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都是腊肉的味道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嫁到江西省的妹妹发来200多元钱,说想吃贵州的腊肉,买点寄过去。
阿灯说:在网上买贵州的腊肉也是一样的嘛。
妹妹说:网上买的不正宗。
阿灯在网上瞧了瞧,腊肉真便宜,10多块钱一斤。
自己家是没有腊肉的,于是去几个大超市看了一下,就不打算买了,还是那几个字,不正宗。
其实阿灯觉得吧,网上的腊肉也挺好,只是猪肉不行,基本上是三四个月就杀来吃肉了。
阿灯决定走进苗家寨,走访一番,一家一家的问过去,逢人就问:你家有腊肉卖吗?不要多,几斤就行。
问了七八人家,得到的回答是,腊肉不卖的,留着自己吃,阿灯喊出35元一斤,没人卖。
阿灯打算出40元一斤,于是继续往山上走,没法子,苗家就是喜欢住在半山腰上。
在贵州挺流行的一句话,出门不是上山,就是下坡,没啥平地。
阿灯又来到一户人家,大声的喊:家里有人吗?
出来的是一位四十岁的姐姐,问阿灯有什么事。
阿灯说明来意后,笑着说:家里的腊肉不多,不卖的,你进来吃饭,今天炒了腊肉,尝尝看。
这时,她的男人也跑出来,叫阿灯进去吃饭,还说可能我兄弟家有腊肉。
阿灯挡不住他们的热情就进屋吃肉。
果然是煮了一锅的腊肉,这位主人家大哥,拿着白瓷碗,操起锅铲,从菜锅里,盛出三块肥肉,一个大骨头,每一块肥肉有三指宽。
碗里没有米饭,已经是装得满满的了。
看着眼里的肉,阿灯真的是有些苦笑不得,不过这腊肉确实好吃,一口下去满口留香。
阿灯说:这腊肉真香,没有腥味,有着猪肉的肉香。
姐姐说:这是我们家自己养的猪,至少要养10个月,肯定不一样。
这个主人家的兄弟也在,摆起了酒碗,阿灯连忙拒绝说,昨天在你们苗家高坡村喝多了,现在都还没有恢复过来。
姐姐说话,阿灯还基本上听得懂,两位哥哥的说话挺别腔,阿灯真的是连猜带蒙的,如果语速不快,还是能基本听懂。
吃好饭后,阿灯就跟着这位哥哥去他家,其实也就走个40秒就到了。
其实之前就去他家敲过门,也喊了两嗓子,只是没人理会。
这次进来,发现家中有一个老人和孩子在看电视,声音挺大,听不清楚也很正常。
刚开始这位哥哥,拿出来一条腊肉,大概有两斤多。
阿灯说:哥,还有么,再拿一条吧,可能不够吃。
然后,这位哥哥,就问他爸爸,腊肉还能卖么。
阿灯有些明白了,腊肉是老人家的,能不能再卖,得经过老人家的同意。
他的父亲同意之后,又拿出一条腊肉,称了一下,有六斤二两,算作六斤,阿灯付给他240元。
哥哥继续问:我这里还有几个散养的鸡和鸭子,你要的话可以拿去。
阿灯当然不需要,只能说:暂时不需要,不过,我先加你微信,需要了就和你联系。
虽然如此,这位哥哥还是带着阿灯去屋前屋后看他家的鸡和鸭。
还有四个成年的鸭,七八个鸡。
看了一会儿后,阿灯和这位哥哥辞别。
我们贵州人是非常热情好客的,特别是在农村,可能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穿,但对待客人,真的可以翻箱倒柜地找出食材款待客人,哪怕是陌生人。
(2025年3月14日 开怀村)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