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赋
衡岳巍巍,湘水悠悠。石鼓书院,立千年而不朽,承文脉而长流。地处衡阳,倚石鼓之灵秀,聚天地之精华,传圣贤之大道。其名扬四海,其韵贯古今,实乃湖湘文化之瑰宝,中华文明之明珠。

书院初建于唐,兴盛于宋,历经沧桑,屡毁屡建。其地有石鼓,声震千里,相传为天降之灵物,故以“石鼓”为名。书院依山傍水,草木葱茏,楼阁轩昂,殿堂肃穆。登高远眺,湘江如练,衡山如屏,天地之间,文气浩然。

昔有朱子讲学于此,传道授业,启迪后昆。其学以“格物致知”为要,以“诚意正心”为本,教化四方,泽被后世。书院之内,书声琅琅,学子云集,或研经史,或习诗文,或论天下,或修身性。其风雅之气,流传至今,令人神往。

石鼓书院,非惟学府,亦为精神之所寄。其承载湖湘文化之精髓,彰显中华文明之底蕴。其地虽小,其志却大;其名虽古,其韵犹新。今我登临,感怀先贤之伟业,慨叹文脉之绵长。愿书院之光,永照后世;愿中华之文,万古流芳。

赋曰:
石鼓巍巍,湘水泱泱。
书院千年,文脉绵长。
先贤遗风,后世景仰。
格物致知,正道之光。
愿我中华,文运昌隆。
石鼓之声,永震苍穹。
——癸卯年三月十一日,感怀于石鼓书院而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