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没有疫情发生 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 查验核酸不应成为一种常态
国家卫健委:没有疫情发生 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 查验核酸不应成为一种常态
来源: 央视新闻
国家卫健委: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建15分钟核酸“采样圈” 不能“一刀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6月9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聚集性疫情发生后,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科学制定核酸筛查策略,划定核酸检测范围和频次,避免盲目扩大范围开展全员筛查。
将受检人员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开展核酸检测。封控区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筛查,管控区在48小时内完成首次全员核酸筛查。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人员不外出,疫情发生地的低风险地区和防范区人员确需出行的要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进行调整。没有疫情发生,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成为一种常态。
国家卫健委:低风险地区 低风险人群 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目前,国内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确保疫情早发现、早处置。核酸检测是早发现的最科学、最有效手段。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重点是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有疫情的地区。
国家卫健委:建15分钟核酸“采样圈” 不能“一刀切”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中,核酸检测是迅速发现传染源、锁定管控目标,进而采取隔离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关键措施,在成功处置聚集性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更强,部分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导致隐匿传播,因此核酸检测的作用更加突显,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核酸检测为中心扩大预防”策略,才能更早更快控制住疫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过程中,口岸城市、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城市由于疫情输入风险较高,在这些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有利于为“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人群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核酸检测服务,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有利于更早发现潜在风险、更快地实施防控措施,避免出现大规模、暴发式的聚集性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15分钟核酸“采样圈”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大城市。是否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主要根据当地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不能“一刀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一旦发生本土疫情传播,势必造成大量的人群感染,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脆弱人群易发展为重症,因此,疫情防控工作应当立足于“防”,核酸检测是实现有效预防的重要手段。“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开展高效便捷优质的核酸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原文标题:《国家卫健委:没有疫情发生 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 查验核酸不应成为一种常态》《国家卫健委:低风险地区 低风险人群 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建15分钟核酸“采样圈” 不能“一刀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3170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