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护盘!金融机构董监高们齐出手,连中层干部也动起来了
来源: 大众证券报 作者:赵琦薇
受外部因素扰动,本周初,A股市场震荡明显,金融板块未能幸免。Wind数据显示,金融指数(399240)周一大跌10.36%,银行指数(886052)当日跌幅也有4.62%。截至4月11日收盘,两大指数的本周跌幅仍分别为6.35%和3%。可喜的是,《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包括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行业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本周密集发布股份增持、回购或自购公告,用真金白银的投入向大众传递出对市场的信心和对自身价值的底气。
商业银行发布增持公告
4月9日,江苏银行发布“关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自愿增持本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表示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未来战略规划及发展前景的信心,相信公司股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部分董事、监事及全行中层以上干部计划自2025年4月10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自有资金共计不少于2000万元自愿增持公司A股股份。
同日发布增持公告的还有华夏银行,该行表示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部分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计划自2025年4月11日起6个月内以不低于3000万元自愿增持公司股份。
浙商银行前一日发布的公告也表示,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股份不少于2000万元。
此外,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和成都银行均在4月8日发布了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告。
邮储银行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8日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邮储银行1991.02万股,占邮储银行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0.02%。公告还表示,后续拟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合法合规方式继续增持。
光大银行则在公告中表示,为了“传递对本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支持本行高质量发展”,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合法合规方式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
成都银行的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称,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实际控制的两家企业(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持成都银行合计不超过79588706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超过1.878%;合计不低于39794353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0.939%。
公募基金发布自购公告
4月9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关于使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的公告”,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能力的信心,自2025年4月8日起陆续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自购金额合计将不少于6000万元,公司同时承诺对自购产品的持有期限将不低于一年。
发布自购公告的公募基金公司还有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扬基金和中信建投基金。其中,鹏扬基金继4月8日发布“关于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的公告”后,4月10日再次以公告形式披露了自购旗下基金的详细情况。公告显示,公司此前承诺的3000万元自购额度已分两次全部执行完毕,申购产品包括鹏扬成长领航A、鹏扬数字经济先锋A和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期A。
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和中信建投基金的承诺自购金额分别为6500万元、5000万元和2000万元。
券商、险资发布回购计划
财通证券和中泰证券4月9日晚间均发布了“关于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董事长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其中,财通证券拟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为1.5亿元—3亿元,中泰证券为3亿元—5亿元。此前,东方证券、国金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也以公告形式发布了回购计划,回购资金额预计分别为2.5亿元—5亿元、5000万元—1亿元和10亿元—20亿元。
中国太保则在“关于筹划回购公司A股股份等相关事项的自愿性公告”中披露已于4月7日增持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并经公司董事长提议,筹划拟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公司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
理财公司披露投资安排
4月8日,苏银理财率先在官方公众号发文称已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后续将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理财力量。
4月10日,浦银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和徽银理财也陆续发文表示已经或者即将对相关指数基金进行增持。其中,浦银理财表示,将根据市场研判和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方式持续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包括宽基指数、行业指数,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中银理财则表示会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
“增持回购大增,一方面表达了相关主体坚定看好中国市场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中国上市公司坚实稳健的财务实力。”方正证券分析师燕翔预计未来上市公司增持回购的积极性将继续提升。在分析高额关税给金融系统带来的影响时,中金公司研究员林英奇指出,虽然可能会对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产生一定扰动,但中国银行业拥有更低的估值、更稳健的基本面和更高的潜在回报。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也认为,“对等关税”背景下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建议沿两条投资主线布局:一是高股息的大型银行;二是拥有区位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