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4,舍近求远其实是对的
预约的博物院入馆时间是11点,所以基本上还是啰啰嗦嗦到中午才从酒店出发。而其实我从酒店骑车到博物院入口也就10分钟左右,总的来说,这次的酒店选址我觉得还真是可以的。
昨天其实已经把博物院大概走了2/3了,不过因为当时老年人旅行团乌央乌央地往里涌,导致走得心浮气躁,今天就还好,我在里面又呆了四个来小时,感觉参观的体验好了不少。是因为昨天陕历博闭馆吗?把所有人都赶到退而求其次的博物院来了?今天陕历博照常开放,于是大多数老登都奔那头去了?
其实虽然展品方面总体不能跟陕历博这样的比,但博物院还是有它的好处的。可能最大的吐槽还是导览器又是那种把好几个东西放在一条解说之下。所以表面上看可能只有十来条解说,但里面可能每条都含有三四个东西的讲解。而讲解的细致程度很不理想,感觉就是主打有点陪伴了。
其中最令我感到惊喜的藏品是那个粟特人的棺椁。粟特人,加上祆教特色,然后整个棺椁又是汉式的,就特别有趣。当然,更好的一个版本没记错的话是在甘肃省博里那个。
而我今天的另一个收获或许是站在唐长安城模型前面对照着一点说明或者导游的解说学到的一点小东西,比方大雁塔在哪儿、小雁塔在哪儿,哪儿是青龙寺,东西市是哪儿,包括大名鼎鼎的玄武门。
在青铜器区域有个小朋友玩的转筒教具,主打一个认青铜纹,左边的筒有青铜纹的说明跟一点纹开头,你需要转动右边的去拼上剩余的纹路。我倒是希望它能设计个成人版的,就三个纹的小孩子版对我来说太简单了。不过如果我想,把墙上的那些说明拍下来都能整理个好几小时的笔记下来。
在走过那么多的博物馆之后,如果还只是跟去年一个走法,我觉得似乎是有点不思进取了,无论如何总得有点进步。比方这次对展示的那些金文铭文以及文字瓦当上的字我就多看了两眼。而今天在这儿还有一个事就是青铜器的不同时期的特征,例如同为提梁卣,能判断出这家伙是什么只能算是入了点门,而能根据器型判断出时代——商周还是春秋,我觉得算是进阶玩法。
从小雁塔出来,还有点时间,我决定去找个寺庙走走。昨天跑了趟广仁寺,我觉得收获蛮大的,而今天就去了离洒金桥地铁站更近的一个。不过说实在的,乏善可陈。供奉主打文殊菩萨,结果文殊阁还不开。进去没二十分钟我就出来了。
而真正收获比较大的反而是比较烂怂的都城隍庙。而这来自于扫二维码可以听点免费讲解。这样就比较有代入感跟陪伴感了,否则光自己去看一圈也意思没那么大。只可惜好像有几个殿没开门似的,我后来在解说里听见了,没看见,其实我对那两个殿还有点感兴趣的。
明天就去隔壁的咸阳了。好消息是两个城市是挨着的,路程上基本上不用担心耽搁城里溜达的时间,所以我立刻约了3个博物馆,主打一个密集,而咸阳也从呆3天改2天,再加上之后要去的宝鸡,或许也是这样操作,总之,希望接下来能够有足够多的东西接着来更新我的认知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