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丨北京,北京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北京是一座存在于童年梦想里的城市。上幼儿园时,老师教我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北京。“大飞机呀飞呀飞,飞到北京去。飞到北京天安门,我们心欢喜……”北京是一座插上翅膀才能飞往的城市。北京是一座让人心生欢喜的城市。

弟弟高考时,我回老家帮他填报志愿。我告诉他,在同等分数的学校里,优先选择北京的。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你去了任何一所高校,学到的知识都大同小异。但是去了北京,你的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就像爬上了高高的山顶,你可以放眼整个世界。弟弟听信我的话,最后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弟弟成了我们全家的骄傲。

爸爸是村小学老师。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学校组织所有老师去北京公费旅游。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那个爸爸不在家的夏天,我用秸秆插上柳条,粘蜘蛛网捉蜻蜓。我守在黑白电视机前,一集接一集看《变形金刚》。我每天写日记,“大黄蜂和斯派克拯救了世界,汽车人再次战胜霸天虎……爸爸今天还没回来……”

爸爸终于回来了。他给我带了一把黏力橡胶弹手枪,还有一个充气塑料鸟。那是我童年为数不多的玩具。爸爸告诉我,那是在天安门广场买的。我兴高采烈地抢过来,跑出去玩了。看着北京买来的玩具鸟飞翔在东北的蓝天下,我想,北京到底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到处金碧辉煌,是不是人人面容和善,是不是古老的城墙巍峨耸立,是不是各种新鲜玩艺儿燕雀云集?

我想象不来北京的样子,但是爸爸在北京拍了很多照片。有在长城上的,有在故宫里的,有在人民大会堂外的……爸爸说,他见到了毛主席遗体,村里人瞬间就觉得他是个人物了。在颐和园拍的照片,爸爸年轻帅气。他撑着伞站在桥上,人与桥与伞都是风景。妈妈郑重其事卸下墙上的相框,把那张照片贴在相框里。那张照片在我家墙上挂了很多年,直到阳光慢慢褪去照片鲜艳的颜色。几年后的一个下午,弟弟在玩玩具枪时,不小心把橡胶弹打进烧着火的灶坑,橡胶弹瞬间化为灰烬。我们蹲在灶坑前嚎啕大哭。失去子弹的空枪,变成了没有趣味的废品。

弟弟上了高中后,开始谈恋爱。为了一场懵懂的初恋,弟弟耗费了大量青春的时光。弟弟本来有希望考上更高的学府,比如:校门前蹲着石狮子的北大。高中时代的弟弟变得敏感倔强,家人越是反对,他越是要坚持到底。他的成绩虽说没因早恋而一落千丈,但终究和他的巅峰时期相去甚远。在家人心中,希望与现实发生了错位,就像人喝醉时凝视灯光,在瞳孔里留下的模糊不清的重影。我们把这种落差归咎于弟弟的女朋友。

当年我调到处机关,在渭南上班。国庆节时,我兴致勃勃准备买票去北京转转,一方面见识一下存在于童年梦里的天安门,一方面去看看北京读书的弟弟。得知我国庆节要去北京,爸爸妈妈打来电话,“你到北京后劝劝弟弟,尽快和他女朋友分手。弟弟整天只顾恋爱,北京沈阳来回跑,经常逃课,钱花了不少且不说,学校已经通知家里,再旷课就要开除他了。”挂断爸爸妈妈电话,我心里犯了嘀咕。我是一个极不喜欢干扰别人生活的人,即使这个人是我的亲弟弟。那时候的我还不懂长兄如父,还不懂对弟弟除了想念和疼爱以外,给予必要的约束其实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我默默退掉去北京的车票。后来我一直认为,那张退掉的车票,已经为弟弟今后的人生埋下巨大的隐患。

两年后的一天,弟弟突然失踪了。学校通知爸爸到校解决,解决不了就把孩子领回东北农村去。那天晚上我按爸爸要求,整夜给弟弟拨打电话,弟弟的手机却始终打不通。倒是弟弟女朋友主动打来了电话。那是我们第一次交谈,我感到很尴尬。她却很善谈,说了很多漫无边际的话。我都没太记清,只是隐约听她说外婆去世了。她在电话那端不停地哭。外婆去世是大事,我的外婆刚好也是那年去世,所以我很能理解她内心的难过。可弟弟失踪也是大事,被学校开除更是天大的事。弟弟把娄子捅下,转身就把手机一关,逍遥事外。最后还是爸爸从老家背了一袋200斤的大米去北京平事,就像当年弟弟考上高中爸爸同样背着大米去拜托班主任老师好好照顾他的情形一模一样。但心情能一样吗?一个是希望,一个是破灭的希望。我很难想象当年爸爸背着大米走在北京街头时内心的孤单与沮丧。

弟弟顺利毕业,却没拿到学位证书。女朋友很有本事,托舅舅帮弟弟在北京找了一份编程的工作。爸爸妈妈慢慢也开始接受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弟弟为她在新年聚会上和大姨家的表哥大发雷霆,我很庆幸自己没像表哥那样受爸妈唆使劝他们分手。然而我所庆幸的,其实是自己的懦弱与无知。因为弟弟的工作,女朋友终于在我家人面前仰起了头。她无数次隐约向爸妈提起,要不是她,弟弟在北京根本找不到工作。爸爸妈妈脸上陪着笑,心里却在想,“要不是因为你,弟弟也不会落得拿不到学位,找不到工作!”

09年夏天,我结婚了。我的爱人没读过大学,家庭条件也不好,可爸爸妈妈却没像反对弟弟一样反对我的婚姻。筹备婚礼的那个晚上,爸爸问我:“儿子,你真的想好了吗?”我说:“想好了。”爸爸说:“你想好就行。爸爸一定把你的婚礼办得轰轰烈烈。”我很高兴爸爸的认可。可我同时在想,为什么同样的认可,弟弟却等不到呢?彼时的我还不懂父母,他们历经人生的种种磨难,早已练就一双慧眼,看穿了婚姻的本质。错付一个人,就等于葬送了一生的幸福。

婚礼晚上我喝醉了,躺在老家炕上睡着了。朦朦胧胧中,听见弟弟情绪激动地跟爸爸喊着什么。他要回北京了,妈妈垂泪替他收拾行李。他拍着胸口对爸爸说:“爸,您放心,我不会像我大哥一样!”听到这话,我一下子从昏睡中醒过来。“什么叫像我一样?像我一样怎么了?弟弟难道是在抱怨爸爸,哥哥明明娶了一个条件不那么好的嫂子,可为什么他却不反对?”他们的交谈没有继续,我也没听到他们对话的全部。

调回局机关后,去北京出差的机会渐渐多起来。我终于如愿见到了天安门,见到了故宫。我去了颐和园,在爸爸当年留影的桥上也拍了照。时代进步了,纸版照片这种东西已经被智能手机取代,而挂在老家墙上的相框也早已不见多年。再后来连老家也没了,爸妈搬进了县城。说实话,我挺怀念挂在墙上的相框里未经美颜、磨皮、美图秀秀的普通照片。不过,深想一下,也许我怀念的只是爸妈都还年轻,我和弟弟都还是孩子的纯真年代而已。我怀念老家的夏天,怀念蔚蓝的天空下飞着的北京买来的玩具鸟——那只后来早已断翅陨落的玩具鸟。

弟弟和女朋友结束13年的恋爱长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婚礼。婚礼过程由女朋友一手操办。她就是想让爸爸妈妈看看她有多能干。在婚礼上,她说起自己爸爸妈妈的不易,把所有来宾都惹哭了。我被安排在酒店门口收礼账。大舅走过来,望着灯光闪耀的舞台说,“你弟弟可真帅啊!”我点点头。弟弟像爸爸。虽然我也不丑,但和弟弟比起来,还是相形见绌。我让大舅进大厅坐。大舅说,不了。他嫌音响声音太大,太吵。他说,我就坐在门口陪陪你吧!我知道大舅心烦,不想见人。大舅家的表哥在外面做生意赔了很多钱,听说欠了有七八十万。表哥还从我借了一万块,后来我磨破嘴皮他才还了五千。

我也望着缤纷的舞台,望着身穿婚纱美丽如画的新娘,这才发现弟弟就像被谁关了开关一样,一言不发。婚礼程序结束,我背着礼账包走到爸妈所在的酒桌。饭菜早就冷了。客人三三两两离场。妈妈心疼我,让我赶紧吃饭。我看着满桌的残羹冷炙,不想吃。回到家,我把礼账完璧归赵。爸爸却从抽屉取出一万块钱给我。我问他,这是干啥呀?爸爸含含糊糊地说,弟弟婚礼收的钱,弟弟都拿走了。而我当年婚礼收的钱,我却没有拿。我笑着对爸爸说,这算是补偿吗?婚礼的钱还能延期付款吗?爸爸讷讷地笑了。

弟弟和弟媳妇回北京开启了幸福的生活。我和老婆在返回西安路上顺道去北京转了一圈。弟媳妇的一句话却惹恼了她,弟媳妇说,别人我是不知道,反正我得自己上班挣钱,让男人养活我觉得丢人。老婆说,弟媳妇明显是在影射她。自从女儿出生后,老婆就放弃工作,弟媳妇的话戳到了她的痛处。我安抚不住,两人为此发生争吵。爱人忍无可忍,摔了一只饭碗。我捧起另外一只,也摔下去。饭菜撒得满地,女儿吓得嚎啕大哭。那是我们无比平静的婚姻里最惨烈的一次争吵。为了啥呀?我们的不开心,又不是为了我们自己。

我想,弟弟的婚姻也许真的是被诅咒过。几年后他的儿子出生,却确诊患了自闭症。虽然我们都很同情弟弟,但是自己的难处,唯有自己独自忍受。孩子不懂交流,很久学不会说话,一到晚上就哭,四五岁了还带着尿不湿。我在朋友圈发女儿视频,都得小心翼翼。一次我引用苏轼的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弟媳妇看到了,在下面气咻咻地评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苏轼!”慢慢的,我去北京出差,也就不再去拜访他们一家了。

那年冬天,我带着老婆女儿到北京玩。我们逛了鸟巢,逛了圆明园,还特意领着女儿去了北大这所弟弟终于失之交臂的名校。我们骑着租来的电动车,在校园里转了一大圈。女儿还要到结冰的湖上玩,我们觉得太冷了,匆忙拉着她离开了。女儿恋恋不舍地望着冰面上滑行的北大学子,我对她说,你努力学习,长大了考来这里,每年冬天你都可以在湖上滑冰。那天晚上我们和北京的同学一起聚餐,老婆突然问我,你说我们要不要去看看弟弟他们?我没回答,只是长长叹了口气。老婆又说了句,到这了,不去一趟是不是不好?我说,我要不说,谁知道我们来北京了?

随着对北京越来越熟悉,我也越发的不喜欢这里了。这个城市太大,大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如同一只只挣扎的蝼蚁。这个城市太排外,我感觉不到北京像个朋友一样张开怀抱迎接我。这个城市街道太复杂,我找不到方向,每次打算在街上转转,可总是走了几步就赶紧返回宾馆。我怕在这里走丢了我自己,以及我的灵魂。

弟弟也离开北京,先去长春,后到成都。起初我以为他只是不想面对生病的孩子,后来接了弟媳妇电话,这才知道,他们的婚姻是真的出现大问题了。弟媳妇打电话说:“大哥,你弟弟外面有人了,是个洗脚店小姐。他又是给她买楼,又是给她投资买卖,结果钱赔了。他就办了十三张信用卡,现在已经欠款二百多万。”听了弟媳妇的话,我五雷轰顶。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我的爸妈可怎么活呀?我一下子又想起弟弟婚礼时,大舅坐在酒店门口,佝偻着腰,满头白发。我也想起爸爸背着200斤大米蹒跚在北京街头,他的身后是繁华却冷漠的都市,晨钟暮鼓昼夜不停地催促人们努力向前。

我打电话向弟弟确认,弟弟说:“她说的都是真的!”“你为什么呀?你外面有人我都能理解,可贷款两百万……你疯啦!”“大哥,你想想我小时候的经历,我那么骄傲,可现在……”一个因小时候优秀而被宠坏的孩子,他的骄傲太值钱。我只能对着视频喃喃地说:“那你未来怎么办?二百万呐,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弟弟不说话了,就像在他自己的婚礼上同样的沉默。

结束了七天的北京之旅,我就要返回西安了,我已归心似箭。北京真的很奇怪,似乎这座城市格外容易让人变得颓废。这七天,除了工作,我每天一个人在宾馆里做的都是些荒唐颓废的事——抽烟,喝酒,玩游戏,不按时吃饭,熬夜刷抖音……我的身体不停提醒我,不对不对,这样不对,赶紧停下来!可我着了魔似的继续、继续……烟瘾、酒瘾、游戏瘾……继续,继续!

今天工作完成,我赶紧订票逃离。在北京西客站南广场,我看到三个年轻人摆起设备,正准备拍一段不知主题的小视频。我东张西望,搞不懂这平平无奇的广场,究竟有什么可拍的?在第九候车室,我一个人偎在椅子上看书。突然,一个老人捅捅我的胳膊,问:“小伙子,685次高铁是在这里候车吗?”“对,是在这候车。”“好,谢谢你!”老人说着坐下来。候车室天花板有个地方漏水,水滴一下一下砸在老人脚下,老人却茫然不觉。他真的很老很老了,头发基本掉光,皱纹丛生,眼角下垂,面皮松懈。他为什么要到北京来,他又要到哪里去?他在我所不知道的地方,究竟度过了怎样的人生?我将度过怎样的人生?那弟弟呢?

北京七日,六天都是阴天,今天终于难得放晴了。水还在一滴一滴砸在老人脚下,我抬起头,想要看清天花板到底哪里漏水。可从窗口透进来的阳光实在太刺眼,我什么都看不到。

哦!北京,北京!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940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