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色,玲珑心,一树海棠压半春
如果你没见过海棠,你不会懂那天的苏轼,他在深夜里举着高烛,生怕海棠睡去……
—题记

人间四月,海棠花红。它一开,几乎半个春天都是它的了!
是它的美,别人比不过。梨花也白,樱花也粉,碧桃也红,但是只有它,红得玲珑,粉得剔透,白得晶莹。说它艳压群芳,一点不为过。
是它的花期长,一树一树,花开次第,先是满树红豆,风一吹就叮咚作响。偶有一朵芳容初露,越是开,越是粉,越到蕊处越是白。就这样断断续续,从三月底开到五月初。
半春的花,美不过它。半个春天,都是它。

海棠的美,若论细节的描摹,当属晏殊。
晏殊曾在《诉衷情》中写到,“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海棠珠缀,既写出了一串一串花苞的玲珑,又写出了一重重花开的繁盛。而胭脂匀淡,偏向脸边浓,既写出了海棠的颜色淡如胭脂,又写出了自蕊处越是向外越红,就像女子涂胭脂一样,由脸颊内侧向外侧轻扫。
仿佛那个清晨,晏殊站在窗前,眼前是风情万种的海棠花,身边端坐着一样风情万种的女人,她正对着镜子,用胭脂慢慢晕染着腮边……

但是,若论海棠令人心动的美,谁也比不过苏轼。
苏轼在《海棠》中写到,“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袅袅,香雾蒙蒙,月色清清,未见海棠,先闻香。仿佛已经把人带入仙境,情愿跟着他从屋里走到院外。
唯恐夜深,怕海棠花孤独地开,也怕她孤独地落。所以点着蜡烛为她照亮,期待她可以开得久一点,期待她可以温暖一点。
若不是真的入心,怎么可能有如此的心疼和宠爱。那一刻,他守着海棠花,或许也像守着他爱的人。

说到海棠的美,就无法错过一个叫做“海棠春睡”的故事。
那一日,唐玄宗召见杨贵妃,却道贵妃酒后未醒。于是他便差人扶她来。但见微醉的贵妃,脸色粉红,杏眼含羞,唐玄宗大悦,说,这哪里是喝醉的贵妃,明明就是未睡醒的海棠花呀。
这个故事的真伪无法判定,但是能够把“海棠春睡”给了他们,也可见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至深,既然可以三千宠爱于一身,多一个故事又何妨。
从此“海棠春睡”就成了妩媚女子的代称,胭脂浸透,娇艳欲滴,恰似那一低头的温柔。

此刻,春睡的海棠已醒。
你看,那胭脂色,正涂上她的腮,那玲珑的粉红花苞,做成耳环,项链和裙上的流苏,搭配那绿色的长裙,简直就像一个天真烂漫的舞娘,风不停,舞不止。
她就那样站在舞池中央,那妩媚的优雅征服了半个春天。每棵树都想跟她跳上一曲,每朵花都想插上她的长发,他们没有谁嫉妒,都心甘情愿承认她的美。
众星捧月下的海棠,永远是半脸娇羞,半脸清澈。她知道她配得这样的恩宠,她更懂得如何美得低调。
胭脂色,是上天的恩赐。玲珑心,是生存的魅力。半个春天可以是她的,但是她从不炫耀。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