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2章: 尊重规律,顺应自然
《道德经》第32章告诉我们:只有秉持道的原则来生活,尊重规律,顺应自然,不过度干预和强求,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或许会迎刃而解。在工作中,急于求成、过度竞争往往适得其反。只有遵循工作本身的规律,踏实积累,才能收获良好的成果。
“道”始终都是无名而质朴的状态。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臣服。
如果合乎了大道和大德,那么一切事情都会顺其自然,人民安定,天下大治。
一是讲了道的公平性,不偏私。“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大自然降水,从不偏向任何人,哪怕你是帝王将相,哪怕你是富翁或者是穷人,下的雨都是一样多的。
二是讲了要适可而止,“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守好自己该遵守的规矩,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假如违背了规律,违反了规矩,那就可有危险了,不管你是谁。
三是讲要做水一样性格的人,勇于处于低洼的位置,流向江河,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他人事情,归向大海,树立一种利他的思想,“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 于江海”,谁都会臣服于他。
在工作中,急于求成、过度竞争往往适得其反。只有遵循工作本身的规律,踏实积累,才能收获良好的成果。
通过学习《道德经》第32章,我们认识到了“道”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在生活中不骄傲自满。在取得成绩时,不沾沾自喜,而是明白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务必要保持保持谦逊和敬畏的态度。
当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不强行对抗,而是要分析形势,顺应趋势,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和方法。懂得:遵循规律,顺势而为。
真正的满足和幸福来自内心的宁静和对道的体悟,而不是外在的功名利禄。因此,要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趣,追求自己能力素质的提升和内心的充实。
(来自微信公众号“小渡渡讲道德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