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所说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心理学中比喻每个人内心保留的童年心理状态,包含未被满足的需求、压抑的情感或未愈合的创伤。它并非真实儿童,而是成年后仍影响我们情绪、行为和人际关系的童年经验印记。 

当童年经历(如被忽视、批评或过度保护)未被妥善处理,内在小孩会固着在当时的反应模式中。比如: 

- **情绪敏感**:别人一句否定就崩溃,可能是内在小孩重现童年被贬低的恐惧; 

- **讨好或逃避**:重复用儿时策略(如讨好父母)应对成年冲突; 

- **自我否定**:内化童年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形成"我不够好"的信念。 

疗愈内在小孩的关键,是通过自我觉察与「再抚育」: 

1. **识别触发点**:哪些情境让你反应过度?联系童年类似经历; 

2. **对话与接纳**:想象拥抱童年自己,用成年人的力量给予当时缺失的理解; 

3. **重建认知**:替换负面信念(如"我必须完美"改为"我足够好")。 

这个过程不是否定过去,而是整合碎片化的自我,让成年的你成为内在小孩的安全港湾。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01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