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dvances | 光呼吸替代途径的增产效益分析
2025年3月英国牛津大学Edward N. Smith等人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名为“Alternatives to photorespiration: A system-level analysis reveals mechanisms of enhanced plant productivity”的文章。该研究基于化学计量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对12种光呼吸替代途径(APs)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了替代光呼吸途径对植物生产力的影响。

光呼吸替代途径分类:
固碳型途径
碳中性途径
部分脱羧途径
完全脱羧途径
基于拟南芥叶片的代谢数据构建了化学计量模型,并对光呼吸及12种替代途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碳固定途径在碳效率、能量利用率等最具潜力,可将光能效率提高27%,而完整脱羧途径则使光能效率降低54%。


光呼吸替代途径的五大增效机制,1.能量效率优化(减少ATP/NADPH消耗);2.支持生物合成(氨基酸前体供应);3.CO₂重捕获(减少线粒体CO₂损失);4.提高叶绿体局部CO₂浓度;5.增强卡尔文循环碳利用效率。

光呼吸替代途径的效益受植物生理结构(如叶肉细胞排列)和环境条件(光强、CO₂扩散)共同影响。光呼吸替代途径在低CO₂、高光强条件下效益最大,而低光强时碳中性途径(如Ara5P)更具优势。


该研究运用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方法,探究替代光呼吸途径对植物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碳固定途径是最具潜力的APs,能够在多种环境条件下显著提升作物产量;同时,不同 APs 的效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这一成果对于设计新型替代光呼吸途径、优化现有途径以实现作物增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
原文链接:DOI: 10.1126/sciadv.adt9287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744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