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于云山雾海中,比纳粹更加恐怖的英军犹太旅。极端犹太复国主义者二战期间在对抗纳粹有过哪些作为?
其“作为”海了去,可拍出10部能获“大奖”的“惊悚片”,让人后脊梁骨直冒冷汗。
犹太复国组织中最著名的分支,是犹太步兵旅团The Jewish Infantry Brigade Group,简称犹太旅,其不少成员在以色列建国后做了高官,35人成为将军。
尽管没打什么仗,被当时的报纸贬喻为“迟到5年”的“花瓶旅”,但其功绩实在太光辉,行为超级灿“烂”。
“烂”到把希特勒“烂”下去一大截,哪怕再从坟墓里爬出来使了劲地“烂”,再多死一回,也没法比“烂”。
面对公开采访,其中一位将军脸不改色:“我的复仇真的甜蜜,非常甜蜜。是的,我折磨并弄死过很多德国战俘,如果必须再次这么做,我还会做。在道德上,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本不必内疚丝毫。”
——《观察家》,The Observer,1998 年3月15日。
这话咋听了那么耳熟,哦,想起来了,入侵黎巴嫩后,以色列前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在议会就宣讲过:“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没权向我们犹太民族说教道德。”
原文:“No one, anywhere in the world, can preach morality to our people.”
这句“名言”随后经过“打磨”,被正式写入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后的以色列政府决议。
——《第七百万:以色列人与大屠杀》The Seventh Million: The Israelis and the Holocaust, Hill and Wang。
说回正题,这支“花瓶旅”是怎么“迟到”的呢?他们的“战绩”有哪些?
别着急,容我组织好语言,把“血”擦得稍微没那么“腥”,免得我的文章太过戾气。

#1-花瓶
1917年,《贝尔福宣言》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首次获得世界霸主英国的官方认可,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数量开始激增,二战前达到40万以上。
——《现代犹太史Jewish History in Modern Times》,作者Goldstein, Joseph,1995年
1939年,张伯伦拒绝建立犹太联邦,5月出台了《白皮书》,决定十年后建立巴勒斯坦国,并限制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及购买土地。
有历史学家猜测,《白皮书》是引发二战的“暗火”,并导致了张伯伦暗淡下台。
犹太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有句名言:“我们将像没有战争一样地与那份白皮书作斗争,也将像没有白皮书一样地进入战争。”
——《犹太旅团The Brigade》作者Blum, Howard,2002年。
犹太复国组织的主席查伊姆•魏茨曼(以色列第一任总统)借着英法向德国宣战,向英政府提出通力合作的请求,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打着“希伯来”军旗的英军纯犹太人部队。但被一口回绝。
随后几年,加入英军的犹太人被整编成犹太连、或犹太营。
1944年8月,被犹太资助多年的丘吉尔实在躲不开纠缠、抹不开面子,终于同意组建悬挂希伯来军旗的“纯犹太旅”,并向罗斯福发了份私人电报:“犹太人有权作为一个可识别身份的部队对德国进行反击”。五天后,罗斯福回复:“我没有异议”
——《美国激进犹太复国主义Militant Zionism in America》,作者Medoff, Rafael,2002年。
1944年9月20日,英国国防部发布公报,宣布成立英国陆军犹太步兵旅团。犹太旅总部9月底在埃及成立,希伯来旗帜被正式批准为其军旗,包括一个巴勒斯坦步兵团和一个野战炮兵团,步兵团约5000多名犹太士兵。
当时的报纸带着嘲讽,将该旅贬喻为迟到了5年的“花瓶”dismissed it as a "token"。
——《纽约时报》,《曼彻斯特卫报》
10月,犹太旅被派遣到意大利。11月,加入英国第八军,参与哥特战役的扫尾,零零星星打过几枪放过几炮,算上得痢疾传染病致命的,仅80余人死亡。
随后,驻防特里维西奥(靠近意大利、南斯拉夫和奥地利的边界三角地带),“花瓶”盟军的胜利。1945 年7月,该旅移防比利时、荷兰。1946年夏季解散。
该旅除了日常训练之外,自己给自己“悄咪咪”地确定了一项光荣任务:走私。

#2-走私
他们走私的东西主要有两样:人和军火。行动代号“Berihah”。
白皮书之后,把犹太人和军火送到巴勒斯坦都严重违反英国法律,重者要枪毙。
而犹太旅打着联合国旗、英国国旗、希伯来旗,穿着英军服装,开着英军卡车,大摇大摆执行Berihah,功绩显赫。
犹太复国组织派出很多线人,到处寻找愿意移民的犹太精壮平民,给他们提供英国陆军制服和文件;而犹太旅则用军车整批运送,每次运送多达上千人。
往往在凌晨2~3点,军车到达犹太旅的汽车仓库。该旅的士兵和军官持枪护送,把“走私的人”迎进旅部,享用食物、热茶、住宿、干净的衣服。由犹太军医给每个人体检。
几天后,“走私的人”被转移到巴里、博洛尼亚和摩德纳的哈查拉特(地下基地),发给枪支弹药,进行军事训练。从“走私的人”变成“未来以色列”的军人。
完成训练,整整齐齐排成队接受检阅,随后,成建制的在深夜被送到港口。
犹太复国组织花了大笔资金买下了很多船。这些船源源不断地“非法”启航前往巴勒斯坦,满载着强化训练过的犹太战斗部队,当然,少不了长枪和短炮。
据历史学家估计,1945~1948年,Berihah计划共训练并转移了15000~22000人。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一次中东战役中,这支生力军骁勇善战。
犹太复国组织充分利用德国投降前后的混乱,依托犹太旅的军方背景,在欧洲、非洲、中东建立了庞大的行动网络,搭建了多条Berihah路线,有人在巴黎负责财务运作,有人在布拉格负责行政工作,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德国都有Berihah的分支。为强化肌肉,可谓未雨绸缪,下了血本,但利润也翻了不知多少倍。
深入犹太旅的最著名人物,是被英国通缉了两年的耶胡达•阿拉齐。
1945年,阿拉齐从巴勒斯坦经埃及,穿越北非前往意大利,用假名加入犹太旅。在英国人高耸的红鼻子下,秘密组织人和军火的走私,包括寻找骨干、购买船只、建立哈查拉特、建立网络……
——以上内容摘自:1.《战士足迹In the Footsteps of Fighters (in Hebrew)》,作者Carmi, Israel ,1960年。2.《哈加纳档案馆1968年2月的口述档案Haganah Archive February 13, 1968. Oral Testimony of Liev Garfunkel。

#3-暗杀
德国投降前,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奥地利族裔城镇,犹太旅无差别地攻击所有人,强奸妇女,枪杀儿童,焚烧房屋,血洗了该镇。此举惊动了英军高层。
于是,犹太旅决定组建小型、纪律严明的小分队,代号TTG(Tilhas Tizig Gesheften),可大致翻译成“舔我屁股生意”。这是一支专门执行“私刑”的别动队,在英军正常活动的太阳伞下,从事有组织、有计划的暗杀活动。
显然,这些活动完全非法,没有任何司法程序和正规的军事命令。
“舔我屁股生意”,其“客户”信息全部来自于盟军军事系统和司法审判系统的犹太人。他们秘密获取信息后,编制暗杀名单、制定各种“因地制宜”的暗杀计划。
据称,这些“客户”是对犹太人实施过暴行的前党卫军和国防军的军官。
TTG私刑小队对待“客户”的“圣神诫命”是:“诅咒他们(客户)及其全家,包括其妻子、孩子、财产以及一切属于他们的东西。他们永远活该被诅咒。”
他们有一句简洁而响亮的誓师口号:“为以色列之血复仇Dahm Yisrael Nokeam”。
私刑小队的常规行动方式是假装成英国军事警察,手持文件,正大光明上门逮捕某个德国人。然后将此人带到偏僻之处,然后举枪爆头。
一位小队成员回忆:“当我们到达‘客户’家中时,我们会提前戴上英国军事警察的头盔和臂章,再进入其家中,说我们想对他进行审讯。然后带着此人一起离开。通常,他们不会反抗。”
私刑小队会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尸体不被发现:“我们把他带到城外的湖边。把其手脚绑起来,堵住他的嘴,再捆上一块大石头,然后活生生将其扔进湖底。据我所知,他的家人根本就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有时,私刑小队会用绳索吊死“客户”,把现场伪装成自杀。有时,用汽车撞死“客户”,把尸体扔在路边,并制造一场车祸的现场。
“我们使用一辆尾箱封闭的卡车。要进入后车厢,得掀开帆布一角把头伸进去。当那个人的头刚伸进来时,我们其中一人便就抓住他脑袋,往前猛地一拽,夸嚓,足以让他窒息、或者扯断脖子,悄声无息地蹬腿,连叫声都没有,被解决掉的个个如此。”——这叫“拽死”。
私刑小队的“因地制宜”还包括,对已被关押、等待审判的“客户”,在犹太警卫的默许下,让“客户”逃脱,然后彻底被消失。这叫“逃死”。
对因受伤在盟军医院接受治疗的德军军官,方法更多。比如往血管里注入大量煤油,这叫“呛死”。用枕头把人捂到断气,这叫“闷死”……
尽管有不少尸体被人发现,当地警局也接到了大量受害家属的失踪报案,但盟军“太上皇”却视而不见,或者说闭上一只眼,再眯着另外一只眼,看见了也当没看见。
私刑小队更是毫无顾忌,想怎么恐怖,任着性子来。
在明斯特战俘营的一次行动中,法军的某犹太上校相当贴心地为私刑小队提供车辆、制服、身份证明和炸药。一根香烟点着,轰声之后,整个营地几秒钟全部炸飞,200多名德国战俘成了碎片。
随着犹太旅的移防,私刑小队一路“淋漓”,杀了个“心酣胸畅”。历史学家估计,被暗杀的总人数超过1500。
杀到后面,可定点清除的“客户”越来越少。手会痒、脚也会闲不住,然后就会闭着眼睛滥杀。被杀之人唯一的“罪名”:他们是德国人。
一群在巴伐利亚森林中聚会的年轻人,最大者不足16岁。因为他们嬉闹着行了纳粹礼,就招来了自动冲锋枪的不停扫射,手榴弹的攻击。140多个孩子无一幸存。当焦虑的父母上报警局孩子失踪时,“舔我屁股生意”早已远去。
这次行动的一位成员说:“这帮新纳粹的武器藏在附近湖泊的水下……管他是纳粹还是无辜,我就得把他们全部弄死,哪怕今天,我也会依然如此”。而水下,根本就没有任何武器。
私刑小队还策划过一些未曾实施的计划,包括在纽伦堡审判法庭内放置炸弹,放火烧毁整个城镇……
——以上内容摘自:1.《复仇者The Avengers》,作者Michael Bar-Zohar,1967 年。2.《双重领导下的犹太旅The Jewish Brigade: An Army With Two Masters 》,作者Morris BeckmanDa,1998年。

#4-毒杀
战争期间,立陶宛有个受苏联指挥的地下游击队诺克米姆(希伯来语הנוקמים),其头目名叫阿巴·科夫纳。
战后不久,犹太复国组织指示科夫纳把犹太旅的老兵招入麾下,成立了一个新组织Nakam(希伯来语נקם)。该名称来源于犹太旅的誓师口号“为以色列之血复仇Dahm Yisrael Nokeam”。
Nakam约有60名犹太人。他们悄悄进入德国,执行更复杂、更致命、毒杀更多人的复仇行动。
按犹太复国组织的高层指示,他们的最高目标是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对任何可能再次伤害犹太人的行为发出“最响亮”的警告,使其声音超过斯图卡的耶利哥号角,使其恐怖羞辱纳粹的闪电战。
90年代,《观察者》对Nakam曾经的头目约瑟夫·哈马茨做过采访。73岁的哈马茨说,犹太复国组织的主席查伊姆·魏茨曼未担任以色列总统前,批准了一个毒杀计划,包括A、B两套方案,由Nakam的老头目阿巴.科夫纳负责执行,其武器是就职于西耶夫研究所的科学家雷霍沃特教授精心研发的一种无色无味超级毒药。
注:魏茨曼1892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理工学院学习化学,后在柏林工业大学深造,1899年获弗莱堡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1901年任日内瓦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1904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任教。他创立了丹尼尔・西耶夫研究所(后更名为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并推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建立。
A计划是将毒药投入慕尼黑、柏林、纽伦堡和汉堡等城市的供水系统,目标是毒杀并灭绝600万德国人。在行动时,得小心避开美国人的居住区,只毒德国人。
科夫纳拿到犹太旅的士兵证件后,乘坐从海法港出发的英国船只前往德国。当船靠近法国土伦时,英国人发现士兵证件未经备案,遂扣押了科夫纳。科的手下趁人不备,将藏有毒药的炼乳罐扔进海里,毁灭了证据。
科夫纳被送进埃及监狱后,Nakam的新头目哈马茨随之展开了营救。
或许是第一任总统魏茨曼担心以色列的建国大业受到牵连,哈马茨说:“我们被高层背叛,科夫纳只能当替罪羊”。
哈马茨说:“由于A计划失败,狱中的科夫纳决定实施B计划”。1946年4月14日,在纽伦堡附近的朗瓦瑟拘留营(美军管辖),Nakam行动组把砒霜涂在了为1.5万名德国战俘准备的3000多块面包上。
哈马茨说:“虽然弄死了300~400名德国人,但和我们真正想做的相比,这有点微不足道”。
因为该事件动静太大,把美国人搞得灰头鼠脸,指挥行动的伊扎克·阿维达夫随后被捕。
——以上内容摘自《1945年毒杀600万德国人的计划Survivor reveals 1945 plan to kill 6 million Germans》,作者Davis,Douglas,1998年。
“2283名德国战俘因中毒而生病,其中207人住院,病情严重”。
——1946年4月23 日《纽约时报》
2000年5月,尽管两名Nakam头目早已承认主使并参与了毒杀事件,纽伦堡高等区域法院最终停止了“谋杀未遂”的调查。其理由是“情况异常”,并引用了时效法,措辞和语气十分古怪:
“纽伦堡纳粹集中营犹太人毒害案已过追诉期。数千块面包被涂上砒霜。法官将罪犯的个人命运视为减轻罪责的主要因素。”
——法院卷宗WAZ,2000-05-09 (in German)

#4-结尾
“舔我屁股生意”的TTG私刑小队有一大堆犹族文人帮着擦屁股,极其巧舌如簧。他们信誓旦旦说“挑选的目标都仔细核实过身份,确属罪大恶极。”
但以色列1960年向全世界宣布抓获阿道夫•艾希曼时,这帮人的腮帮子有点“小潮红”,因为,他们曾经大喇叭过1946年私刑小队在奥地利已经成功猎杀了艾希曼,而且是当着艾的老婆和孩子“恶恶加狠狠”的一通羞辱、折磨。
好吧,吹牛不触犯刑律,所以,没人深究是那个被折磨致死的“假艾希曼”有罪,还是“舔我屁股生意”犯法。
有学者曾小心翼翼地研究过,据说犹族内部有一份按人头计数的奖励清单,人均奖金足够买一栋大耗死(house)。如果不是以色列建国前要召集杀手,小队成员能买的大耗死可能不止一栋。
住在这样大耗死里,擦不干净的屁股会不会遗传变异,使其后世子孙缺失“下水口”?或许,他们人才多得是,悄悄用脸皮来再造肛瘘,绝非难事。
被召集的犹太旅杀手回到巴勒斯坦后,又有哪些“战绩”呢?
故事太多太多,其恐怖让纳粹相形见绌,让毒蛇羞愧让路。以下仅举两例。
1946年7月22日中午12时左右,犹太杀手伪装成送奶工,将炸药放到酒店地下室,轰隆声后91人死亡、46人受伤。
1948年9月17日下午5时许,联合国特使福尔克.贝尔纳多特在耶路撒冷附近被犹太杀手袭击,身中6弹而亡。注:贝尔纳多特是瑞典红十字会会长、人道主义者,曾经从集中营中拯救过近万名犹太人。
二战后,好莱坞拍摄过有关犹族方方面面的各种电影,描绘犹太人是多么受难,何等委屈,全世界因此都欠了他们无穷无尽的债。
然而,犹族制片人和导演们却心照不宣有个共识:“舔我屁股生意”一律尘封。
因为,犹太旅的这支精英小队的实质真名叫,灭绝小队。
灭绝!
能够明明确确追朔其行动纲领、誓师口号、实施计划、具体指令、人员名单、奖励金额……“白纸黑字”的灭绝!
真的把希特勒“烂”下去了天大的一大截。
至今,就算有很多犹族历史专家使了吃三辈子奶的劲儿,深刨史料,也找不到希特勒知情、或者签署过的灭绝文件,连一根毛毛都木有。
战争结束后,在所谓西方文明的庇护下,犹太复国组织明晃晃地摇着“希伯来”军旗,将人类所有的文明法则踩了个稀啪烂,“烂”到了今天。
——END——
【关键词】犹太复国主义者 二战 犹太旅 纳粹德国 复仇 走私 私刑小队 TTG 暗杀 暗害 Nakam 毒药 贝尔福宣言 白皮书 联合国特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