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241|这算不算离家出走呢?

【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450万权重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

闲话不说,这边两位卜兄弟加上牛浦,三人等在县衙的影壁前,正是二梆时分也就七点多的样子。县长还没上班呢, 恰好遇到郭铁笔走来,问其所以。卜诚道:“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郭铁笔也着实说牛浦的不是,道:“尊卑长幼,自然之理。这话却行不得!但至亲间见官,也不雅相。”

显然,二卜把情况跟郭铁笔说了,郭铁笔也“着实”觉得牛浦不对,但还是想做个和事佬,拉着他们到了茶馆,又叫牛浦斟了杯茶坐下,这是刻意给牛浦台阶下的意思。

卜老去世以后,这三人总算可以敞开说话了。卜诚讲道自家老爹去世了,家里人口多,弟兄两个“招揽不来”——意思是日子应付不过来。卜诚说,难得郭先生在这里,我们把话说开来,外甥女也就是牛浦的老婆,我们可以帮忙养着,但牛姑爷自己也得有个主意啊,不能光不尴不尬住着,自己没点正事干着。

十八岁的牛浦当然不服气:原来你们就是为了这个么?那容易啊,我今天就搬了行李出去,自己过日子好了,不再打扰你们。当下吃完茶,大家商量好,三人又谢郭铁笔,彼此告辞。卜家两兄弟回了家,牛浦真的拿了一床被子就去了甘露庵——记得么,当然老和尚进京前,留了一床褥子给他,如今果然用得上,作者就是这么细心啊。

牛浦搬到庵里住,终归没有生活来源啊,于是他把老和尚的铙、钹、叮当都卖了,换口饭吃,也不懂找点正事干。

那天闲来无事,牛浦去郭铁笔店里走走。正好郭铁笔不在家,柜台上看到有人寄卖的一部新《缙绅》。牛浦揭开一看,看见淮安府安东县新补的知县董瑛,字彦芳,浙江仁和人。这里隐藏了一个细节,郭铁笔去哪了?此且不说,先看看《缙绅》是什么?

《缙绅》或名《缙(搢)绅录》,通俗讲就是全国领导干部名录。缙绅录的编纂至迟应是南宋的《班朝录》,宋人洪迈记载:“绍熙四年,客从中都来,持所抄《班朝录》一编相示,盖朝士官职姓名也。”明朝以后的缙绅录较为普遍,清代更是广为刊刻,除了官刻还有民间私坊编刻。不过领导干部的变动很频繁,这东西也是新的一出、旧的即废,跟皇历一样。

牛浦看到了董瑛的基本信息,自然想到当初董瑛邀他入署的话,于是立刻有了盘算。他回到庵里卷了被褥,又把和尚的一座香炉、一架磬拿去当了二两多银子,也不跟卜家兄弟打个招呼——无论之前搬家到庵里,还是如今去安东,他都完全不用考虑那个老婆,这真的是个人才。

随后牛浦搭了江船,顺流顺风,一天一夜就到了南京燕子矶,准备改搭去扬州的船。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281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