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默的大多数》(七)

关于《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的阅读,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是文章中精彩却不会结束。

在《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一文中,王小波教育外甥说: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说实话,看见这句话,我有些意外,总感觉这样的话不是真心出于王小波之口,因为以他的逻辑之严谨,不会不知道不管是从别人的痛苦中还是从自己的痛苦中,其实都是有机会获得艺术源泉这个道理的。所以我只能认为,王小波是因为姐姐的缘故才说了这样一番违心的话吧。也由此可见,王小波是个人,也免不了俗哈。

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一文中,王小波指出: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都应该学习——持这种态度来求知更可取。

这段话让我思考人们关于读书的态度,比如许多人所说的读书使人智慧,或者读书使人快乐之类的话。我想,如果人们都有王小波这种认识,那些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是不会说出上面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的吧。他们也会和王小波一样认为:不管有没有好处,都应该读书。说到这里,正好想说一个例子,说某一教授跟一群学生讲座,结果被学生赶下了台,最后被停职反省,其原因就是这个教授一直在向学生灌输读书是为了钱的这个思想。在此,我真想为那个抢麦并大喊“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同学点一个大大的赞,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倘若都像那个教授那样,那还了得。

在《有与无》一文中,王小波指出:人应该遵从所在社会的norm,这是不言而喻的。但除了遵从norm,还该不该干点别的,这就是问题。

这句话给了我两点不小的启发。一是人要遵从norm,但是不能事事被norm所奴役。公司有一些规章制度,我们需要遵守,但是我们不能天天盯着规章制度看,想着不能做什么事,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能不能做些比较有意义有趣的事。二是这个norm让我想起了一些人,有些人以他自己的norm来评价别人,倘若别人不合他意,他就大加批判。其实对于这种人,我是大为不喜的,虽然我知道,在这里我也成了这种人,但是我还是得说,一个人好歹也要经常批判一下自己,这样才能有清醒的时刻。

王小波在评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指出: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

在这里,我很喜欢“限度”这个词,因为王小波用这个词完美的解释了老人为什么是一个英雄。同时,这个词也让我对成功与失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是啊,何为成功何为失败呢?一个人总做“限度”之内的事,而且每次都做成了,那么他算成功吗?相反的,一个人总是挑战“限度”之外的事,而且每次都没有做成,但是他却仍然坚持不懈,那么他算失败吗?如果让我在这两者之中做出一个选择,我会选择那个挑战“限度”之外而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的人作为成功的典型。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511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