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瓶梅》之五:防人之心不可无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47和48回挺有意思,刚开始像是横插了一段故事,之后串来串去又和西门庆发生了关系,既让他得到了一笔财富,又让他担心受怕了几日。运气好的是他的靠山尚有权力,才让他花钱消了灾。估计他在审判时贪赃也没预料到事情竟会闹大,也不知这件事是否给他长了教训,以后断案得公正严明,不受贿不徇私。但我想大概率不会,因为靠山太强,他反而会觉得每次都能花钱解决,贪赃枉法只会更厉害。

这两回单独列出来当个故事看也挺有意思,既有传奇又有凶杀,既有忠仆又有清官,里面还有神秘主义的段落,也有联想到包青天的情节,只是当那堵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清官也难断。

话不多说,简单说下这两回的故事梗概:

苗天秀是个当地富豪,称为苗员外,员外这个词在明清小说中很常见,早期是官职,明朝后主要指地主豪绅。这个苗天秀便是豪绅,非常有钱,我们从一点就能看出,他正房生了女儿,身体不好,他娶了一个侧室,原为娼妓,花了300两,之前西门庆家里买丫鬟都是4-5两,按上次书童买东西孝敬李瓶儿测算,一两合现在1000元(可能更高),300两是30万。一来苗真的有钱,二来苗肯定非常喜欢这个侧室。

另娼妓一词似乎分开来看意思大为不同,书中相关的还有粉头。我们在书中常看到西门庆家宴时都会有娼妓粉头来,边上唱着曲。像李桂儿和吴银儿还分别认了月娘和李瓶儿为干妈,可见那时有钱人家宴席请娼妓来非常普遍,家里的妻妾似乎也没什么所谓。

接下来有段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常见的段落,苗员外遇到一僧人化缘,因寺庙缺一镀金铜罗汉,苗员外一听大手一挥给了50两,僧人说一半即可,员外说多余的就当供奉给寺庙。僧人见他如此慷慨,便给他看了个相,对他说:员外左眼眶下有一道白气,乃是死气,主不出半年,当有大灾殃。你有如此善缘与我,贫僧焉可不预先说与你知?今后随有甚事,切勿出境。戒之,戒之!

出境应该就是不要出省,否则有大凶,中国的神秘主义文化,算命占卜测字看相等既神叨叨也颇有意思,在书中其实算命占卜都有描写,有时就像给角色命运下了判词一般。

半月后,苗员外某日发现自家院内自己的小妾和家人苗青聊得火热,坐的很近,至于有没有发生实质关系书中未提。反正把苗青揍了一顿,这苗青估计是堂兄弟之类,本来苗天秀准备赶走苗青,但苗青找了亲戚求情,才留了下来,只是内心掩藏了仇恨。

有天苗天秀收到了表兄的信,表兄在东京(现开封)做通判,写信邀他去,一是游玩二是谋前程。苗天秀正房劝他别去,说大师告诫在前,此去路途遥远,到时留下我们孤儿寡母怎么办?苗天秀哪里听得进去?决意出发。

吩咐苗青收拾了行李,是的,他竟然还让苗青一起。他带了两箱金银和一船货物,除苗青外还带了一个安童的小厮。

后来的事想大家应该也能猜到,苗青联合船员两人害死了苗天秀,分了钱,安童被打晕丢在了河里,奇迹般活了下来。

要是安童死了,故事就没法继续了。安童没死是苗天秀的福气,否则苗青回去,苗天秀的病妻幼女就得倒霉。安童告官,抓住了船员陈三翁八,但陈三翁八说苗青是联合一起作案。吓得苗青躲在朋友家里不敢出来,恰好躲在王六儿的隔壁,托王六儿花钱找西门庆,被西门庆一查贪了那么多只想用小钱解决,果断拒绝。最后苗青没办法,把所有赃款全部拿了出来,试图换一条命。

实际上船上犯案时安童应该确实没看到苗青有参与,在西门庆审判时他也说没看到,所以陈三和翁八直接被定了死罪,苗青花钱买命成功。

后来一看发觉安童不简单,当时估计知道形势所逼,在堂上并没说苗青参与,他找到了黄通判,带着书信直接告到了巡按御史曾孝序那,这曾孝序类似于包拯,是个清官,看完后决定彻查此案,并很快就查清,直接上书朝廷,要弹劾西门庆和夏提刑官(这俩直接把钱分了)。

风声很快传到夏提刑官耳里,找到西门庆商量对策,只能去找翟管家(蔡京的管家),保不了要送钱,把贪赃的钱拿了一半过去。蔡京正得宠,上书估计还得经过他。蔡京类似于明朝的严嵩,位居内阁首辅,所有上书都先经过他,所以曾孝序这次并没弹劾成功。

苗天秀因身死,家财谁来管理还很不好说,苗青此次未受惩罚,不知会不会加害孤儿寡母。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321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