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

《大学章句·传》: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经·商颂·玄鸟》说:“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这首诗是歌颂殷高宗武丁的。玄鸟,即燕子,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食燕卵而怀孕生契,契便是商的始祖。

商王武丁任用刑徒傅说为宰相,励精图治,开创了武丁中兴的新局面,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百姓都臣服于殷商,因此当时商朝的疆域及其广阔,拥有四海。

为什么武丁能够开创中兴的局面呢?因为他能秉承天命以治国,以造福万民为宗旨,九族都归顺于他,所以才拥有邦畿千里。广袤的土地是供百姓安居乐业的,君王不是为了拥有土地而开疆拓土。惟民所止,而不是惟土所止,此即天命。

曾子接着引用《诗经·小雅·缗蛮》中“缗蛮黄鸟,止于丘隅”一句,应属以句代文。

历来将《缗蛮》解释为劳苦者感叹行役之歌,引申为对飘忽不定的人生命运的感慨。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古人在引用《诗经》句子的时候,通常都不是照搬而已,而往往结合行文的需要,化用原文,为自己的立意服务。

不管原文意义如何,我认为此处曾子以居于山间的黄鸟比喻中原以外的蛮夷百姓,故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使之融合入华夏的礼义文化,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这个过程不管有多么艰难,古代的圣王为了这个理想,都会不辞辛劳,终身践行。

所以,我认为以上“惟民所止”、“缗蛮黄鸟”两句,才是讲的“亲民”。

山间河谷是黄鸟生息繁育之地,对黄鸟来说,山隅便是它们的善地。所以古代圣王对蛮夷之民都是影响教化,而不是强迫他们抛弃自己的故土和习俗,这就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便是知至。

因此,曾子接着引用孔子“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一句,只是一种行文上的过渡,强调黄鸟都能知止,难道人还不如黄鸟吗?那么人应该止于何处?止于至善!这便是下文的内容。

朱熹把“亲民”解读为“新民”,因此把涉及“新”字的三句归为《传二》,纳入“释新民”的范畴。而把这里的两句归于“释止于至善”,在他而言,逻辑上似乎也是通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都是一回事,并不能分开。

---- 【我读大学10】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760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