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之城·印象乌尔法
文、图 / 小苹果
全文三千多字,阅读约需要花上十分钟左右,慎入。
【寻踪先知】
乌尔法,全名尚勒乌尔法(Sanli urfa),土耳其东南部的省会城市,南接叙利亚,西界幼发拉底河,公元前二千多年,先知亚伯拉罕出生和曾经活动地区,故此,这座城市成为宗教朝拜圣地。三大宗教的领袖人物亚伯拉罕 在伊斯兰《古兰经》里叫易卜拉欣,圣经里叫亚伯拉罕(Abraham)。即便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大至少听过三大宗教系领袖这号人物。
进入这座城市,干燥、灰尘、土灰方正规整有序的城市建筑反映着居民性格, 巴扎里嗡嗡于耳却不着痕迹的街市活动嗞扰声诉说着生活节奏与城市呼吸,到了晚上又仿佛像夜行者一样警觉,随时都可能会有爆炸袭击的空气因子充斥着每一根神经让我保持警惕,空气中弥漫的氛围,是进入中东城市特有的味道。相比土耳其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多元融合,乌尔法保守且氛围紧张,沿街的武装警察和充斥着呼叫的一辆辆救护车飘过提示着,不断的有冲突和事故发生,生命无常。这里离叙利亚的边境还有不到70公里的城市,去的时间里俄罗斯人正在轰炸附近阿勒颇。即便如此,心意已定,带着些许的冒险精神和心里畅想的历史情结舍不得放弃,从格雷梅坐城际巴士到乌尔法,约摸一天功夫。原本计划只去马尔丁俯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LP书上翻到「亚伯拉罕之路」和相关路线,行程随机,即便走不全亚伯拉罕全部的线路,来到乌尔法深呼吸,在血液里打下烙印,也会满足。

乌尔法城堡(Castle of Urfa)是这座城市的宏大建筑标志,必游之地,它的建立时期未知。山顶城堡上仅剩的是一对柱子,本地传说中称它为内姆鲁特(Nemrut,又称宁录王)的宝座,也就是传说中乌尔法的建立者。在城堡上俯瞰乌尔法。

从城堡往山脚下走,顺台阶而下的路是叙利亚的小朋友越过边境在街边打小零工,一台体重称,眼神里透着饥饿和脸上呈现缺乏营养的苍白,不偷不抢的望着你,触动人性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即便可有可无的服务,1个里拉并不多,上一下称,语言不通,眼神瞬间延伸出来的喜悦的光芒是能买到面包充腹的感激之意。

再往下走便是格巴舍的戴尔嘎清真寺建筑群(Dergah complex of mosques),主建筑脱鞋进门,猩红色地毯中心,是伊斯兰特有植物图案,旁边稀稀落落做礼拜的人,顺着往里是橱窗展柜,先知穆罕默德的脚印陈列于此,还有几件先知圣物,教徒虔诚而恭敬的叩拜。

宗教于我,是一种距离的存在,生长的环境和熏陶不一样,并没有长在骨髓血液里宗教朝圣情结,通过观看视角深入这里,试图了解宗教冲突,梳理头脑里听过的新闻标签,是否真的如报道般可怕,是否所见的伊斯兰教徒都会传教古兰经,是否……会发起圣战。亲测证明,大家只是各忙各的,你做你的礼拜、诵经, 我随处看看取景拍照,互不干扰,目光交汇处,示意微笑。
出了主厅,旁边有一处低矮的建筑,外厅展示着一些跟先知有关的衣物与手稿,低身进入便是先知亚伯拉罕出生岩洞,整个城市都是伊斯兰信仰,这里自然也是圈在伊斯兰建筑里面,按穆斯林习惯,女性戴上头巾得以入内以示尊重先知,分男女朝觐区域隔开,各看一半。

传说宁录王在睡梦中得到预言,一个婴儿最终要夺走他的王位,于是宁录下令将所有的婴儿都杀死,亚伯拉罕在这个岩洞躲到7岁。不知那段传说史是否属实,因为岩洞就在乌尔法城堡山下,而宁录王的就在乌尔法城堡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实在无法想像当时亚伯拉罕是如何躲过多年,即便后来,先知亚伯拉罕因毁掉城里异教的神像而激怒宁录王被扔到火葬柴堆里献祭。

出了清真寺建筑群,沿主路续向前走10分钟,便是外观建筑宏大的乌尔法考古博物馆,乌尔法比先知记忆更古老的,便是1995年挖掘出土拥有一万二千多年历史的哥贝力克石阵(Göbekli Tepe),它比英国巨石阵年龄早约6500年。这些石柱上,雕刻有精美的动物纹饰,考古学家认为,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祭拜之地,目前已经迁移复原在乌尔法考古博物馆陈列。


与茈邻攮的是埃德萨马赛克镶嵌画博物馆,是在原址阿勒波花园上修建起来的,在架起的玻璃道上行走观看,地面上已残破不堪,修复像迹明显,里面保存着亚马逊战士女王和阿基里斯生平的镶嵌画。

【交汇古文明】
长久以来,提到美索不达米亚,仿佛它与遥远、陌生、古老这些词交缠在历史上的文化境像中,而探寻乌尔法,便是这境像中的一支。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两河流域,原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之间的土地,发源于土耳其高源,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一带,最后汇入波斯湾,两河流域见证著了人类从特狩猎采摘到农业的过程中一些最早探索。
乌尔法最早由赫梯人统治,后来被亚述人占领,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曾经征服这里,一族侵来,一族退去,又一族侵来,如此反复,目前属于库尔德地区,以库尔德语为主要交流语言,库尔德人对土耳其归属感并不强,新闻里报道袭击土耳其政府军的,是库尔德工人党,故此,土耳其中西部人不怎么去自己国家的东南部,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利益……
乌尔法地处幼发拉底河(Euphrates Rive)处于上游段,水质纯净、清洌干甜,养育过先知亚伯拉罕和无数周边的人,几千年来,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尝试着喝舀一口,整个内心激灵。乌尔法省周围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电力供应全靠这条母亲河,从乌尔法包车前往内姆鲁特山约摸一天时间,中途穿过在幼发拉底河大坝停下观看、触摸到幼发拉底河、山坡上眺望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堆积形成的平原),如今周围搭建了一些叙利亚难民营。


如果说城区感受浓厚沙漠气候,绿化少、皮肤干燥皲裂,那么出城之后,便不会作此想法,沿着幼发拉底河方向一路驱车,金秋十月,开心果、葡萄、石榴、麦田、棉花地、玉米地、橄榄树因临近幼发拉底河,地处中土沙漠气候水量和日照都充足的条件下,土地肥沃,果实繁盛,农作物丰饶,丰产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两河流域人民身上。直到此刻,总算深刻理解圣经里描述“流淌着蜜和奶的地方”,尽管那是对迦南地的溢美之词,在地域上的辐射覆盖两河流域经过的城市亦不为过,文字的出现,城市的兴起,宗教的主导角色,贸易的发展,地标式建筑的普及,以及科技推动历史进程的作用,无一不跟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有关。
继续沿着D360公路前行赶路,现在是秋季,幼发拉底河的水退下去了不少,每年到了春季,水涨得特别厉害,偶尔还会有水患。

Cendere桥离卡拉库石古墓10公里左右,它的左边是一座公元2世纪的罗马弓形桥,是为了纪念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 皇帝而修建的,石柱上依稀可辨的希腊字母,以及桥身边上有PKK的字母,第一次知道这是库尔德工人党的标志。临桥远眺,停在边上茶铺歇脚,库尔德的老爷爷们坐在一起茶话会起来,唱起了歌,那歌声,由肺腑上传胸腔,再经喉咙传出,中气十足,由着歌声和眼前所景,脑海里一幅库尔德老人在两河边上一边牧羊一边歌唱的画面变浮现,眼焦距拉了拉,回到眼前,亦真亦幻。
「世界不是新闻联播里的模样」
在内姆鲁特山倒数欢呼中送走夕阳结束一天,回城的路上,月亮悄悄爬上来,那儿的月亮,跟我们的月亮完全不一样,一如电影镜头中贴在地平线上仿佛可以将它挂在肩膀上伸手可及,如此亲切,是所见生涯中最忘不掉的中东月亮,前一次的印象是在伊斯法罕广场看过的月亮,清冷、圆亮、美好。此外,天文学家宣讲的观月日,又大又圆还能看清纹理的月亮,始终提不起兴致。
按现如今的国界,两河流经几个国家,若想全程看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有难度的。目前也只有土耳其境内的上游这段保持得还有几千年以来的模样,中下游的叙利亚伊拉克充斥着战争与难民逃离,古文明在现代人的争夺中逐渐衰弱示微,等战争和利益团体通过坦克大炮枪战流血结束,亦不知道从寻找毁掉的根脉,大约又可以在这片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土地上,重建所谓野蛮人文明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