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和逻辑,读《纸上卧游记》
我家客厅里有一幅牡丹水彩画,是一位朋友的习作,花朵盛开,色彩明丽,取富贵吉祥之意。单位一位画油画的同事来作客,笑话我的审美情趣,说这样的画,看不出光线从哪个方向过来,花朵没有明暗层次,花束没有前进深,严格意义上是画片,不是画作,不如收起来。同事当然知道西洋画和中国画的画法不同,审美情趣也不同。中国画强调的是写意,视线可以不断地转换,可以多平地一路升起,可以变换距离变换角度,把观察到的景色交汇到画家的统一感觉中,追求的是意象和感觉。西洋画强调的是写实,用几何学的透视法,追求视觉上的逼真。油画的牡丹和水彩的牡丹呈现出的效果肯定不一样。
熊逸带我从励志书城走进学术书屋,他拿起一本比较文学的名家叶维廉的《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问我读过没有?我摇摇头。他说:“叶先生高举弱势的道家文化来和西方的强势文化抗衡。 书的一开始,叶维廉是以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和西洋绘画的透视法做比较。这好像有点奇怪,中国传统绘画什么时候有过透视法呢?叶先生认为中国山水画让观者自由无碍地同时浮游在鸟瞰、腾空平视、地面平视、仰视等等角度,不锁定在单一的透视,我却看不出这里边有任何的因果关系。是的,道家哲学的确是那么讲的,中国山水画也的确是那么画的,但能提出任何证据来证明那些山水画家是从道家哲学里领悟出这一套绘画技法的吗?”
我笑着说,我们没有逻辑推理的传统,王阳明在自家竹园里格竹子,格了一星期,格到晕过去,也没有格出理来。中医也一样,我国医巫不分,用阴阳五行来看待世界万物,认为阴阳五行也适用于人体,这里面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人体结构和内部运行符合阴阳五行,但我国的中医理论至今还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如果有人以中医的经络和西医的解剖做比较,得出中医比西医优越的结论,也会让人感觉有点奇怪。
“我以前读书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总会被作者的旁征博引迷惑住,以为论据摆得越多,对论点的支持度也就越高,后来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就拿叶维廉的这段文字来说吧,的确称得上旁征博引,但论据是论据,论点是论点,两者之间实在没有牢靠的逻辑关系。”
我脸上一红,熊逸说的现象在我的身上也有,不仅体现在被作者的旁征博引迷惑,也体现在自己的文章中,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把名人名言当论据,不管这论据和论点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现在的自媒体文章哪一篇不是这样写的呢?今天读到某公众号的文章《成年人最大的清醒》,第一段引用《伊索寓言》“每个人都靠自己的本事而受人尊重”,第二段引用曾国藩的话“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第三段引用王潇《三观易碎》的话“心里有数的人,不会被绵延起伏的战线和不确定拖着跑。”......这些引用的话,表示人要有本事,要不做亏心事,要有定力,但和成年人的最大清醒之间有逻辑关系吗?公众号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共情力,强调情感,不关注逻辑。
孔子有一则著名的故事,是说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境况相当窘迫。孔子就找来子路、子贡和颜回这三个弟子,问他们说:“我为什么会落到这般田地,是我推行的‘道’错了吗?”颜回说:“老师的道太大了,以至于天下都容不下,但唯其如此,才显出我们是君子。道若不能修,那才是我们的错;道能修而不见用,这是当权者的错。”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这样解读:“颜回像那种特别能领会领导意图的官员……颜回是真聪明,他马上就想,老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是老师真认为自己的主义、主张不对吗?不可能,打死他都不会承认,那为什么要问?很清楚,希望我们给出肯定的回答,是明知故问,所有我必须肯定,就回答“夫子之道至大也”。第二个问题,“吾何为于此”。老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是老师真的想找出路吗?也不是,因为孔子的特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不会想我怎么改变一下办法,不会想这个问题,那他为什么问,是问自己吗?不是,那他问谁?问学生,为什么要问学生?因为现在人心浮动,军心不稳,因为现在这个组织快解散了。颜回马上就领悟过来,老师要的既不是什么反思自己,这是子路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整改措施,这是子贡的错误。老师要什么?要一个说法,要一个既可以肯定自己也能够解释当前困境,然后重新凝聚人心,团结队伍,继续前进的这样一个说法,那这个说法老师为什么自己不说而要问呢?很简单,这个问题在老师那儿不成问题,在学生那儿成问题,所以必须学生自己说自己答,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团结自己,所以他才找学生干部嘛,不就是让你们这些学生干部起个模范带头作用嘛,所以颜回就把这个说法给出来了。”
读了这段解读文字,我被易中天征服了。《论语》原文我读了,根本读不出那么多的内容,易中天对孔子和颜回的心理解读简直是入木三分。我问起熊逸的看法,他说这何止入木三分,就连孔子和颜回肚里的蛔虫都不可能把他们的心思把握得这么清楚。如果这是一部小说,那么作者显然是以上帝视角在写的,对每个角色最隐秘的心理活动都洞若观火,一览无余。
易中天的解读不是从理性,逻辑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感性,共情的用度演绎。所以读书不能被作者的情感拖着走,而是要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不要被旁征博引而迷惑,而且要透过表象看本质。读书是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