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觉醒——玩偶之家》学后感

        今日,与生共同学习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剧中深刻的社会寓意与人物内心的觉醒历程令我深感震撼。

      所谓“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男权社会中妇女没有独立自主地位的社会现实。

      三幕话剧《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

      故事梗概:女主人公娜拉和她的丈夫海尔茂已经结婚8年,育有三个孩子。眼看着圣诞节快到了,这个外人看来十分幸福的家庭也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家里还有另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丈夫海尔茂近来晋升了银行经理的职位。于是,欢天喜地的娜拉便采购了许多东西来庆祝。夫妻二人看似感情甚笃,海尔茂对娜拉百般呵护和溺爱,称呼娜拉为小鸟儿”、小松鼠”,娜拉也相信丈夫一直深爱着自己。

      实际上,海尔茂和娜拉的关系是极不平等的。从生活习惯到思想情感,海尔茂都苛刻地控制着娜拉,只准妻子想丈夫所想,做丈夫允许做的事,而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

      在经济上,娜拉也完全依附于丈夫。花钱要经过丈夫的批准,还要接受丈夫的指责,比如“花大钱的”“不懂事的”“小撒谎的”等等。

      娜拉曾在婚后的一年为了给生病的丈夫治病疗养,背地里伪造父亲的签名向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无意间犯了伪造字据罪。后来,海尔茂的病好了,娜拉瞒着丈夫做一些抄写的工作,悄悄把欠债还了。

        就在这时,海尔茂又收到柯洛克斯泰退还借据的和解信。确认自己没事了的海尔茂又恢复了往日对娜拉的态度,宣称自己宽恕了娜拉,并表示自己会保护娜拉。娜拉看清了海尔茂的本质和自己在婚姻中玩偶”的地位,毅然离家出走。

      这部剧上演之后,立即在当时的欧洲社会激起了轩然大波。娜拉抛却家庭和孩子、毅然出走的选择,对家庭地位平等的追求,对婚姻感情甚至信仰的反思,都尖锐地戳到了当时欧洲保守又伪善的社会道德痛点,因此受到了上流社会暴风雨般的抵制与指责。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了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犹记得网络上那个离家出走的58岁苏敏阿姨,忍受不了家庭里丈夫的冷暴力而最终选择离家出走,自驾游历,实现了自我救赎。走红其实仅仅是一个意外,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她能够一改大众对中老年妇女的普遍认识,成为新时代觉醒女性的代表,帮助女性宣扬独立、勇敢,这种独立而自由的精神,才是大众女性未来生命的希望。

        总之,《玩偶之家》不仅是一部反映19世纪欧洲社会现实的戏剧,更是对女性独立与自我觉醒的永恒呼唤。娜拉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半映照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在婚姻与家庭中的挣扎与觉醒。苏敏阿姨的现实选择,则是娜拉精神的当代回响,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女性追求自由与独立的勇气与决心。愿每一个身处困境中的女性,都能从娜拉与苏敏阿姨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地走出自己的“玩偶之家”,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自由。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218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