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刃未曾试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二月大作文。

裴府,护国公裴定国的府邸。

一早起来,六岁的裴佳昕正依偎在欧阳红怀里,吃着娘亲亲手做的滋粑糕,吃得小嘴油光润亮。

欧阳红生得美艳,被裴佳昕的父亲裴定国纳为妾,入了裴家的门,成了专房之宠。

在欧阳红过门之后,当家主母代氏就对她颇有恨意。时不时使绊子陷害她,她在裴府过得战战兢兢。

此刻,欧阳红看着小仙女般的女儿,心生悲凄:这虎狼之地,如何能保全女儿一世的安宁。

正想着,一群气势汹汹的下人簇拥着雍容华贵的代氏及嫡女裴佳月闯入室内。吓得裴佳昕嘴里咬着的滋粑糕掉落在地。

“给我打,往死里打,竟敢偷我的玉簪。这可是我娘家的传家之宝,价值连城呢。”

开始欧阳红还能给自己辩解一番,要她拿出她偷盗的证据,可怎奈何乱鞭之下无力反抗。

瑟瑟发抖的裴佳昕亲眼目睹了欧阳红被裴家主母代氏陷害,活活鞭打致死。看着染红了地面的鲜血和再无声息的亲娘,裴佳昕的幸福童年也在那一刻被撕得粉碎。

她心中满是恐惧与仇恨,目眦欲裂瞪着代氏,忘记了哭泣。代氏转头看到裴佳昕那双湿润的带着满腔怒火和仇恨的小脸,心下不由颤抖了下。

很快,代氏镇定下来,弯下腰,轻轻抚摸着裴佳昕湿湿的小脸:“乖,佳昕不哭,你娘亲偷盗,死有余辜!你放心,以后母亲会好好待你的,只要你听话。”

言毕直起身子吩咐:“好好厚葬了欧阳氏。”然后趾高气昂地带着下人和裴佳月离去。

裴佳昕自此大病一场,大半年时间都是昏昏沉沉陷在梦呓中。

代氏的母家对裴定国坐稳护国公位置有用。故而裴定国即便知道代氏的狠毒手段,也明了欧阳红的枉死,却未曾过问半句。

从那以后,仇恨的种子在裴佳昕心中生根发芽,她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为母亲报仇雪恨。

裴佳昕十岁那年,代氏抢先一步行动,将她绑走卖到了离长安城几千里远的穷山僻壤之地芙蓉镇。

芙蓉镇有个芙蓉村,村里有一户做手艺的富人,姓方。方家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聋哑儿,一直找不到媳妇。

裴佳昕就被卖到了方家做童养媳。

裴佳昕怎么可能就此被束缚住命运,她还有仇未报,也不甘心就这样做个童养媳。

在方家两年,她多次逃跑,却都未能成功,每次被抓回来不是遭受一顿毒打,就是关上几天几夜,还有各种饿冻的折磨。

裴佳昕原本红润的脸蛋瘦了下去,身体也日渐消瘦,曾经灵动的容颜被折磨得已经不成样子,眼睛越发大了,看人时两眼幽深如深潭,就像从地狱里出来的幽灵。

有一天,芙蓉镇浩浩荡荡经过一队朝廷官兵,护送着一辆华丽的铜辇。

那天,裴佳昕被几个下人监视着去镇里给方母抓药。

她看着那辆铜辇,认识这是皇宫里的车辇,在长安时她时常能见到。

心中生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她乘着两个五大三粗的下人好奇地盯着铜辇看得入神,悄悄挤进人群,瞅准机会,猛然推了一把站在最前面的一个男子,男子被推得一个趔趄,扑在一个官兵身上。

那官兵以为有人要偷袭他,一个转身扭住那男人胸襟大喝一声:“你想干什么?”

人群引起一阵小小骚动。官兵停了下来,铜辇也停了下来,大家都伸长脖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那骚乱处张望。

裴佳昕机灵地猫着腰,纵身一跃,像猫一样跳上车,很快掀起帘子,一个闪身,钻进了铜辇。

铜辇里坐着的是十四岁的太子李觅。他正掀着车窗一角向外张望,却被眼前突然出现的小女孩吓了一跳。裴佳昕双手合十,轻声“嘘”着,示意他不要发出声音,以免惊动外面的人。

裴佳昕虽然瘦弱,却生得灵动精致,尤其是那双红红的眼睛,满是惊恐与祈求。李觅心生怜悯,没有揭穿她,反而示意随从不要声张。

就这样,裴佳昕在李觅车厢里坐了下来,离开了芙蓉镇,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

车厢里,裴佳昕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觅。李觅听得义愤填膺,越发觉得她可怜。

裴佳昕来到长安后,被安置在太子府。李觅对她格外照顾,甚至亲自请御医为她疗伤。

裴佳昕明白,这是她的救命恩人,日后她定是要报答的人。

在亲眼目睹生母惨死后,裴佳昕除了复仇再无其他奢念。从小她就明白一个道理:手中须得握有实权,让自己强大。

男人也并不可靠,父亲表面甚是喜欢母亲,却在利益和权利面前屈从,根本保护不了她们母女。

女人若只是依附于男人,等哪日色衰爱弛,就算是被人给活活打死,也只当是贱命一条,无人问津罢了。

所以她不想再做任人抽打弱者。她必须强大起来。李觅救他与水火之中,这份恩情她也得承。

李觅安排裴佳昕学礼仪、琴棋书画,她欣然答应。她住在东宫偏房,生活过得很平静,但复仇的心依然跳得很猛烈。

又两年,裴佳昕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风姿。两年里,以裴佳昕的聪明才智,学完了别人十年寒窗都难学会的课目,琴棋书画更是无不精晓,她还学了中华医术、针灸术等。

李觅得闲常来找她,两人在她的庭院对弈、吟诗,抚琴吟唱。李觅对貌美如花,聪颖过人的她渐生出了情愫。

李觅的储君位并不稳固,朝中大臣们各怀鬼胎,暗中勾结。裴佳昕知道,只有帮助李觅登上皇位,她的大仇才能报。

李觅与谋士们商讨朝政,并不避讳她,而宫廷中的勾心斗角她也都知悉一二。

她凭借自己的智慧,为李觅出谋划策。裴佳昕的聪慧才智让李觅刮目相看,两人之间的感情也越发深厚。

裴佳昕还得知代氏父亲如今已是皇后的亲信。代氏是骠骑将军,手中握有兵权。

而和李觅势均力敌,最有可能争夺皇位的人便是三皇子李翔,背后有皇后和代氏撑着。

再两年,裴佳昕成了太子妃。

上元节,裴佳昕站在高高的宫墙上,望着灯火阑珊的长安城,心中百感交集。离她复仇的距离近了。

这天,李觅又如往常般下朝回来,裴佳昕服侍他更衣,然后两人在庭院对弈。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她如玉般的面容上。李觅看着她,心中翻涌起无限柔情,正要开口说话,却突然感到有一阵寒意袭来。

裴佳昕见一道寒光从侧面暗处刺来,她毫不犹豫地起身:“夫君,小心!”

说时迟那时快,她一把将李觅推开,自己却顺手操起棋盘挡在了那道寒光前面。只听“铛”的一声,一把短剑插入她挡在胸口的棋盘上,又从棋盘刺进她胸口,瞬间一股血腥味弥漫开来。

李觅惊魂未定,健步冲到裴佳昕身边,望着裴佳昕胸口汩汩涌出的鲜血,心中满是震惊和担忧,一边大喝道:“来人,抓刺客……”一边把摇摇欲坠的裴佳昕抱在怀里。

东宫侍卫们很快闻声赶来,将黑衣人团团围住。

“殿下,您先带着太子妃退后,这里交给我们。”侍卫队领头的说。

李觅点了点头,抱起裴佳昕来到另一处偏殿:“速传张太医来。”

他把裴佳昕放在榻上:用手紧紧捂住她的伤口,心中满是愧疚和自责。他身为太子,却连自己的安全都无法保障,反而要太子妃出手相救。

“太子妃,怎么样?你可别有事啊,张太医马上就到。”

“张太医来了。”张太医是位四十多岁的妇人,是东宫中的御用太医,也是裴佳昕的师父。

“太子殿下,刺客已被我等擒获,但已咬破毒自杀身亡。”领头的侍卫进来禀报。

“竟是死士。”李觅皱着眉站在屏风隔断的外间,略有所思。

“殿下,刺客的来历已经初步查明。”领队侍卫继续禀报,“据属下们搜查,此人并非我朝人士,身上带有异域的武器和符文,极有可能是来自西疆的异族刺客。”

李觅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西疆?看来他们并未因前些年的战败而收敛野心,竟敢派遣死士潜入京师。”

他转身走向屏风,挥手示意侍卫们退下,独自一人站在屏风前,沉声问道:“张太医,太子妃伤势如何?”

“无大碍了!”张太医说完从里面出来,“只需静养几日,按时用药,刀口不碰水就好。太子妃命大,要是再刺进深一点就刺破心脏,老妇也回天乏术了。”

李觅听得心惊胆颤,倒吸一口冷气。

屏风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动静,随后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夫君,我无事。”

李觅走到床榻前,弯下腰,伸手抚摸了下她苍白的脸:“太子妃,让你受惊了,刺客已死,不必担心。”

“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裴佳昕声音轻柔却坚定,“西疆之事,不可轻视,他们若敢来,必有图谋。宫中戒备森严,东宫更难进入,怎么可能轻易近得了夫君的身?我想宫中必有内应。”

李觅点点头:“没错,此事必要彻查。”李觅转身,目光如炬,“今日之事,绝不能就此放过。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同时派人暗中调查西疆的动向,若有异动,速来报。”

侍卫们领命而去,李觅站在原地,目光深邃。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背后隐藏的阴谋,绝不会如此简单。

很快,李觅查到是皇后和三皇子勾结西疆异族,试图谋反,并暗中放刺客进来行刺于他。

虽是心中有所猜疑,但获取真相后,他的心中如同被巨石狠狠砸中,愤怒与悲痛交织在一起。皇后,是他从小到大最敬爱的母后,虽不是亲生,但他也是在她膝下长大,视为亲生母亲对待的。三皇子,是他血脉相连的兄弟,为了太子位,为一己私欲,他们竟背弃了皇室的尊严,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李觅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外面的夜色,心中一片沉寂。他的手下已经将所有证据整理得清清楚楚:西疆异族的密信、与三皇子、皇后还有骠骑将军代沉互相勾结,里通外国,营私结党、图谋不轨的种种阴谋计划。这些证据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夫君,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做?”裴佳昕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李觅沉默了许久,终于缓缓开口:“此事关系重大,若不妥善处理,国将不国,江山社稷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必须立刻行动,将这场叛乱扼杀在萌芽之中。”

“此事需先禀报皇上知晓。”裴佳昕提醒李觅。

李觅忧虑地点了点头:“只是,父皇龙体欠安已有多日,怕听闻此事会加重病情。皇后最清楚父皇病情。她以为时机成熟,才会蠢蠢欲动。”

“可以先发制人。”裴佳昕凑近李觅耳边一阵耳语。

两人凑得近,裴佳昕身上香味加上热气扑面而来,让李觅心跳加速,差点没控制住要扑倒她。

是夜,李觅带着大批禁军来到了皇后的寝宫,火把照得四周如同白昼。禁军把皇后的寝宫围得水泄不通。

寝宫内一片混乱,侍女们惊慌失措,而三皇子则面色苍白地喃喃自语:“完了,这下都完了。”皇后冷静地竭力安慰他别慌。

皇后看着缓缓走来的李觅,眼中终于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觅儿,深夜带兵到母后寝宫所谓何事?”

“何事,母后你不是最清楚吗?”李觅冷笑一声,将手中的密信扔到地上,“看看吧,母后,你和三皇弟做的好事,你们勾结西疆异族,图谋不轨,还想刺杀本官……”

“觅儿,这些都不是真的,是有人蓄意嫁祸的。”

李觅却冷笑一声:“还想狡辩。都已经查得清清楚楚,你们早就与西疆异族勾结,甚至已经约定了起兵的时间。你们的狼子野心,早就一览无遗。”

皇后知道再也无法抵赖,她突然跪倒在地,痛哭失声:“觅儿,母后承认错了。母后一时糊涂,被那些奸人蒙蔽了双眼。母后……母后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只求觅儿放过你皇弟,他还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懂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李觅沉默了片刻,最终缓缓说道:“我会将你们的罪行如实禀告父皇,由他来定夺。但在此之前,你们不得出寝宫一步。”

李觅连夜进宫面圣皇上。

皇帝听闻此事,气得吐血,身体更加虚弱,但他强撑着拟了两道圣旨。

翌日,皇帝硬撑着高坐龙椅,在文武百官面前宣读两道圣旨。

第一道:即日起,朝中诸臣,凡与谋逆罪臣邵氏、代沉有关者,皆严加彻查,不得姑息。朕虽病体缠身,然国之纲纪不可废弛,若有人胆敢隐瞒真相、包庇同党,定当以谋逆之罪论处。尔等臣子,当以社稷为重,莫要因私废公,误了大好江山。

第二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登基以来,夙夜忧勤,唯恐不能上承天意,下安黎庶。然岁月不居,天命靡常,朕今龙体违和,恐不久于人世。社稷为重,不可一日无君,是以思虑再三,特立皇次子李觅为皇储,继承大统。

李觅自幼聪慧,仁孝恭俭,深得朕心。其性情温和,然处事果决,有君人之度。朕观其言行举止,皆能体恤百姓,忧国忧民,实乃可托付天下之人。朕虽欲长伴社稷,然天不假年,今将大统传于李觅,望其能继朕之志,以仁爱之心治天下,以公正之法驭臣民,使百姓安居乐业,江山永固。

朕之遗愿,望李觅能尊祖宗之法,敬天地,尊师长,恤百姓,勤政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朝中诸臣,皆朕多年股肱之臣,望能辅佐新君,共襄盛举。若有不臣之心,或图谋不轨者,朕虽在九泉之下,亦难容之。

李觅,汝当谨记朕之教诲,勿负朕之期望。社稷之重,百姓之托,皆在汝身。望汝能以天下为己任,不负祖宗,不负百姓,不负朕之托付。

钦此,望天下臣民,共尊皇储,以保社稷安宁。

李觅跪在龙殿之前,双手接过圣旨,心中五味杂陈。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定当竭尽全力,守护这大好河山。”

皇帝虚弱地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他用尽全身力气说道:“觅儿,朕知你性情温和,但为君者,需有雷霆手段,方能驾驭天下。朝中大臣,各有心思,你需小心应对,切勿轻信他人。朕的时日无多,这江山便交予你,望你以百姓为重,以社稷为本。”

李觅含泪点头。不日,皇帝驾崩,太子李觅顺利登基。

随后,李觅成功铲除了皇后以及代沉一党,坐稳了皇位。

李觅登基后,裴佳昕被册封为皇后。她亲手鞭打了代氏,为亲娘报了仇。

上元节这天,裴佳昕站在高高的宫墙上,看着长安城的繁华,天空炸开的爆竹,那灯红酒绿惹人醉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代沉一族因勾结异族,企图谋反,被灭九族。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裴佳昕终于如愿为母亲报了仇,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她不再是那个被欺负的小女孩,而是天下的皇后。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着这片江山,也守护着与李觅的爱情。

李觅站在她的身边,眼中满是爱意。他们携手走过风雨,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天下。

宫廷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裴佳昕在宫中如何保护自己和李觅的江山,那是后话了。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315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