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心灵的枷锁
看到有人推荐老戏骨陈道明和巩俐主演的电影《归来》,于是一睹为快。
影片里的节奏,不禁让我带入了那个车马很慢,一份思念要在路途中辗转数日才能到达的年代。看着那一摞摞的未寄出的书信,那日日重复的光阴,陪着他们日日去接那个永远也回不来的人,仿佛光阴拉的很长很长……
影片结尾,陆焉识陪着爱人冯婉瑜在火车站接自己,他举着写着自己名字陆焉识的牌子,和她一起等那个永远也回不来的人。画面定格在他们站在火车站铁门后面接人的一幕,如同一个牢笼把他们的记忆永久的困在了那里。

电影《归来》冯婉瑜在火车站接陆焉识站接自己
不时弹出的弹幕感慨那时候忠贞不渝的爱情,而我却看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苦难、情感的纠结、心灵的枷锁。那个永远接不到的人如同《唐山大地震》中永远的愧疚和怀念。
人的心果真是活在自己的信念里的,枷锁也都是自己给自己带上去的。
在那个大雨的夜晚,冯婉瑜内心是知道陆焉识回来了,但她犹豫纠结挣扎,不敢面对,没有勇气直接去开门,当他看到女儿果断的背叛之后,才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的去见陆焉识。见到的却是陆焉识被抓的场面。
喜怒哀乐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他人只是触发了我们这个机制而已。此时,冯婉喻是愧疚、自责的,甚至恨自己当时的怯懦。女儿的背叛和外界生活的压力激发了她内心很强烈的情感。于是她把自己的心锁在自我意识的牢笼里永远出不来。真正的陆焉识站在她面前,他也认不出。
在命运的捉弄下,一家三口都无耐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接受宿命还是一种人生的豁达?
全看心态。
很多时候我们打的都是一个人的战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