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作线、山水作珠,文化与精神作灵魂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虽比喻陋室中如果居住了高尚道德情操的人,陋室也不可名之为“陋”。但我认为,山水确实是需要有灵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于平凡的湖光山色中将人的心深深打动。但是,自然的灵性如果再赋予文化以及人的高尚精神与道德情操,那更将是灵性与力量的有机结合,带给人的精神震撼将是永久的。

每年的公司组织“红色教育”,是使当支部凝聚团队精神的旅程,因为全部都是支部党员。今年的目的地为久富盛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林州“红旗渠”。

河南林州,红旗渠的发祥地,位于太行山的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距离石家庄约4个多小时的车程。2月18日早七点,天公作美,温热适度,旅程从单位食堂出发。载着同事们约三十余人,共乘一辆大巴,一路欢唱着奔赴目的地。由于是占用周末仅两天的时间,车程又较长,所以,真正用于参观、学习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仅一天时间。但是,也许恰是如此简单的选择,也使得行程干净、利索,红旗渠、太行山大峡谷,便是全部行程。而太行山大峡谷,也只是精选性地去了谷中之谷“桃花谷”,以及堪称为 “太行之魂”的“王相岩”。

接近中午12点,便到达目的地河南林州,首要一件事便是解决吃饭的问题。三三两两落座之后,没有日常寒暄的优雅,简单招呼之后,便直奔主题“吃”,在句句“好吃”声中,才体会到坐车原本也是累活。“豆腐”、“粉皮”、“青菜”,一抬头,竟然有“仙汁”下凡——啤酒。原来是慷慨的老同事自费献上,让大家一尝本地酝酿。“狼吞虎咽”之时,也许还真是未意识到此时的菜也好、汤也罢,再加上茶水、啤酒,相比林州人民曾经的“吃水如吃油”,更好像是“玉宇琼汁”。

饭毕,顶着骄阳,驱车前往本次行程的第一站——位于林州北部的“红旗渠”。

一提“红旗渠”,我们不难联想到那条悬挂在太行山脉上的“人工天河”,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提“红旗渠精神”,我们也不禁联想到“愚公精神”,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16个大字。“红旗渠纪念堂”的墙壁上以图画的形式点点滴滴、真实地书写了那一段不平凡的艰难岁月。

 “红旗渠纪念堂”位于“红旗渠”分水苑,一所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距市区18公里。在这里,我们随着人流的涌动、导游的解说中顺序不一地进行了参观,带我们走进了那一段浸透着艰难、激情、震撼、感动的历史时期。

河南林州人民,饱尝“旱魔”的苦难。且不说,《林县志》中记载的从明初到民国九年的500年间的20多次严重旱灾以及5次人吃人的可怕史实,也不说民国初,桑耳庄村新过门的儿媳妇因不小心把公公大年除夕爬上离村七里远的黄崖泉等了一天才担回的一担水倾个净光而羞愧悬梁自尽,同样不必说,大旱绝收小旱薄收的农业恶状、翻山越岭担水的苦难生活、因水引发的争斗、人员外流,等等。我们就来说说,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战争灾难、仍承受历史旱情的林州人民,仍然在暗无天日、没有希望的缺水生活中度日如年。水利,农业的命脉,90多万亩耕地,仅1万多亩水浇地,几乎是全靠天种植、靠天生存的生活状态。幸运的是,以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为代表的县委班子为了林州人民的千秋万代,进行了科学详尽的调查研究,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最终决定进行伟大的“引漳入林”工程。于是,在1960年2月那个刚过完正月十五的日子,在动员广播的震撼声中,开始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征程。

1969年7月,一个值得所有林州人民欢呼和流泪的日子。历尽10年时光,彻底改变林州人民命运的“红旗渠”终于建成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有谁能想象出?

我们来看一组数字。十年时间,林州人民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这些都是什么概念?据说,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连接起广州与哈尔滨。这还不用说,坚硬岩石的穿透一厘米的艰难。

我们再来看那一张张透着坚毅、乐观表情的面孔。身先士卒的领导、身上扎满70多根枣刺、被石头砸掉三颗牙仍满脸含笑的排险队长、灵活聪明却用土办法的爆破能手、脸上浮肿仍然露出灿烂笑容的铁姑娘们……

我们也应该来看看他们最原始的工具,钢钎、铁锤、手推车、绳索,还有不认识的土得掉渣的工具。要说吃的,三年困难时期、内忧外扰之境,可想而知其艰难。

但是,更叫人难忘的,则是那一副副热火朝天的场面、激情四射的工作热情、忘我奋战的牺牲精神。乃至我们从分水苑驱车沿曲曲折折的山路一路上行、后又徒步循着“天河”辗转来到“青年洞”俯看林州山水、森林概貌,听闻络丝潭美妙泉声的时候,仍很难想象出40年前后的林州变化。那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气势在此时昭然若揭。

激情的历史已然成为过去。

当我们来到太行山大峡谷桃花谷、王相岩的时候,生命好像来到了宁静之地。清澈的泉水、刀削斧劈般的绝壁、清新的空气、香面扑来的槐花树、幽谷峻山,忽拾阶、忽踏链桥、忽俯身穿行而过、忽仰面探向蓝天,赛车队、游人若织,天、地、人,呈现一副和谐画面。当作为后人,站在前人通过奉献自己而“安排”好的山河面前,当我们又一路踏着欢歌奔向回程的时候,你不能不觉得历史的尘埃虽然会化去,但一种前仆后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会荡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需生出一种感恩心。

思想作线、山水作珠,文化与精神作灵魂,便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368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