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输出:讲得出才能学得会(一)
日更81

阅读书目《给孩子的费曼学习法》
阅读页码:98-117页
我的摘录:
输出才是学习的起点:
我们听了很多课,读了很多书,却没有起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输入过剩,但输出不足,输出能帮我们整理思路,完成知识的结构化,就像是把砖头砌成墙的过程,要实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需要不断训练我们的思维回路,反复的进行输出训练,只有实际运用过书中的内容,书上的知识,才能长在大脑中,输出是一种行动。
输入和输出的黄金比例是3:7,这意味着要花两倍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复习写作业等方式进行输出。输入是知道,输出是行动,只有真正知行合一,学习才能发生。真正和自我成长有关的,是我们的输出。
老师扮演法: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讲的出来的才是自己的,讲出来才能发现问题。
演讲式输出:
用演讲的方式做输出,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在你大学的学习和后续的工作中都是很重要的交流方式。现在这个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必须成为一个演讲者。
演讲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一是想讲的东西太多,二是讲述的内容没有逻辑,三是演示文稿上全是文字,四是演讲的时候特别紧张。
如何准备演示文稿呢?演示文稿只是工具,演讲者的逻辑呈现才是主体。我们要通过演示文稿来传递自己的核心想法。
比如以下注意事项:一,简洁且有逻辑。二,最小化幻灯片的数量。三,不要照着念PPT。 四,故事笑话和图片的有效穿插。
如何准备演讲稿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有的正式演讲都要准备演讲稿,而且要注意这时的演讲稿一定是逐字稿。
如何克服演讲时的紧张情绪?首先要尽可能的做好一切准备。其次要理解演讲的本质。演讲不是自己的表演,而是通过演讲给观众传递信息。最后学会应对演讲后观众的提问。
我的感悟:
演讲式的输出让我想起了自己准备优质课,参加比赛的经历。
微型课与演讲有几分相似。我是这样克服恐惧情绪的:
把做好的课件打印就来,逐页写上过渡语,然后找一个空教室练习,边讲边录音。一遍一遍的修改讲课的语言,录了删,删了录,同时注意把握时间,最后留下一份最满意的。上下班的路上,边开车边听,直到能高质量的把内容复述下来。
再去空教室,边讲边录视频,录完视频,自己反复观看,看表情,眼神,教态,手势,板书等是不是自然大方美观;听讲课内容,语言,看是不是需要再修改。
修改一般会贯穿整个参赛的准备期。因为每天都可能有新的想法冒出来。
如果时间和客观条件允许,最好能在比赛前,就到比赛的场地试讲几遍,减轻陌生感。
有了这些充足又具体的准备,紧张感与焦虑感就大大减轻了。
最后,从心里重视比赛,每次都全力以赴,把目标定到得第一,才更有可能得第一!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407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