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札记3
这本书我看到第四章了,讲的是体会与表达感受。
一开始就说,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不带评论的观察;第二个要素则是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
我想起来了一件事,就是一个学生拖地路过别的班级走廊,把人家的走廊弄脏了,自己本身就不是一个干净的人,做事情往往都是想当然,结果,一个老师说了一句让他回来拖地,他回来拖地,那个老师一直说他没眼色,学生就烦躁了,和老师怼起来了。不说事情结果如何,单就是和老师吵架的学生,以后的日子能够好到哪儿去。
这个社会太现实,缺少那种尊师重道的学生了,原因我就不说了,只能说一句: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突然觉得,只有法律保护,家长支持,师德师风良好,学生努力,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这个过程中,一旦有一个刁难,未来的学生肯定是心里不健全的学生。对社会有没有用不说,单就是学生本身品德就不行。
第四章
罗洛·梅说:“成熟的人能捕捉到感受的细微差别,不论是强烈热忱的,还是微妙细腻的,就好像聆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
说一件事,就是今天中午,我在餐厅值班,那时候我已经买了一个死面饼,里面是菠菜和鸡蛋,就在我吃的时候,旁边一个俺班的学生说:“老师,好不好吃?”“老师,能不能吃饱?”“老师,别噎着了。”“老师,别噎死了。”……
刚开始我没有理他,觉得他在给我逞能,后来他一直说一直说,我看了他一眼说:“嘴别太贱,否则以后你会吃亏的。”
毕竟是在公众场合,有些学生说话可以说是没眼色,我们作为大人,没办法和他们犟,或者发脾气,因为我们是大人。
还有一次,我刚买好了饭,正要吃饭,两个调皮的女生过来,其中一个女生说,“老师,我帮你倒掉吧。”另一个女生随声附和着说:“老师,我帮你倒掉吧。”她们说了很久,我也没有理她们。因为没有必要,这样的人和她们理论的话,你是说不清楚的。
生活中,有些人就是这样子,没眼色,说话不讲场合,说好听点儿,就是直来直去,没心眼儿,说难听点儿,就是逞能,嘴贱。
可是,面对这样的人,你又不好生气,因为他们可能也就是随口一说,但就是这样的随口一说,你却判断不了他们自己是不是针对你。
我班还有一个学生,容易生气,就是属于那种他嘲笑别人可以,别人说他就不行。嘴也可臭,脏话连篇。但往往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会拿着你的仁慈当成自己的理所当然。
所以,日常生活中,管住嘴管住手才是控制自己情绪最好的选择。因为管住嘴,不至于和别人闹矛盾。管住手,不至于和别人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468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