃,祛湿防风,以促进身体内外环境的和谐平衡。

01

调养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雨水时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食生冷、油腻之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可适量增加粥品、汤羹等温热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粥、茯苓薏米汤等,以健脾和胃,助阳气升发。

02

祛湿防风

湿气重易阻遏阳气,导致身体困重、头昏脑胀、关节酸痛等不适。此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促进气血运行,加速湿气排出。同时,注意避风邪,尤其是早晚温差大时,要及时增减衣物,防止风寒侵袭。

穴位按摩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穴位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01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足三里是胃经的要穴,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功效。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揉足三里穴10-15分钟,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02

丰隆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处。丰隆穴是化痰要穴,具有祛湿化痰、通络止痛的作用。雨水时节,湿气较重,按摩丰隆穴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缓解因湿气引起的身体不适。

锻炼方法

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激发体内阳气,增强身体免疫力。雨水节气,建议试试散步这一简单的锻炼方法。

散步是一种温和有氧运动,适合所有人群。在雨水时节,选择晴朗天气,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舒缓心情,促进气血运行。

食疗搭配

雨水节气,饮食调养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之品。以下推荐两款的食疗方,既符合雨水节气的养生原则,又能滋养身心。

01

荠菜豆腐汤

材料:荠菜100克,豆腐2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荠菜洗净切碎,豆腐切块。锅中加水煮沸,放入豆腐块,待豆腐浮起时加入荠菜,煮沸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荠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豆腐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此款汤品适用于春季上火、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02

春笋炒木耳

材料:春笋150克,干木耳2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春笋去皮切片,干木耳泡发后撕成小朵。锅中加油烧热,放入春笋片翻炒片刻,再加入木耳继续翻炒,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春笋具有清热化痰、利膈爽胃的功效;木耳能益气补血、润肺镇静。此款菜肴适用于春季咳嗽、痰多、便秘等症。

雨水节气,是春季的序曲,是万物生长的起点。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们应该顺应天时,调养身心,让身体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穴位按摩、适当锻炼和合理的饮食搭配,我们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让我们在雨水节气里,拥抱自然,调养身心,以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体魄迎接春天的到来。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收获健康与幸福。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201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