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新家
那天先生接了个电话,原来急于想住新房的婆婆,和小姑子一起搬到新家去了。
小姑子解释说婆婆去看过置办好的新家后,急于想住进去。一遍遍的念叨着,得多住两天得多活几年。
八十六岁的老人,总怕自己来日不长,天天念叨着要去新房子住。

这个月是小姑子看护老人,小姑子懂得老母亲的心思,于是随了婆婆的心意,收拾了随身衣物,就带着婆婆去新房住下了。
因为新房还没通水,不知道要如何解决用水问题,小姑子的解释让我们放下心了。
吃水很简单用不了多少水,一桶水要用很长时间。智慧的小姑子,把用水的问题解决了。关于马桶的用水问题,竟然巧妙的解决了。她垫高了带开关的大水桶,直接把马桶后盖打开,可以随时注入储备好的水。
下午四点多,和先生一起回了趟新家。
见到我们进来,婆婆两手搓着,兴奋的像个孩子一样。她嘴里念叨着一样一样的新家具,新物件。责怪着儿子又花钱了,又破费了,可是那神情,分明写的是享受和骄傲。
她像孩子样问询这个那个,带着新鲜,带着兴奋。似乎那些是自己家里独有的,似乎这个社区里别人家没有这些新鲜玩意。她那掩饰不住的喜悦,似乎好久都没有见到了。这么喜悦面容,是熟悉却又有些陌生了。
毫无意外的是,煤球搬过来了,煤球炉也带过来了。
因为还没通水热水器没法用,煤球炉烧些热水方便洗刷。
婆婆试探着说:这墙刷的大白白的,烧炉子,要不提到门外去烧吧。
做儿子的显然没听出婆婆话里话外的意思,调侃说:你还劲头不小呢,烧个炉子,提进提出的干啥呀。
婆婆笑着说:看这新房子到处干干净净,白墙弄脏了。我还不知道活几天呢,都弄脏了怪可惜的。我死了你们再刷墙,不还得再花钱吗……
做儿子的冲老妈笑说:买房子就是想让你住的舒服的,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婆婆这样腔调很是熟悉,记得出院后的婆婆到我们家住,拘谨地坐在床的一角说,要是死了把床占了怪可惜的。
做儿子的话,婆婆显然听进去了美滋滋的。
儿子拍拍老妈的肩膀说:在这新房子里,再住个十年二十年的…
婆婆捂着嘴巴笑起来说:那还不成了老妖精了。
能看得出,尽管暂时还没通燃气也还没通水。这有限的条件下,婆婆的满意度依然挺高的。
诺大的小区有的人家正装修,有的装修好的也正在开窗通风阶段,真正入住的也还不到十户人家。
婆婆入住后,无论是正在装修的,还是已经入住的,好几家都过来看婆婆。称赞婆婆身体好,也称赞婆婆有福气,儿女们都孝顺。
婆婆说村里的书记也过来看她的,还说这个月底就通水了。
我们正和婆婆聊着天呢,前面一楼的嫂子过来了。70多岁的嫂子和80多岁的婆婆很是亲热,嫂子送给婆婆热乎乎的渣豆腐。这贴心侄媳妇送来的东西,婆婆毫不客气的收下了。
新家离子女们都更近了,最近的小姑子家骑车几分钟路程。最近这段日子是她来来回回的照顾婆婆,她这边照顾老人家,也方便回家照顾自己的孙子孙女,老少少都可以兼顾,更省心一些。
房间墙体依然还是有些潮湿,对于居住的老人来说不太适宜,只能嘱咐老人把空调持续地开着,是除湿也是烘干吧。
写文此刻,我打开手机绑定的新家电费,婆婆可能早把空调又关了,因为电费数字没有啥变化。和先生说这事,要不要给婆婆再打电话特意强调,先生无奈地笑着摆摆手。
婆婆的认知思维就在那里,省钱是她骨子里的模式改变不了。
清楚地知道我们做儿子媳妇的“为你好”,在婆婆那里并不容易说得通。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爱罢了,婆婆的省钱思维是根深蒂固。生硬的说教似乎没有啥意义,好在白天的多数时光,婆婆都会在院子里。
她的感觉很重要,老人家觉得开心舒服就好。
唯愿在新家的婆婆健健康康,开开心心,乐乐呵呵,再多活一年又多一年,有老人在,兄弟姊妹就都有个妈有个家。
新家里日子是婆婆的,她开心喜欢就是幸福的。婆婆的日子愉悦开心,子女们就更踏实安心。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