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亲人保持情感边界?
今天继续分享晓宇老师的精彩答疑:
如何与亲人保持情感边界?
Q:当遇到一些总是喜欢抱怨的人,我通常的做法是尽量避开过多的接触,守护好自己的能量。但有时候是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就很难避免。这种情况下,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心性不够,或修为不高,没办法承接他们的负面情绪,甚至陷入他们的情绪中,让自己很煎熬。那么,保持对自己的觉察就是在实修这份心性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做?
晓宇老师答:家庭就是道场。在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与兄弟姊妹的关系)中充满大大小小挑战。面对亲人散发负的能量,我们首先要保持觉察,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当你觉察到他人抱怨、他们在做的事情让你的身心感觉不适时,说明你觉察到了自己的状态,包括身体状态、情感状态及意识的整体状态。你看到这个人之所以在散发负能量,是因为他有内心的痛苦。责任有界限,是你对你自己的状态负责。当你感觉自己承受不了,你有权利躲开,让自己休息,你没责任无限承受亲人给予的负能量,这是一种爱的选择,选择爱自己。
当自己处在稳定且觉知力较高的状态,可以与他们相处时,练习用自己能看到他们本质的眼光,透过表象看本质,他们的表象是在抱怨且散发着负能量,但是,你通过这个表象,能看到他们的本我是纯洁的,是有爱的,但因为他们被自己的恐惧占据,或是被小我控制,所以他们没办法把自己调频到一个爱的状态。
这时,你可以适时将他们引导到爱的频道上,引导他们想起他人的好处。若不成功,你就保持自己平静的状态,将自己保持在爱的状态下即可。对别人的帮助,是在你有余力的情况去引导他人。我们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其他人的状态。
你也可以在心里发出你的愿望,比如在心里默念“我看到了你的痛,我理解你的痛,我希望你有能力摆脱这个痛”,做到这些,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你提到“是不是觉得自己修为还不够高”,这是“小我”在批评你自己,没有用爱的眼睛看你。当你觉察到以后,告诉自己“因为我还在成长的路上,我全然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因为每一个成长状态都是完美的状态,是不应该评判或批评自己的,这就从小我的控制当中脱离出来,回到了爱的状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