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周记12——探寻教育真谛,重塑认知之旅
春日的暖阳,斜斜洒落在光谷十二小的红砖墙畔,我的教育认知,正悄然经历一场静谧的重塑。实习的第二周,犹如揭开了潘多拉魔盒的神秘面纱,那些教育理论书籍中的“班级生态”“课堂管理”等抽象词汇,瞬间幻化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场景,携带着真实的教育挑战,扑面而来。
这一周,因教师公开课比赛与月底常规检查的双重使命,我获得了更多深入班级、协理管理的宝贵机遇,也由此真切感受到了班级工作的繁复与艰巨。
我穿梭于多个班级之间,协助看管。各班风貌迥异,而我所看的几个班级,纪律状况堪忧。部分缘由,或许是我这位实习老师在他们面前缺乏威严。作为新手,我管理手段匮乏,只能时而提高音量强调纪律,时而巡视课堂抓典型。方法虽常见,效果却平平。班级状况频出,这次看班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因材施教”背后的现实复杂性,更有个别学生恶意涂鸦他人作文本,令我震惊又无奈。这不仅暴露了个别学生的品德缺失,也凸显了班级管理中的漏洞百出。
在管理某班时,我遵班主任之意,记录下几位调皮学生。后来,我目睹了她处理这些学生的智慧。她并未当场发怒,而是课上严肃强调纪律,课后耐心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向我道歉。次日,我收到了那些学生的真诚歉意。这一小小举动,让我深切体会到培养学生纪律意识与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更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格与行为的塑造。
同时,我的指导老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办公室里,她与人和善,笑容可掬;一入课堂,却气质大变,严肃认真。她的课堂,纪律严明,学生一整节课都能保持安静。不可否认,这种严格管理确实能有效维持秩序,但我总觉得,这样的课堂少了些许活力。
近期的管班经历,让我对未来教师生涯产生了深深疑惑:我真的能驾驭好课堂吗?我渴望营造充满活力、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汲取知识。然而,每当我试图让课堂更富活力时,却易陷入混乱。这与我的初衷背道而驰。我所观摩的老师们,虽能保证课堂纪律,但那种略显沉闷的课堂氛围,并非我所追求。我开始思索,究竟何种班级管理风格与教学方式,才真正适合学生?是严格的纪律约束,还是宽松自由的氛围?亦或是二者的平衡?
这一周的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艰巨与复杂。班级管理,不仅是维持秩序,更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兴趣与创造力。我深知,自己前路漫长,需不断学习与探索,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班级管理风格与教学方式。
未来的实习日子里,我将更加用心观察、学习老师们的经验,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教学活动,不断反思自身不足,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我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