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明明有九个市,为啥偏叫“八闽之地”?背后的历史密码藏了千年!

说到福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八闽大地”。但仔细一查,福建现在明明有九个地级市,怎么就成了“八闽”呢?这名字背后,可不是随便数数那么简单,而是藏着一段从宋朝延续千年的“行政区划密码”!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一聊,为啥福建人对“八闽”情有独钟? 

一、“八闽”的起源:宋朝的“八个兄弟单位”

要解开这个谜题,得先穿越回宋朝。当时的福建,还不叫“省”,而是叫“福建路”(相当于今天的省级行政区)。北宋皇帝赵光义在位时,把福建划分成了八个平级的“行政单位”——六州两军: 

- 六州:福州、建州(今南平)、泉州、漳州、汀州(今长汀)、南剑州(今南平一带) 

- 两军:邵武军(类似军区兼管民政)、兴化军(今莆田)。 

这八个“兄弟”分管不同地区,就像今天的“市”一样,但名字更霸气。后来南宋时期,建州升级成了“建宁府”,但总数还是八个,所以“八闽”的称呼越叫越响,连大文豪朱熹都写诗夸过“八闽岳祖”。 

关键点:宋朝人可不管现在有几个市,他们按当时的“八个行政单位”取名,这名字就像刻进DNA一样,传了快一千年! 

二、清朝的“九闽插曲”:台湾曾属于福建

时间跳到清朝,福建的“八闽”差点变成“九闽”。康熙年间,台湾被划入福建管辖,设“台湾府”。这样一来,福建一度有了九个府级单位,“九闽”的说法也短暂出现过。 

但好景不长,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和福建“分家”。于是福建又变回“八闽”,这段“兄弟加一”的历史成了小插曲。 

冷知识:如果台湾没分出去,今天的福建人可能得改口叫“九闽大地”了! 

三、现在九个市≠古代八府,别数错啦! 

有人较真:现在福建明明有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九个市,为啥不叫“九闽”? 

这就得明白:古代的“府”和今天的“市”根本不是一回事!比如: 

- 宋朝的“兴化军”演变成了今天的莆田市; 

- “汀州”变成了龙岩市的一部分; 

- 厦门、三明、宁德等市,则是近现代才从原有区域拆分或升级的。 

简单说:现在的九个市是“行政区划调整”的结果,而“八闽”是历史上八个固定单位的统称,两者不能硬套! 

四、“八闽”为啥能火一千年?答案就俩字:习惯!

从宋朝到明清,福建的行政区划虽然有过小变动,但“八”这个数基本稳如泰山。老百姓叫顺口了,官府公文也沿用,甚至元朝改“路”、明朝改“府”,大家还是坚持叫“八闽”。 

举个例子:就像你从小被叫“二狗子”,哪怕后来改名“张总”,老家亲戚见面还是喊“二狗”——“八闽”就是福建人刻进骨子里的“小名”! 

五、更深一层:从“七闽”到“八闽”,移民潮的功劳

其实在宋朝之前,福建还叫过“七闽”。周朝时,这里的土著部落被中原人称为“七闽蛮族”(七个部落联盟)。唐朝时,中原人大量南迁,尤其是陈元光父子开发漳州后,福建的行政单位从“七”增到“八”,这才有了“八闽”的雏形。 

文化彩蛋:福建人拜蛇的习俗,就和古代“闽越族”以蛇为图腾有关。《说文解字》里直接说“闽,东南越蛇种”! 

结语:名字是历史的脚印,更是文化的传承** 

“八闽”不仅是地理标签,更承载了福建从蛮荒之地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逆袭史。哪怕今天行政区划变了,这称呼依然像一条坚韧的线,串起了中原移民、海外贸易、朱熹理学的辉煌记忆。 

所以,下次听到“八闽大地”,别纠结“九个市”,而要想到——这是福建人用了千年的“历史身份证”,藏着一段比电视剧还精彩的故事!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648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