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谈
书法系关于写字的法则,最初讲究这法则的,算是后汉的蔡邕。蔡邕所著述的《九势》,即是讨论落笔、转笔、藏锋、藏头等九种法则;然而果否蔡邕所作,殊难断言。其次晋时卫夫人的《笔阵图》,颇为名高。卫夫人取李斯等的笔法,附合自己的考究,而成七个条(原寓贻教子孙的意义)。其七个条: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陆断犀象。
百钧弩发。
万岁枯藤。
崩浪雷奔。
劲弩筋节。
在这《笔阵图》之后,尚有唐太宗的《笔法诀》,与欧阳询的“八法”等。八法即以卫夫人的七个条,加入一法。至于笔法享盛名的,为“永字八法”,就是“永”字初笔的曰“侧”,第二笔的曰“勒”,第三笔的曰“努”,第四笔的曰“”,第五笔的曰“策”,第六笔的曰“掠”,第七笔的曰“啄”,第八笔的曰“磔”。至其各个法则的传来,系由楷书完成时而成功的,张芝、钟繇、王羲之等,均受这传授。迨隋的智永,更敷衍其旨趣,而授于虞世南,如是渐次传播于世间了。然而今传的八法,则说是由唐的李阳冰传下。在李阳冰的言辞上,有王羲之以十五年功夫,学习一“永”字的话,但其真伪,很难保证。又有颜真卿由张旭所授秘法十二意的传说,因其多由书家的口传,又属写字时的实际问题,姑且从略。
今将元朝郑杓的书法流传图,介绍在下,以资参考。
下图自蔡邕至崔纾,皆亲相接受;惟蔡邕毅然独起,可谓世间豪杰之士。
要之,所谓笔法传授,自六朝至唐,实为事实上非常主要的。又执笔法也属严重问题,其特殊名高的为“拨镫法”。这拨镫法,是研究怎样持笔的问题,各人意见不同,很难分别清楚。但据普通之说:“镫”为马的镫,“拨”是抽拨而回转。乘马时足浅置镫上,则为能乘马者;同一理由,执笔时以中指与食指轻抑于笔,则容易活动自如,手掌成为圆形,恰似镫一样。故拨镫法,即是如何拨镫的方法。这种学说,载于《书苑菁华》一书中。在这拨镫法以外,尚有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或书诀等,非常繁多,直至元朝,还多出现。在清道光年间,包世臣著有《艺舟双楫》一书,其中执笔法与结字法多属专门问题,不便详为介绍,敢望有志于书道者,自为寻出参考好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