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565】回村三天,二舅妈治好了我的不孕不育
【1】好时代见证记录者
回村三天,二舅妈治好了我的不孕不育。
【2】这不知道是谁总结的,把官二代朋友圈碎片整理成一篇自传
【3】伦敦大爵爷
江西周劼有几句话很有意思,大家细细体会:
“高中同学不少去外省读了好大学的,都回家进了烟草、电网之类的,回家没有着落的,就在北上广深成都”。
这是多么深邃的观察,去一线城市的人都是没有着落的……
“我怕你会读书吗,名校研究生都别想那么容易进我单位。这个人当年仗着自己会读书,看不起我们这种靠父母的,社会会教他做人……”
他并不是大家认为的爱炫耀,实际上,他只是很现实而已。
“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光读书可以飞天,以为是60年代,那个年代读的书真的可以改变一切,我是发自内心佩服读书人”。
有历史观,有大格局,人家可不是小聪明哦。
这样的人,要多发言!因为看了太多虚伪,真诚才那么可贵啊!
这是多么深邃的观察,去一线城市的人都是没有着落的……
“我怕你会读书吗,名校研究生都别想那么容易进我单位。这个人当年仗着自己会读书,看不起我们这种靠父母的,社会会教他做人……”
他并不是大家认为的爱炫耀,实际上,他只是很现实而已。
“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光读书可以飞天,以为是60年代,那个年代读的书真的可以改变一切,我是发自内心佩服读书人”。
有历史观,有大格局,人家可不是小聪明哦。
这样的人,要多发言!因为看了太多虚伪,真诚才那么可贵啊!
【4】何夕
周劼朋友圈很多言论,非常的“政治不正确”,但也反映了部分现实。
很多小镇学霸,考上清北读了研再回家去考公务员,他们进入体制后大概率会跟周劼这样三本毕业+家里有关系的人竞争,而且还真可能竞争不过后者 —— 当然,周劼算不上官二代又非常蠢,但若遇到低调谨慎又会做人的英硕官二代呢?
体制需要你能力出众、甚至出类拔萃吗?绝大多数岗位都不需要。体制需要的是稳定和有序,不需要能力过于突出者;体制需要的是为人可靠、最好有人担保,能力是第二位的。
还是拿我高中同桌举例子,他们单位基本只招北航和哈工大博士毕业的军二代,因为涉及到军工科研岗位 —— 前者选拔的是“能力”,后者选拔的是“忠诚” —— 军二代相对普通人,对党更为忠诚以及更难被策反。
再举个例子,北京の的哥必须是北京人、而不招外地人,这是就业地方保护主义、甚至对外地人的歧视吗?并不是。因为北京人当的哥,万一出什么事儿、家在这儿人跑不了。
包括三十年之前,很多央企&国企是把“接班(子承父业)”作为规章制度的,所以客观来看 —— “二代”其实更接近中性词,体制内有亲戚很正常,入职时讲清楚就好了。
……
说到底,体制内的绝大多数岗位,需要的是你按部就班的把自己岗位的活儿干好,不能拖后腿、但也不能过于突出,竞争的核心是“为人处事+关系人脉”,而不是个人能力。
所以我非常不解的是,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好不容易考上名校,却热衷去报考地方公务员,究竟是怎么想的 —— 你能考上名校,“特殊技”难道不是“能力强”么?
能力强的人,难道不应该选择一个对能力强有强烈需求的平台、以便于更好发挥出自己的比较优势吗?体制内绝大多数岗位不需要能力强,需要能力强的岗位可能更大部分普通人没啥关系。
所以,考入地方体制内の出身普通的名校生,你们早晚会后悔的:忍受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当自己领导,自己能力强教育背景好却得不到提拔;很多小地方未来还会遭遇持续性的财政困难,薪水拖欠或者降薪可能无法得到根治。
……
什么样的平台需要个人能力强?当然是体制外、竞争激烈的企业,这样的公司才愿意不看出身的给普通人更多机会,开更高薪水。
只是,这条路被一句“资本家剥削”给堵死了。
不过,年轻就是用来犯错的。等你们尝过体制内的苦之后,就会明白了。
体制需要你能力出众、甚至出类拔萃吗?绝大多数岗位都不需要。体制需要的是稳定和有序,不需要能力过于突出者;体制需要的是为人可靠、最好有人担保,能力是第二位的。
还是拿我高中同桌举例子,他们单位基本只招北航和哈工大博士毕业的军二代,因为涉及到军工科研岗位 —— 前者选拔的是“能力”,后者选拔的是“忠诚” —— 军二代相对普通人,对党更为忠诚以及更难被策反。
再举个例子,北京の的哥必须是北京人、而不招外地人,这是就业地方保护主义、甚至对外地人的歧视吗?并不是。因为北京人当的哥,万一出什么事儿、家在这儿人跑不了。
包括三十年之前,很多央企&国企是把“接班(子承父业)”作为规章制度的,所以客观来看 —— “二代”其实更接近中性词,体制内有亲戚很正常,入职时讲清楚就好了。
……
说到底,体制内的绝大多数岗位,需要的是你按部就班的把自己岗位的活儿干好,不能拖后腿、但也不能过于突出,竞争的核心是“为人处事+关系人脉”,而不是个人能力。
所以我非常不解的是,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好不容易考上名校,却热衷去报考地方公务员,究竟是怎么想的 —— 你能考上名校,“特殊技”难道不是“能力强”么?
能力强的人,难道不应该选择一个对能力强有强烈需求的平台、以便于更好发挥出自己的比较优势吗?体制内绝大多数岗位不需要能力强,需要能力强的岗位可能更大部分普通人没啥关系。
所以,考入地方体制内の出身普通的名校生,你们早晚会后悔的:忍受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当自己领导,自己能力强教育背景好却得不到提拔;很多小地方未来还会遭遇持续性的财政困难,薪水拖欠或者降薪可能无法得到根治。
……
什么样的平台需要个人能力强?当然是体制外、竞争激烈的企业,这样的公司才愿意不看出身的给普通人更多机会,开更高薪水。
只是,这条路被一句“资本家剥削”给堵死了。
不过,年轻就是用来犯错的。等你们尝过体制内的苦之后,就会明白了。
【5】sven_shi
周劼这件事情整体上来讲很难让人愤怒,因为他讲的就是一个社会现实。大家讲的最多的也只是这个“孩子”把他心里想的真话说了出来,打破了舆论上的公平幻觉。整件事情核验一下,除去那些无法考证和领导的互动情节,他展现出的家庭关系网和房产资产都是真实可验证的,而且你细细看也能从他写的东西里面感觉到他的压抑。
压抑在哪里?在读书时学校灌输的价值观念。
因为家里的关系摆在那里,他从小读的学校都不算太差。所以大家可以想到他面临的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学校里面给大家灌输的是社会资源通过成绩分配。考试成绩越好的人会获得越好的资源,实现阶层跨越,成绩差的相对就是低层的。家长相互间也多数会拿孩子成绩进行攀比。
所以在学校里的时候他肯定很压抑。作为一个学渣,他在那套价值观里应该是一个失败者。
但是走上社会之后呢?
在同龄人当中他绝对是成功的。走到了一家核心国企,进入了一个很不错的部门,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当年成绩优秀名校毕业的人连他的脚底板可能都摸不到。社会现实和学校灌输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原先的“压抑”成了“得意”。他在朋友圈里不断的晒出自己的生活同时表达了对自己同龄的小镇做题家的鄙视。
在学校里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是,跑到社会上就是“翻身”了。这个翻身不是依靠他自己,就是靠家人运作。人是社会动物,从来不是独立的个体在相互竞争。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面对这样真实的叙述大家甚至都很难真正感到生气。翻翻评论最多的也是他不该讲出来,因为这些话可能会坑了他的父母家人。
“这就是生活。”
生活么,就是生下来就要干活。我们理想的社会就是大家在不同的道路上干好自己的活,相互间不要有太多打扰。
压抑在哪里?在读书时学校灌输的价值观念。
因为家里的关系摆在那里,他从小读的学校都不算太差。所以大家可以想到他面临的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学校里面给大家灌输的是社会资源通过成绩分配。考试成绩越好的人会获得越好的资源,实现阶层跨越,成绩差的相对就是低层的。家长相互间也多数会拿孩子成绩进行攀比。
所以在学校里的时候他肯定很压抑。作为一个学渣,他在那套价值观里应该是一个失败者。
但是走上社会之后呢?
在同龄人当中他绝对是成功的。走到了一家核心国企,进入了一个很不错的部门,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当年成绩优秀名校毕业的人连他的脚底板可能都摸不到。社会现实和学校灌输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原先的“压抑”成了“得意”。他在朋友圈里不断的晒出自己的生活同时表达了对自己同龄的小镇做题家的鄙视。
在学校里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是,跑到社会上就是“翻身”了。这个翻身不是依靠他自己,就是靠家人运作。人是社会动物,从来不是独立的个体在相互竞争。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面对这样真实的叙述大家甚至都很难真正感到生气。翻翻评论最多的也是他不该讲出来,因为这些话可能会坑了他的父母家人。
“这就是生活。”
生活么,就是生下来就要干活。我们理想的社会就是大家在不同的道路上干好自己的活,相互间不要有太多打扰。
【6】范雎
(抱歉,这篇是上午上班摸鱼,匆匆忙忙写的。之前凭记忆,说这一家是九江人,所以聊了一下九江,晚上回来一复查,可能搞错了。因此做一些修改,只聊南昌)
1、我并不怀疑周的父母贪腐。
原因之一,是他父母级别低,也不是什么肥缺,不见得能贪到
原因之二,是没必要,N年之前,南昌许多单位是有集资建房的,员工可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拿房。而且直到三年之前,南昌体制内人员、国企中高层职员,还可以享受银行免抵押的低息贷款,很多都是拿来炒房的
所以,南昌那边,体制内或者半体制内家庭,有个四五套房并不罕见。
(所以,如果有体制内的朋友跟你哭诉工资低,听听就得了,别太当真,人家有隐性福利没告诉你)
2、通告玩了个文字游戏,他们家6套房 “购入总价654万”——2016年之后,江西整体房价上涨,炒房炒得早的,都吃到了——所以这6套房,市值是多少呢?
这个市值肯定高于购入价,但也不宜过高估计。南昌老城区的房价,这N年来涨幅并不大,涨得快的是红谷滩、九龙湖、红角洲朝阳版块等。
以前交通局等政府机构都在老城区,长运集团现在的地址也还在老城区。而且,老南昌人是很抗拒过赣江的,视之为荒效野地,这与老上海人对待浦东的态度有点像——综合以上因素,我猜测,6套房里有一部分,在老城区,增值有限。
另外,南昌新区的房价是靠棚改政策硬推上去的,其实自身经济并不支撑。现在这一波房价退潮,对于整个江西房地产市场,打击非常直接。除了红谷滩新区已经成了气候,房价回落有限,像九龙湖版块、朝阳版块,都是严重供过于求,很可能房价会崩
所以,我估了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这6套房,市值1000万
3、人家的6套房+2个商铺,家产过千万,而且,很可能就是合法收入
南昌不是个富裕的地方,GDP还不到东莞的一半,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五万,普通人家要积攒6套房,大概要两百年
这个结论,其实比起“周的父母是个贪官”,更加令人沮丧
4、但是要注意,在周氏家族里,他家只能算中等。他大伯、三伯家,肯定比他家有钱,那个别野、那个有钱的姐姐,不是他大伯家,就是三伯家的
5、他大伯2012年退休,那应该是1952年出生,差不多文革中开始工作(也不知道是不是工农兵大学生),应该先在政府交通口的相关部门,后来要成立省高速集团这一类国企,于是从政府出来,进了国企
他最后成为党委委员,那绝对是核心领导层中的一员了。但工会主席这个职位,说明他的排名并不是最前列,排在他前面的,起码有党委书记、纪委书记
省高速集团是带级别的,一把手应该是厅级,像他这样的党委委员,应该是正处级以上。不管怎么说,算是个人物了
6、他三伯2021年退休,那应该是1961年出生,算是那个年代的小镇作题家,文革结束后考上了大学,学的专业应该与大哥的职业相关,所以毕业分配进了省交通设计院
在设计院混,是需要专业技能的,纯靠关系不一定行,这个三伯专业对口+大哥关系,估计自己也很努力,最终混到党委副书记。
像这种国企,通常一把手兼任党委书记。副书记,说明这三件跟他大哥一样,也是以副手身份退休的
7、兄弟俩都以副手身份退休,没能更上层楼。这说明,兄弟俩确实是靠自己混出来的,兄弟俩的父辈并没有提供多少助力
8、大哥发达了,自然要拉兄弟们一把,所以他把弟弟们根据个人情况,都安排进交通体系
只是他二伯估计年纪大,学历低,实在带不动,所以混到退休,也只是一个普通职工
然后,周劼这个小逼崽子似乎就忘了有这么一个二伯,朋友圈里只提大伯、三伯
9、周父1963年出生,比他三哥小两岁,学习方面肯定比他三哥差,但是估计高中或者专科学历应该是有的。毕业工作了,也被他大哥带进交通系统,混了几十年,混到一个主任科员,这应该是一个科级——这个确实算不上混得好,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大哥退得早,2012年就退休了
算算年纪,周父2023年应该也要退休了。2020年9月晋升为四级调研员,就应该由科级成为副处级——这是为了提高周父退休以后的待遇。退休前,把实权位置腾出来,让给年轻人,调任闲职,同时级别往上升个半级一级,以后退休了,每个月多拿几百一千退休工资,这是体制内的惯常操作
10、像周家这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开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应该都不稀奇。一般以处级干部为分界线,处级以下,能力有限,不足以给家人安排妥帖。处级以上,手中才开始有实权,可以为家人安排安排了
这种家庭,如果注重子女教育,使子女名校毕业,再进体制内,自身努力+父辈加持+结婚结得好+运气好、跟对人,就是一个门阀世家的起步阶段
魏晋时期的高门大户,往前追溯到两汉,也是从州郡官吏起家的
11、像周家这样的,根本还算不得官僚家庭
同样是处级,政府中的处级与企业中的处级,差得远。县委书记与一个地方国企副总,哪个更牛逼?后者见了前者,不得点头哈腰侍候着?
所以,在政府官员眼里,国企中的带级别的那些,只能算是外围
12、所以这个周劼就尤其显得可笑,他这种的,竟然还自称“官二代”
你算个逑的“官二代”呢?你大伯在政府眼里,也只是个外围;你只是你大伯的侄子,你爸只是一个科级,更是外围的外围,舔屁沟都轮不到你
13、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外围的外围、舔屁沟都没份的玩意儿,在他的自我认识中,已经远远凌驾于我等屁民之上
14、而且人家也不是完全在吹牛逼,且不论他大伯、三伯家的财产,就他一家6套房+2个商铺,就能让九江的普通百姓家庭奋斗上百年
15、一想到这儿,估计大家就笑不起来了
此前二十年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总量爆炸式增长,但是在分配端,应该是出问题了
(这件事如果话题展开,还可以聊聊“国企的内部家族化”,与各种“衙内的群相”。这一篇没有涉及,后面有空,另外开篇吧)
1、我并不怀疑周的父母贪腐。
原因之一,是他父母级别低,也不是什么肥缺,不见得能贪到
原因之二,是没必要,N年之前,南昌许多单位是有集资建房的,员工可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拿房。而且直到三年之前,南昌体制内人员、国企中高层职员,还可以享受银行免抵押的低息贷款,很多都是拿来炒房的
所以,南昌那边,体制内或者半体制内家庭,有个四五套房并不罕见。
(所以,如果有体制内的朋友跟你哭诉工资低,听听就得了,别太当真,人家有隐性福利没告诉你)
2、通告玩了个文字游戏,他们家6套房 “购入总价654万”——2016年之后,江西整体房价上涨,炒房炒得早的,都吃到了——所以这6套房,市值是多少呢?
这个市值肯定高于购入价,但也不宜过高估计。南昌老城区的房价,这N年来涨幅并不大,涨得快的是红谷滩、九龙湖、红角洲朝阳版块等。
以前交通局等政府机构都在老城区,长运集团现在的地址也还在老城区。而且,老南昌人是很抗拒过赣江的,视之为荒效野地,这与老上海人对待浦东的态度有点像——综合以上因素,我猜测,6套房里有一部分,在老城区,增值有限。
另外,南昌新区的房价是靠棚改政策硬推上去的,其实自身经济并不支撑。现在这一波房价退潮,对于整个江西房地产市场,打击非常直接。除了红谷滩新区已经成了气候,房价回落有限,像九龙湖版块、朝阳版块,都是严重供过于求,很可能房价会崩
所以,我估了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这6套房,市值1000万
3、人家的6套房+2个商铺,家产过千万,而且,很可能就是合法收入
南昌不是个富裕的地方,GDP还不到东莞的一半,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五万,普通人家要积攒6套房,大概要两百年
这个结论,其实比起“周的父母是个贪官”,更加令人沮丧
4、但是要注意,在周氏家族里,他家只能算中等。他大伯、三伯家,肯定比他家有钱,那个别野、那个有钱的姐姐,不是他大伯家,就是三伯家的
5、他大伯2012年退休,那应该是1952年出生,差不多文革中开始工作(也不知道是不是工农兵大学生),应该先在政府交通口的相关部门,后来要成立省高速集团这一类国企,于是从政府出来,进了国企
他最后成为党委委员,那绝对是核心领导层中的一员了。但工会主席这个职位,说明他的排名并不是最前列,排在他前面的,起码有党委书记、纪委书记
省高速集团是带级别的,一把手应该是厅级,像他这样的党委委员,应该是正处级以上。不管怎么说,算是个人物了
6、他三伯2021年退休,那应该是1961年出生,算是那个年代的小镇作题家,文革结束后考上了大学,学的专业应该与大哥的职业相关,所以毕业分配进了省交通设计院
在设计院混,是需要专业技能的,纯靠关系不一定行,这个三伯专业对口+大哥关系,估计自己也很努力,最终混到党委副书记。
像这种国企,通常一把手兼任党委书记。副书记,说明这三件跟他大哥一样,也是以副手身份退休的
7、兄弟俩都以副手身份退休,没能更上层楼。这说明,兄弟俩确实是靠自己混出来的,兄弟俩的父辈并没有提供多少助力
8、大哥发达了,自然要拉兄弟们一把,所以他把弟弟们根据个人情况,都安排进交通体系
只是他二伯估计年纪大,学历低,实在带不动,所以混到退休,也只是一个普通职工
然后,周劼这个小逼崽子似乎就忘了有这么一个二伯,朋友圈里只提大伯、三伯
9、周父1963年出生,比他三哥小两岁,学习方面肯定比他三哥差,但是估计高中或者专科学历应该是有的。毕业工作了,也被他大哥带进交通系统,混了几十年,混到一个主任科员,这应该是一个科级——这个确实算不上混得好,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大哥退得早,2012年就退休了
算算年纪,周父2023年应该也要退休了。2020年9月晋升为四级调研员,就应该由科级成为副处级——这是为了提高周父退休以后的待遇。退休前,把实权位置腾出来,让给年轻人,调任闲职,同时级别往上升个半级一级,以后退休了,每个月多拿几百一千退休工资,这是体制内的惯常操作
10、像周家这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开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应该都不稀奇。一般以处级干部为分界线,处级以下,能力有限,不足以给家人安排妥帖。处级以上,手中才开始有实权,可以为家人安排安排了
这种家庭,如果注重子女教育,使子女名校毕业,再进体制内,自身努力+父辈加持+结婚结得好+运气好、跟对人,就是一个门阀世家的起步阶段
魏晋时期的高门大户,往前追溯到两汉,也是从州郡官吏起家的
11、像周家这样的,根本还算不得官僚家庭
同样是处级,政府中的处级与企业中的处级,差得远。县委书记与一个地方国企副总,哪个更牛逼?后者见了前者,不得点头哈腰侍候着?
所以,在政府官员眼里,国企中的带级别的那些,只能算是外围
12、所以这个周劼就尤其显得可笑,他这种的,竟然还自称“官二代”
你算个逑的“官二代”呢?你大伯在政府眼里,也只是个外围;你只是你大伯的侄子,你爸只是一个科级,更是外围的外围,舔屁沟都轮不到你
13、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外围的外围、舔屁沟都没份的玩意儿,在他的自我认识中,已经远远凌驾于我等屁民之上
14、而且人家也不是完全在吹牛逼,且不论他大伯、三伯家的财产,就他一家6套房+2个商铺,就能让九江的普通百姓家庭奋斗上百年
15、一想到这儿,估计大家就笑不起来了
此前二十年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总量爆炸式增长,但是在分配端,应该是出问题了
(这件事如果话题展开,还可以聊聊“国企的内部家族化”,与各种“衙内的群相”。这一篇没有涉及,后面有空,另外开篇吧)
【7】许子东
轉自朋友圈:
在无能于反抗社会不公,或者虽然反抗、但在可预见的未来社会不公不会及时得到纠正的前提下,个体应该如何自处?
选择1,继续奔走呼号,把余生投入“西绪福斯式”的反抗中;
选择2,做清醒的现代人,对一切可能蛊惑我们思想和情感的话语保持警惕与批判;
选择3,把“社会不公”部分转译成“命运苦难”,承认之,接纳之,这是身为草民不得不然的选择,尝试在私人领域的生活缝隙里活出一点自己的精彩;
选择4,逐渐变得漠然和麻木,沦为牺牲品而不自知,甚至为屠夫辩护和叫好。
选择1,继续奔走呼号,把余生投入“西绪福斯式”的反抗中;
选择2,做清醒的现代人,对一切可能蛊惑我们思想和情感的话语保持警惕与批判;
选择3,把“社会不公”部分转译成“命运苦难”,承认之,接纳之,这是身为草民不得不然的选择,尝试在私人领域的生活缝隙里活出一点自己的精彩;
选择4,逐渐变得漠然和麻木,沦为牺牲品而不自知,甚至为屠夫辩护和叫好。
【8】李尚龙读书
再说一次校园贷
最近公司同事让我少说话,好好直播卖书讲课。但耐不住我每天晚上想到“校园贷”三个字就掉头发。本人头发也不多,所以为了头发,我还是要继续说下去的。
毕竟三十多岁的人了,头发是我为数不多还有的东西。
当然,除了头发,有些年轻人还有了还不完的账单。
我的一个学生2016年借了八千块,一年大家猜猜,一年后,她还了多少?
十八万。
没钱还平台建议你借,借完还利息,然后再产生新的利息。每一天都是新利息,一生一世还不完。孩子的妈妈是个农民,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于是妈妈一边卖菜一边还。
直到发现最后可能要卖掉农村的房子才能还完。
有一天她妈妈跟我说,李老师,我和孩子每天都接到催债电话,孩子马上还要考研,现在身心都已经受到影响,怎么办?
我说,你关掉电话,谁给你打都别接。
第二天,她妈妈说,我接到一条短信,他们要来家里堵我。
我说,他堵你你就报警,国家正在扫黑除恶,一打一个准。
又过了几天,她又接到一条信息,说,他们是公安局,再不还钱提前三天会抓他们。
我都笑了,说,公安局会提前发短信通知抓你吗?
她也笑了,说,也是。
我直接说结果吧,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后面的钱也没还。
因为后来那家借贷公司的法人被抓了。
但是,这只是特例。你在网上搜搜,有多少人因为还不起剩下的钱,卖房、退学、跳楼自杀。
但这个故事教会我一招:面对不公平的规则,硬干是唯一的出路。
这两天还有莫名其妙给我打电话的人,我的意思是,也别打了,你打不通的,我爹妈都给我打电话打不通。
文章我是不会删了,手脚不好使,不知道点哪个键是删除。
有什么话也别打电话了,咱们公开场合一起说。
还有很多粉丝关心我的安危,我多说一句:我安全着呢。我站得高,他们碰不到我。
大家有空可以去搜一下几年前《非你莫属》里一个小男孩质疑罗老板的视频,视频里还有一个优胜教育的陈昊,一张臭嘴给“校园贷”站台,说什么建立年轻人信用体系……
年轻人的信用体系需要你建立吗?
你陈昊先把员工工资结算一下,家长学费退一下,先建立一下自己的信用体系。
罗老板之前还说自己未来十年要发展上亿用户,我给你翻译一下:就是立志让一亿人过上利滚利的生活。你可真是屎壳郎,到处滚……
罗老板当年可能没算明白,现在人口已经不够了。因为生育率下降,我们未来十年已经没那么多大学生了。镰刀太多了,韭菜不够用了。
他估计也意识到了这件事不靠谱,于是,几年后,他开始做直播,大家看他的宣传,“未来十年,我们将支持10万个用户开设线下门店,不会收取加盟费和保证金,但会提供发展资金”。
这里提到的发展资金是个什么东西,大家可以自行猜测。
这把镰刀,就这样长大了,从大学生割到了宝妈群体。
所以,他为什么请傅首尔代言?
多说一句:请宝妈群体保护自己。
说实话,我对黑你们这些人没有兴趣。你们干的坏事,会有老天收你们。
我只是痛恨校园贷很久了。之前我在课堂上说反对校园贷,有人说,有市场需求你不让做?
我回他,那嫖娼也有市场需求,要不要放开?
刚好趁着这两天热,我把想说的说了,也算是做一点贡献:
其实早在2017年,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曾在今年6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
但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学校里能看到那些传单?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能在这些平台轻松拿到贷款额度?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悲剧发生在校园里。
这些年,银监、金融、工信打了这么多轮,还是打不下来?
原因很简单,就是力度不够。
为什么力度不够?因为背后利益太大了。这么一大笔钱,多少黑心的老板想要分一杯羹。
所以,今天借这个平台和热度,终于可以把这件事拿出来了。
我正式呼吁对“校园贷”立法:不要且不许把高利贷放到校园里。一旦抓到,严打不息。提高量刑标准。
法律跟上了,校园才会安全。比如可以增加一条:凡借高利贷给学生的,不需要还。
你看那些机构平台还会借钱给大学生吗?
斩断金钱流向校园的方向,让校园回归到该有的干净。
救救孩子,也救救我的头发。
因为他们掉落后,都不会再回来。
毕竟三十多岁的人了,头发是我为数不多还有的东西。
当然,除了头发,有些年轻人还有了还不完的账单。
我的一个学生2016年借了八千块,一年大家猜猜,一年后,她还了多少?
十八万。
没钱还平台建议你借,借完还利息,然后再产生新的利息。每一天都是新利息,一生一世还不完。孩子的妈妈是个农民,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于是妈妈一边卖菜一边还。
直到发现最后可能要卖掉农村的房子才能还完。
有一天她妈妈跟我说,李老师,我和孩子每天都接到催债电话,孩子马上还要考研,现在身心都已经受到影响,怎么办?
我说,你关掉电话,谁给你打都别接。
第二天,她妈妈说,我接到一条短信,他们要来家里堵我。
我说,他堵你你就报警,国家正在扫黑除恶,一打一个准。
又过了几天,她又接到一条信息,说,他们是公安局,再不还钱提前三天会抓他们。
我都笑了,说,公安局会提前发短信通知抓你吗?
她也笑了,说,也是。
我直接说结果吧,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后面的钱也没还。
因为后来那家借贷公司的法人被抓了。
但是,这只是特例。你在网上搜搜,有多少人因为还不起剩下的钱,卖房、退学、跳楼自杀。
但这个故事教会我一招:面对不公平的规则,硬干是唯一的出路。
这两天还有莫名其妙给我打电话的人,我的意思是,也别打了,你打不通的,我爹妈都给我打电话打不通。
文章我是不会删了,手脚不好使,不知道点哪个键是删除。
有什么话也别打电话了,咱们公开场合一起说。
还有很多粉丝关心我的安危,我多说一句:我安全着呢。我站得高,他们碰不到我。
大家有空可以去搜一下几年前《非你莫属》里一个小男孩质疑罗老板的视频,视频里还有一个优胜教育的陈昊,一张臭嘴给“校园贷”站台,说什么建立年轻人信用体系……
年轻人的信用体系需要你建立吗?
你陈昊先把员工工资结算一下,家长学费退一下,先建立一下自己的信用体系。
罗老板之前还说自己未来十年要发展上亿用户,我给你翻译一下:就是立志让一亿人过上利滚利的生活。你可真是屎壳郎,到处滚……
罗老板当年可能没算明白,现在人口已经不够了。因为生育率下降,我们未来十年已经没那么多大学生了。镰刀太多了,韭菜不够用了。
他估计也意识到了这件事不靠谱,于是,几年后,他开始做直播,大家看他的宣传,“未来十年,我们将支持10万个用户开设线下门店,不会收取加盟费和保证金,但会提供发展资金”。
这里提到的发展资金是个什么东西,大家可以自行猜测。
这把镰刀,就这样长大了,从大学生割到了宝妈群体。
所以,他为什么请傅首尔代言?
多说一句:请宝妈群体保护自己。
说实话,我对黑你们这些人没有兴趣。你们干的坏事,会有老天收你们。
我只是痛恨校园贷很久了。之前我在课堂上说反对校园贷,有人说,有市场需求你不让做?
我回他,那嫖娼也有市场需求,要不要放开?
刚好趁着这两天热,我把想说的说了,也算是做一点贡献:
其实早在2017年,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曾在今年6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
但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学校里能看到那些传单?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能在这些平台轻松拿到贷款额度?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悲剧发生在校园里。
这些年,银监、金融、工信打了这么多轮,还是打不下来?
原因很简单,就是力度不够。
为什么力度不够?因为背后利益太大了。这么一大笔钱,多少黑心的老板想要分一杯羹。
所以,今天借这个平台和热度,终于可以把这件事拿出来了。
我正式呼吁对“校园贷”立法:不要且不许把高利贷放到校园里。一旦抓到,严打不息。提高量刑标准。
法律跟上了,校园才会安全。比如可以增加一条:凡借高利贷给学生的,不需要还。
你看那些机构平台还会借钱给大学生吗?
斩断金钱流向校园的方向,让校园回归到该有的干净。
救救孩子,也救救我的头发。
因为他们掉落后,都不会再回来。
【9】@财宝宝
胡公公们的文章,我是研究了很久。他们基本是一个套路:
1,确实存在这个个别问题。
2,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3,将来一定会更好。
4,你不能被坏人带偏了。
5,我们还要继续研究研究更好的办法。
1,确实存在这个个别问题。
2,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3,将来一定会更好。
4,你不能被坏人带偏了。
5,我们还要继续研究研究更好的办法。
@Shuerg:1一直没发现 2一直没解决 3现在没办法 4你不能说我们错误了 5下一代有更高的智慧
【10】弃之者竹
和编辑闲聊,他跟我吐槽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从教科书事件开始,各大出版社的所有书,即便是审查通过甚至下场印刷的书,都要拿回去重新审查。让本就审查严苛的国内审查环节变得更加严格。为了避免“麻烦”,极个别出版社还好点,大部分出版社和出版公司干脆把很多题材的引进给叫停了。比如说减少(叫停)引进国外妖怪题材的作品。即便是京极夏彦也包括在内。这就导致已经购买到版权以及书号的书,各种被压着,迟迟不能出版。我几年前交稿了一本小说,就是因为内部审查不能通过,这本20多万字的书到现在都没能出版。最近又因为国内出了几个和日本有关的事,日系书的审查力度又要进一步加强,就差给日本作家进行家族式政审了。说白了,都怕了。只要有人对文化产品进行举报,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这条产业链的人就会被各种折腾。这年头有书能出版真的太不容易了。经常看有朋友吐槽出版社/出版公司出书慢,说真的,谁不想出书快一点。但现实就是不允许。毕竟谁也不知道突然出现什么问题。这个行业的变数实在是太多了
【11】欢乐分裂
前几年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近来很少有人问了,估计也觉得过于无聊)——“看那么多有什么用?”所谓“有用”或“无用”,大部分参考标准自然是基于实务考量,然而读书看电影不仅无法提供物质效益,甚而需要一定钱财支撑。因此面对这样的拷问,我只能讪讪掩饰过去,若较真妄谈所谓“精神追求”,实无必要——矫情不说,对其实并无意思深究的提问者阔论科普并无意义。
不过自己到底也是想过的,总结大致如下:
1、一样是杀时间,一样是消耗生命,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让乏味生命多些有趣。
2、现实的无趣或单调,生活的平庸和琐屑,多少遭遇过的不甘和愤怒,终究需要一个释放的空间。
3、每个人都需要一间自己的“屋子”,独处是真正成为或回归自我的最佳前提。
4、当我读到、看到一定的量,几乎拥有一种秘密的直觉——哪些适合我,哪些不适合我,养成十分有秩序的判定标准,我在喜好的舒适区呆得过于安稳,可能并非一个好习惯,但却能省去大量甄选的时间(跳过踩雷实在很节省精力),只需在自己胜任的赛道里尽情驰骋——如果说这也算一项“有用”,可能是我最大收获了。
1、一样是杀时间,一样是消耗生命,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让乏味生命多些有趣。
2、现实的无趣或单调,生活的平庸和琐屑,多少遭遇过的不甘和愤怒,终究需要一个释放的空间。
3、每个人都需要一间自己的“屋子”,独处是真正成为或回归自我的最佳前提。
4、当我读到、看到一定的量,几乎拥有一种秘密的直觉——哪些适合我,哪些不适合我,养成十分有秩序的判定标准,我在喜好的舒适区呆得过于安稳,可能并非一个好习惯,但却能省去大量甄选的时间(跳过踩雷实在很节省精力),只需在自己胜任的赛道里尽情驰骋——如果说这也算一项“有用”,可能是我最大收获了。
【12】鹦鹉史航
这张应该是超女进程中最焦灼时刻的一张抓拍。
李宇春,张靓颖。
就觉得青春原来要承受这么多。
她这个视线与她这个手势,都值得记录。
就觉得青春原来要承受这么多。
她这个视线与她这个手势,都值得记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