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与经济的关系”
在写作营,铁鹰老师留了这个题目,我感到很茫然,迟迟几天不敢动笔。
重新看了老师的讲稿,在此粗略地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文学是某些人赖以生存的手段
要说文人与经济之间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的一些联系,也就剩下落拓、潦倒到了极致的穷困书生,要靠在街头代人写书信,赚些盘缠钱那种情况了。
这段话是老师在文稿中提到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最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衣食住行,才能有更高层次的需要。
从古到今,有许多人为了生计投身文字或文学。《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生活困顿之时,他靠卖字作文为生。鲁迅当年抄写碑文也和经济状况的窘迫不无关系。当今社会,也有很多人靠写作来变现,把它作为主业和副业。
在维持生计的前提下,也促成了文学的发展,因此文学与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互依存。
二。文学反映了经济时代的环境与变迁
在读梁晓声的《母亲》中,他引用了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句话。“穷困对于一般人是种不幸,但对于作家也许是种幸运。”铁鹰老师在训练营里曾经过,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所以经济环境、生活背景与文字创作息息相关。作家梁晓声,从小家里非常困难,穿着破旧的衣服上学,在学校受人歧视,遭凌辱,这些在他日后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就是我自己的写作,也常常写到过去的心酸,今日的幸福。
微信听书,是这样介绍梁晓声的《人世间》。它是一部书写当代中国普通百姓生活三十年发展的变迁史。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述的贾府,是那个时代经济兴衰的一个缩影。
铁鹰老师的许多作品都能体现出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
所以经济和文学如同手足,彼此成全。
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表达的方式
不谈远古时代,就是几百年前,文学的表现形式还是很单调的,无非是用毛笔等诸如此类的书写文具。时至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自己的写作的方式——电脑、手机、微信语音、讯飞输入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临“市场”需要的选择,各种各样的文字出版渠道,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民间报刊和出版开始迅猛发展,与文学相关的刊物犹如雨后春笋。
上面这段话是铁鹰老师讲稿里提到的。经济的发展会促使文学的表达方式如雨后春笋,目前的多媒体写作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经济的繁荣能够引起艺术的繁荣、风格的多样化。
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文学与经济的关系,就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所以经济是水,文学是鱼儿,也就是鱼和水的关系。
文学与经济,永远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