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也曾藏龙卧虎

昨日闲暇,我在网上偶然间浏览到孙晓云先生对王旭东书法的评语,那一刻,我竟恍惚觉得,孙先生好像与我单位里那些深藏不露的书法同仁,在艺术造诣的层次上,或许有着某种微妙的共鸣。提及此,不禁让我忆起单位里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他的笔墨功夫亦是相当了得。三十年前,他便已对王旭东的书法赞不绝口,称其字迹如何如何超凡脱俗。然则,当我初见王旭东墨宝时,心中却莫名涌起一股视觉上的倦意,不是说王氏书法有何不妥,只是深感贬低他人并不能彰显自我之高明。

思绪飘远,我又想起了八十年代在邯郸无线电厂的一段往事。那时,我负责厂内黑板报的撰写与厂门口橱窗的设计书写更新,每半月便需推陈出新。我擅长黑体、美术字,亦会写隶书,虽未获得众人交口称赞,却也从未遭受非议。然而,一次休假归来,眼前的景象让我瞠目结舌——橱窗与黑板报焕然一新,尤其是那隶书,宛如报刊杂志上的印刷体般精准,笔笔遒劲,字字生辉,让人看的热血沸腾,这绝不是夸张。后来一打听,方知这杰作竟出自厂内一位名叫米瘸子的工人之手。他年约三十,脸上留有一道醒目的刀疤,貌不惊人,却怀揣着一手令人叹为观止的书法绝技。我初见其字,便心悦诚服,甘拜下风,并主动向厂领导举荐这位隐于市井的书法高手。遗憾的是,厂领导并未采纳我的建议,这一决定至今仍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米瘸子究竟是何方神圣?又为何甘愿在这平凡底层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后来,全国春季订货会与展销会在邯郸盛大召开,人民路上,广告如林,多以手写为主。我在这琳琅满目的广告海洋中,意外地捕捉到了米瘸子的笔迹。千米长街,从光明大街绵延至红楼宾馆,他的字迹犹如鹤立鸡群,独树一帜。我特意寻至红楼宾馆前,找到了正忙得不可开交的米瘸子。他见我到来,热情地邀我助阵,言及订单如潮,自己分身乏术。我欣然应允,替他撰写了一幅产品介绍的广告。待至中午时,他欲请我共进午餐,我婉言谢绝,归心似箭。他却执意要赠我十块钱作为酬劳,还解释说每幅广告至少值此数。我岂敢受此厚礼?若收下,岂不是玷污了我们之间的友情?我诚恳地对他说:“米师傅,我是来向您学习求教的,理应向您缴纳学费才是。”他见我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勉强。

自此以后,但凡我负责黑板报的更新,必请米瘸子挥毫泼墨,添上几笔。他手持粉笔,却能写出毛笔书法的韵味,隶书之美,尽显无遗,令人赏心悦目。后来,我因工作调动,离开了那家工厂,从此与米瘸子失去了联系。在邯郸的岁月里,我再也无缘目睹他那令人陶醉的隶书风采。他是远走他乡,还是已驾鹤西去,我一无所知。这世间之事,正如那句老话所言:“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米瘸子,这位隐于市井的书法大家,便是我心中永远的 谜。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02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