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路上

搬家以后,喝茶的习惯渐渐开始成为我的日常,每天上午来到书房,总是要先铺开茶席烧水沏茶,一泡茶,让整个人身心安定下来,似乎才能铺陈开一天的其他事项。

随着这个习惯而来的,是我日益增加的对茶及茶周边器具的更多需求,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关于喝茶竟有那么多的支出项,尤其是当自己渐渐陷入对茶艺美学空间的追求,消费的欲望增长与控制成了一个极难平衡的问题。

最开始的一套茶具是不花钱的,一套建发交房赠送的白瓷盖碗,这种定制批发的产品简简单单倒也很显素净,一个盖碗配了公道杯和6个品茗杯,我在淘宝买了两张小茶席,分别是绿色亚麻布和灰色竹韵织锦面料。几年前去参加水街浣月茶室的体验茶课印象深刻,我按照记忆中的场景模仿,就这样开始用盖碗泡起茶来。

这是一件很让人上瘾的事情,每次当我坐在桌前,伴随着烧水、温杯、投茶、闻香、注水、出汤、品茗这一整套过程,从嗅觉、视觉到味觉都似乎经历了一场盛宴,让人身心舒展,得到极大的疗愈,于是对茶的依恋和热爱日复一日愈加浓烈。从一开始的绿茶蒙顶甘露,西湖龙井,渐渐到白茶、红茶、普洱和岩茶,接触到茶类慢慢多起来,对器具的需求也相应多起来。

记得是去年7月份我的生日吧,我们一家人去skp给我挑生日礼物,说好了就去选茶具,站在臻宝堂和宝瓷林的柜台前,我感觉被各种精美的器具亮瞎了眼,店员介绍那些从未听说过的工艺和品类,第一次知道原来景德镇手工瓷器可以这么精美,也是这么昂贵。徘徊半天,我挑了一个套组的杯子,这是一套红黄蓝三色、扒花工艺的薄胎杯,当店员把杯子放置在灯光处,透过灯光整个杯身立刻变得晶莹剔透,花纹清晰可见,细细的线条丝丝缕缕缠绕,三个杯子上分别有石榴、寿桃和佛手的画片,色彩艳丽又华美。像捧宝贝一样我把它们带回了家,从此我醉入其中,开始了对手工瓷器的关注和追求。

我的第一把手工壶是涵姐姐从网上给我挑的,赋山叙的一把青色皮球花瓷壶,壶身小巧,出水流畅,特别好用,900多的价格在当时我看来已是顶贵的,事实证明她的眼光真的极好,这个品牌的器物注重中式审美的年轻化再设计,是近几年比较有热度,也是我后来添置器物中很喜欢选择的品牌。

小hong书和视频号对于客户兴趣的捕捉果然是非常灵敏的,我的手机上各种茶艺博主的视频推送越来越多,有分享茶知识的、教泡茶品茶的、卖茶具的、卖茶叶的、卖茶空间周边配件的…,在各种碎片信息的轰炸中,我的眼前犹如打开了一道茶艺美学修行的大门。大概是从去年底开始吧,我在各大带货直播间,逐渐接触到景德镇各种窑口品牌,单色釉到红绿彩、青花到釉里红、鱼藻纹、宝相花、缠枝莲,鸡釭杯、鸡心杯、压手杯等等等等……好的瓷器从胎泥、釉料、丕身、画工等无一不经典,匠人师傅们技法精湛,让各种器型呈现出艺术品一般的极致美感,我对这样的美毫无抵抗力,逐渐沦陷在对它们的疯狂追求之中。

今年1月到4月,每个月的个人花销主要集中在茶具购买上,我完全失去了买衣服化妆品的兴趣,甚至连外出吃饭也觉得是一种浪费,想把省下的钱都用来买茶具,每入手一个宝贝的喜悦和每个月收到信用卡账单的焦虑让我难以平衡。有位朋友恰好也像我一样痴迷,我们俩经常戏称,花钱买瓷器是给自己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帮助更年期妇女更好地维持身心健康,这钱花得值。哈哈哈,只有如此想来才是最好的理由啊!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02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