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以后,它仍是最先进的理念
翻开《夏山学校》,首先读到的就是纪伯伦的那首《论孩子》:“你的孩子并不是你自己的。他们是生命自身的儿女,因向往生活而来。他们虽借你之身,却并非源自你,他们虽与你相依,却从不曾属于你。”这首发表于100年前的诗,我以前曾经读过,但是当我再次读到它,心里还是免不了受到深深的震撼。这首诗不仅揭示了一个这么多年来很多人不敢承认的真相,而且表明了他先进的、超前的儿女观,这一观念至今仍让我们读来振聋发聩。
而《夏山学校》的开篇引用它,是源于它与夏山学校创办人尼尔的育儿观不谋而合。
尼尔的学校创办于1921年——100年以前,那个时候的英国和美国,包括世界上很多的国家,都把“打骂责罚”当作正当且常用的教育手段,把“懂事听话”当作管教的核心要求。所以尼尔决定创办一所不打骂孩子、给予孩子尊重与自由、让孩子安心安全的学校,这样的想法即使放在今天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而在100年前几乎是疯狂的。
但是尼尔就这么做了,而且取得了成功——夏山学校的毕业生健康快乐、自信自律,用书中政府的督学检查报告中的评论来说,是“充满活力和热情”“行为举止规范”,(拥有)“主动性、责任感和诚实”,毕业后“可以融入社会”,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尽可能地发挥着自己的才能,而作为校长的尼尔认为夏山的毕业生“能快乐地工作,积极地生活”,这才是“成功的人生”,也就是说,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尼尔自己的定义,夏山的毕业生都没有违背世俗的成功。虽然尼尔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太多来自官方和社会的理解与肯定,夏山学校也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实施夏山的教育方法,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尼尔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父母、老师去认认真真研究和实践的,甚至可以说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都是非常先进的解决我们教育内卷问题的最佳方案。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663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