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式的愚蠢

为活人做传其实是件挺不靠谱的事儿,特别是如果这人依旧身体棒棒吃嘛嘛香,脑子里依旧会时不时闪出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并为此依旧满世界上窜下跳的时候,为这样的人做传不仅不靠谱儿,有时候还会有点危险,因为你知道的不过是过去和此时的他,而人会变,说不定哪天就面目全非得让你认不出来,而文字是印在纸上的死物,一旦写下去便成了无法更改的铁证,既能用来证明你的未卜先知,也可能最终证明了你的幼稚甚至是愚蠢。比如汪精卫,如果你在武汉国民政府时就急着为他做传,后人看到的将是一个为家国情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热血青年,可后来。。。。所以无论是谁,就算是当下响当当的大人物,为他做传,特别是在盛年期为他做传都要格外小心,千万不能把好话说满以至于断了自己的后路。这做法或许有点油滑,却未必不是一种智慧,因为人性本就多变,自然不能急着盖棺定论。不过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急着从大人物那里学到些成功的本事,所以为大人物,特别是像马斯克这样的大人物做传就成了一件虽有风险却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中国,正值盛年的马斯克拥有不止一个版本的传记,无论你走进哪家书店,大概率都会在最醒目的位置上看到马斯克那张散发着自信微笑的大脸,无论你参加哪种类型的读书会, -- 从故作深刻状的哲学聚会到以传统之名贩卖成功学的国学讲座 -- 马斯克传都是其中必不可少,并且一定是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因为成功--或者说得直白一点 -- 如何挣到大钱,其实是当下中国最为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像马斯克这样的科技大佬,他那永无止境的想象力和不可思议的执行力尤其让那些对房老板和煤老板嗤之以鼻的年轻人倾倒,所以如果你冒冒然跑到哪个读书会上说马克思蠢,就算不被人骂出来,大概率也会被人鄙夷的看着,那眼神其实是在告诉你:”和他相比,你又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精英未必就不会干蠢事,比如100年前中国就出过一位,说起来不过是小学教员出身,虽也在某大图书馆里当过差,见过些真正的学术大佬,可人家却看不上他那尚且稚嫩的学问,虽然态度依旧客气,可大佬们心里想的很可能也是”和我相比,你又算个什么东西”。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昔日里小小的图书管理员转瞬间就把自己折腾成了开国领袖,成了学术大佬们也要前恭后鞠的大人物,再后来一场由他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青春风暴席卷中国大地,昔日的学术大佬们不仅失去了前恭后鞠的资格,连小命也未必保得住,曾经高高在上的一切在他那无可置疑的权威面前 -- 就真的不是了东西。这样的人生逆袭固然成功,就算马斯克也未必做得到,可就是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的大人物却也真诚的相信亩产万斤,相信那些连真正的蠢人都不会相信的蠢话, 这种不可思议的愚蠢则让无数中国人死在了自己挚爱一生辛劳一生的土地之上.

精英式的愚蠢大体和他们前半生的成功以及这种成功所带来的权威乃至权力有关,前半生越成功后半生的权力就可能越大,而权力越大,一个人固有的缺陷就可能被无限放大,以至于一点并不算大的毛病最终却变成了愚蠢。图书管理员的故事完美诠释了这种由智慧向愚蠢的蜕变,而马斯克的蜕变很可能才刚刚开始。

与图书管理员的造反起家不同,马斯克的成功更多来自科技和商业领域,这也为马斯克涂抹上了一层天生的改良派色彩。有意思的是人们最喜欢谈论的并不是马斯克的科技和商业改良,而是他的”颠覆性”,因为只有颠覆才能让一家企业站在时代的潮头,而且最重要的是 -- 只有颠覆才意味着除此以外别无他者的垄断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更喜欢马斯克革命者的形象,而这一偏好也为马斯克随后的政治投机积累了丰厚资本。

其实马斯克并不是什么革命者,至少在科技和商业领域不是,因为他从没颠覆过任何一条科技和商业领域的基本规范,恰恰相反,马斯克一直是重合同守信用的典范,从没有欠账不还或者白字黑字地说了不算, 而且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星舰都严格遵循科学和技术规范设计制造,也正是因为遵循了这些经过数百年理论和实践检验的基本规范,马斯克才能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变成现实,才能让特斯拉平稳安全地行驶让星舰按预定轨道直奔火星。如果真如众多粉丝理解的那样,马斯克只是因为彻底的,甚至是对商业与科学技术基本秩序的颠覆才走向成功的话,我可以肯定,这样的”颠覆”只会让所有供应商远离马斯克,让特斯拉和星舰变成名副其实的移动棺材, 如此”颠覆”别说成功,不把牢底坐穿就算马斯克命大, 所以马斯克式的”颠覆”只能建立在对基本秩序的遵重之上, 远离了这一秩序,所谓颠覆只能是马斯克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灾难,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在科学与商业领域,马斯克是个毫无争议的建制派.

曾经属于建制派的不只有马斯克,连那个终其一生都以颠覆既有秩序为己任的图书管理员也是如此,正因为他从不相信自己可以手撕鬼子。不相信可以用藏在裤裆里的手榴弹打下几架零式飞机来,这才能写下  如<论持久战>般脚踏实地的杰作,才能带领一群目不识丁的泥腿子打进了中南海。可一旦大权在握,一旦让自己的头脑被那种无所不能的幻象充斥,一个可以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天才就会蜕变成亩产wanjin的笃信者,蜕变成自己曾经如此憎恶和反抗过的暴君,而这种颠覆基本秩序的努力,最终也颠覆了颠覆者及其崇拜者们自身的命运。

第一次觉得马斯克蠢是他在X上公开嘲讽泽连斯基的时候,当时还有点奇怪,对这场前因后果再清楚不过的战争,一向英明神武的马斯克怎么忽然间就沦落到了司马南的水平。后来才知道,早在半年多前马斯克就已将自己的星链系统开放给俄国人,并因此大大提高了俄军的组织效率,有军事专家甚至认为阿夫迪夫卡等数个东部重镇的失守与此密切相关。直到此时我才明白,马斯克的蠢并非出自司马南式的见风使舵,而是源自 -- 借马斯克自己的话说 -- 某种深层观念, 这种观念不久后便在他对德国选择党的视频演讲中得到了印证。

据说马斯克在这次演讲中几次做出形似纳粹礼的动作,相关的图片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不过我猜那一定是某种刻意的误读,因为蠢不等于笨,恰恰相反,马斯克式的愚蠢建立在对细节无比精明的算计之上,就算有纳粹之心,也不会贸贸然就给了反对者口诛笔伐甚至是诉诸法律的口实,所谓纳粹礼最多也就是某个连续动作的定格,而选择这样的定格做文章,当然也有点造假,有点打擦边球的嫌疑。虽然不可能行纳粹礼,可马斯克还是说出了一些和纳粹紧密相关的话,因为他鼓励选择党的支持者们去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中寻找群体认同。19世纪中后期,德国民族主义者正是从这本书中为正处在统一进程中的德国找到了民族认同的基础,而书中对日耳曼人”金发碧眼”的生理特征的描述,则为德国民族主义通向种族主义的道路搭起了最为关键的桥梁。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斯克不是在肢体上,而是在精神上行了一个大大的纳粹礼,其精明之处在于当种族国家的纯粹性与移民问题的复杂性形成鲜明对比时,对纳粹意识形态的鼓吹听上去就和对mz自由的捍卫浑然一体了.

该如何看待移民和多元文化引发的社会冲突? 对于这些成因复杂,解决起来又颇为棘手的问题,人们似乎更喜欢简单直接的答案,于是马斯克和特朗普们便会对选民们高喊: 非法移民有问题吗?有,那就把他们都抓起来送到关塔那摩去。多元文化有问题吗?有! 那就把msl,基佬和LGBT们都扔到垃圾堆里去。欧洲有问题吗?有!那就彻底和他们断了关系。加沙人有问题吗?有!那就把加沙清空,把他们统统赶到大海里去。这些看似极端的做法有问题吗?有,因为阻力太大,比如民主党和白左们就会经常跳出来调皮捣蛋,所以不给我绝对权力肯定办不到! 绝对权力有问题吗?有! 可你不是哭着喊着要捍卫自由要让美国再次MAGA让哈马斯血债血还吗,不给我绝对权力又怎么行?所以说到底,自由能否得到捍卫美国会不会再次maga,最终决定于你们是否愿意把权力毫无保留地交到马斯克和特朗普们的手中。

这当然是套顺利成章足够自洽的逻辑,因为任何极端的社会改造都只有依托同样极端的权力结构才可能做到, 对于这一点中国人应该再熟悉不过。可美国人没经历过wg,大多也没尝过草根树皮和观音土的味道,所以当马斯克和他精心挑选出的青年才俊们公开挑战美国的官僚系统时,他们对法律的无视和对官商之间应有边界的刻意模糊,即使是在有着数百年法治传统的美国社会也没有激起应有的反响,对于这个梦想着再次maga的国家来说,马斯克们的肆无忌惮其实是个挺危险的信号。

对官僚系统的憎恶似乎是一种全球通行的情绪,美国也不例外,所以拿官僚系统开刀无疑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不过我猜马斯克们真正在意的并不是每年浪费掉的几百亿美元,他们要竭力塑造的与其说是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不如说是一个高效,并且最重要的是对马斯克和特朗普们绝对服从的政府,这才会一边说要任人唯贤,并以此为由终止了军队中的多元化运动,一边却让一位丑闻缠身,专业经验也严重不足的肉喇叭掌管了国防部,让一位连基本科学常识都不具备的疫苗阴谋论者当上了卫生部长。如果说这两位奇人身上有什么共同点的话,就是他们的政治地位都足够脆弱,脆弱到足以保证他们对特朗普和马斯克们的绝对忠诚。这种对某人绝对忠诚的政府或许高效,但也足够危险,因为它会让某些人对立法和司法权威的挑战乃至颠覆成为可能, 所以当某地区法院暂停了特朗普的一项行政令时,马斯克毫不意外的说出了”腐败”二字,而一个”腐败”的司法系统自然也需要由马斯克和他的青年才俊们用大数据去修理一下才行。

把对绝对权力的追求包装成对mz自由的捍卫,这做法正是马斯克式愚蠢的核心内容,这才会一边抨击欧洲人压制mz,一边却把在这方面臭名卓著的乌尔班奉为知己,一边痛斥民主党打压言论自由,一边却把拒绝修改墨西哥湾名称的美联社拒之门外,把一贯和马斯克们唱反调的纽约时报逐出了五角大楼,如此的言不由衷到底是出于真诚还是虚伪,其间的九转回肠,怕是连马斯克自己也未必说的清吧。

对科学与商业规则的尊重成就了星舰特斯拉和马斯克,而对科学与商业赖以生存的基本秩序的蔑视与挑战,则让马斯克对自由的捍卫看上去颇为可疑。很难说这种魔幻般的做法仅仅出于某种功利性的算计,就像司马南和张教授们习惯性的那样. 我倒更倾向于把它看作一种真诚的表达,看作是出自某种对mz自由发自内心的热爱,只不过这热爱同样会催生出一种无法抑制的危机感与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越强烈,对既有规则与秩序的挑战在道德上就会更加的理所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斯克们要挑战的与其说是官僚体系的腐败和低效,不如说是要挑战那条横亘在美国政府,议会和法院之间的既有边界,这边界本是西方世界付出无数惨痛代价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自由与人性的最后堡垒,而当马斯克们试图用大数据和对mz自由发自内心的热爱去竭尽全力摧毁她时,谁又能说未来的某一天,这位罕见的科技天才不会像图书管理员一样笃信亩产wanjin, 不会变成一个比罗博斯庇尔和斯大林更加智慧,并因此变得比他们更加愚蠢的人呢.

上帝保佑美利坚!上帝保佑马斯克!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234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