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岫林居图

这幅画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写过,但写得很概括。

今天再次看到这幅画,简括的画面,悠远的意境,忍不住再次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烟岫林居图》是南宋画家夏圭创作的一幅扇面画,尺幅较小,纵25cm,横26.1cm,绢本水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烟岫林居图

这幅画的名字起的很好,完美表达出了画作的内容。

只见画面近处,一些树木生长在山坡上,再向远望,烟雾弥漫,只在画面左侧露出几座山峰。

首先,观者第一眼看到的,是近景中央的一组丛树,这组丛树撑起了整个画面。

画作局部

这组树木的枝干曲直横斜,各具形态,但总体上又给人以稳定感。

树下这组坚硬稳固的山石也强化了树丛的稳定感。

再看树叶。针叶的,点叶的,长的,圆的……各种各样的叶子,密密层层。

它们有的相互交叠,非常浓密,但又相互避让,给各自留出空间位置。

同时,即便是最浓密的地方,它依然是透气的,我们甚至能够感受空气在其中的流动。

画家以形状及墨色深浅变化等,让这些树木有了空间感。

那些最浅最虚淡的树干和树叶,让我们感受到烟雾的存在,使这些树木与烟雾相互融合,不至前后景色两相割裂。

画作的右侧,两棵树木形成了一组:

画作局部

与主树丛相比,这个一深一浅双人组则更加活泼有动态。

它们一棵长在倾斜的山坡上,却又竭力向上生长;一棵长在平坦的山路边,却向画面右侧倾倒着。

深色的树木与主树丛眉目传情,浅色的树木则招呼着观者看向河边与远方。

原来,一条淡墨画出的溪水沿画面底部蜿蜒流过,直到画面左侧,转而消失在木桥后、烟雾中。

画作局部

再看左侧的这组树木,它们生长在陡峭的崖壁顶部,在烟雾笼罩下显得有些朦胧。

这些树木有的枝干弯曲,与主树丛遥相呼应,有的直立向上,引导观者看向上方的远山。

再看山石。

主树丛下的山石墨色较深,在形态质感上是坚硬的、横向稳固的;右侧的山坡墨色相对较浅,是倾斜的、舒缓的;左侧的山石也较为浅淡,同时又是直立的陡峭的。

这样就形成了节奏变化。

所有的近景,都是在一个平缓简淡的山坡上,这又是繁与简的对比。

而一宽一窄的两组远山推远了空间距离,并将画面上方的大部分留给了虚空。

这里的留白不是绝对的空白。画家用淡墨做了部分渲染,仿佛云雾之间还有很多景物,隐约不清,给了观者想象的空间。

最后,再看压轴的点景人物:

画作局部

山坡后,露出几间草屋。

一位老者,执杖缓行于山路之上。

他也许是在欣赏风景,也许,累了,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个场景将人们带入了画面,带入了无尽的思虑中。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405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