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地理学与生活》9

【成长共读】磨课群共读共写

【打卡人】李丽波

【打卡始于】2023年11月01日

【日精进打卡第076天】2025年2月23日

【书籍名称】地理学与生活

【作者】阿瑟.格蒂斯  朱迪丝.格蒂斯

              杰尔姆.D.费尔曼

【读书笔记】1.日射(太阳辐射量)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时间。主要影响因素:

·太阳光线射到地球的角度;

·白天日照的时数;

·空气中的水汽量;

·云量(或总的覆盖度);

·地球表面的类型(陆地或水);

·海拔高度;

·空气运动的强度和方向。

2.温度直减率(lapse rate,温度在对流层里随着高度而变化的速率)大约平均每1000米为6.4℃。(之前都是按1000米下降6摄氏度记的)

3.坡地是山区农业最适宜的地方。(夜晚山风)

海陆风和山谷风(很立体)

4.风的运动受到地球表面摩擦力的拖曳而减慢。这种效应在地面最强,向上逐渐减小,直到地面以上1500米处才不起作用。(风有近地面风和高空风两类,高空中风是不是就是1500米以上的风?)摩擦力不仅使风速降低,而且会改变风向。摩擦力不仅使风速降低,而且会改变风向。

5.

(a)地球为均质表面状态下的行星风系和气压带。(b)地球表面随高度增加而形成的风系总体模式。

急流:9—12千米的高处。在北半球,当一股波状气流远远插入南方时,冷空气就向赤道运动,而暖空气则向极地运动,从而将恶劣的天气变化带到中纬地带。急流在冬季表现得比夏季明显。

6.南亚冬季风:北部9月开始,次大陆1月大部分地区变干燥,南部地区3月开始。

7.

世界主要表层洋流

暖海水向北方陆地大规模运动的现象被称为北大西洋漂流。(课本一直称为北大西洋暖流)

8.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和相对湿度

9.南方涛动:东太平洋就会变暖,使赤道与地球两极之间的温度反差加强。

百度:指发生在东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及印尼地区之间的反相关气压振动,是热带环流年际变化最突出、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南方涛动现象中的气压场变化和厄尔尼诺的海水温度场的变化具有密切的内在关系,因此,气象学家将二者合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ENSO是低纬度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在海洋方面表现为厄尔尼诺、拉尼娜的转变,在大气方面表现为南方涛动。

10.凝结时的临界温度称为露点。

百度: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 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 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 简称露点, 其单位与气温相同

当露点降到冰点以下时,此时从空气中析出的水汽并不会结成液态水,而是直接凝固成固态的冰,微细的冰粒沾在其他物体的表面上形成霜,这时的露点亦会被称为霜点,一般把0℃以上称为“露点”,把0℃以下称为“霜点”。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371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