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落幕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猫妖联合征文【博】
01.
江安中学,上午第四节课。
历史老师林姗正在高二(9)班的教室里,声情并貌地讲述着明朝崇祯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杀妻弑女、自尽而亡的故事。
认真聆听的寒萱皱着眉头,她不明白,崇祯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难道亡国之君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戕害亲人吗?他怎么能下得了手呢?
放学路上,爱钻牛角尖儿的寒萱还沉浸在这些疑问中。心不在焉地转至左边的小路,她一抬头,猛然间发现一辆货车正迎面呼啸而来。
“啊!”她尖叫一声,来不及躲闪,已被疾驰的大货车撞出几米之外。
恍惚间,她听到众人的惊呼声,很多人拥上前来,接着她好像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
后来,她失去了知觉与意识。
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一片陌生的草地上。
她坐起来,伸展了一下四肢,浑身没有一点儿不适的感觉,之前不是发生了车祸吗?她又仔细检查了自己的身体,竟然真得完好无损。难道这场神奇的车祸没有撞伤她吗?她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陌生的地方究竟是哪里呢?周围花草树木丛立,不远处还有一个人工湖,怎么看都像一座休闲公园,可是居然一个人影也看不到。她更加疑惑了。起身绕过那片湖,顺着小路往前走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不远处有五六人行色匆匆地走来。
他们身着古装,神色慌张,一边走一边七嘴八舌地讨论。
“听说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外城了,不日就要进入紫禁城了!”
“形势越来越危急,刚才皇后娘娘到各宫查看,让大家早做打算,能逃命的赶紧逃命。”
“袁贵妃也跟我们说了,愿意投亲靠友的,可以自行出宫,呆在皇宫,早晚性命不保。”
“我不想出宫,兵荒马乱的,出去恐怕也难逃一死。”
……
寒萱听呆了,什么情况?在拍电影?不对呀,没有摄制组跟拍,他们口中的李自成、皇后、袁贵妃,全都是历史书中记载的明代崇祯朝的人物。
难道是……自己穿越到明末了??!想到这个可能,她差点儿惊叫出声。
果然,五六个宫女、太监走近了,看着她“奇怪”的装束,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明明是女孩的面相,头发又短又散,身上不着罗裙,倒穿了条“衬裤”。这造型在大明绝无仅有,难道是从番邦来的吗?
他们带着诧异与疑虑与她擦肩而过,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仍一步三回头地频频望向寒萱。
寒萱的心沸腾起来。她穿越了!她竟然穿越了!真是太好了,正想探究崇祯的内心世界,她就穿越到了明末时期,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她同样忽视了几位宫人的惊诧,兴奋地向前方奔去,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大明帝国落幕前的情景,面临国破家亡的崇祯在做什么?
她的心里甚至存着一丝幻想,能否阻止他杀戮妻女的兽行呢?
02.
寒萱看过几部明清宫斗剧,知道皇帝居住、办公的寝殿是乾清宫,特别勤政的崇祯十有八九仍在乾清宫操劳最后的国事。
可是,传说中的乾清宫到底在哪个位置呢?她也不知道。第一次进紫禁城,简直摸不清南北,她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所到之处,眼见挎着包裹、行囊的宫女、太监,络绎不绝地向同一方向涌去,那一定是出宫的方向吧。仓促之间,包裹里的东西掉落下来,他们顾不得捡拾,只一门心思埋头赶路。此情此景,她脑中浮现出大灾大难年间,百姓争相逃荒逃难的场面。
本该森严肃穆、井然有序、让人大气都不敢出的宫城,如今却惶惶不安、豪无秩序,仿若日暮前正待打烊歇市的街头市井。果真是大厦将倾的前奏啊,一股悲凉的气息没来由涌上她的心头。
所幸正是由于混乱不堪、人心浮动,大家无暇顾及她的另类存在,以至于她可以任意在宫中胡闯乱撞、畅通无阻。
正低头冥思,突然发现宫墙角落处堆放着一沓衣物。她走过去细瞧,惊喜地发现居然是一套太监服,连帽子与鞋子也一并都有。
不管三七二十一,她赶紧捡起整套服饰,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把它们罩在自己“不伦不类”的衣服外面,帽子、鞋子也原样照搬到自己身上了。活脱脱化身为一名小太监的她,终于可以不被视为异类,能够明目张胆地游走在宫内了。
皇宫实在太大了,她在里面走得晕头转向、眼冒金星,几乎耗尽了气力,还是没看到乾清宫的影子。
正打算抓住前面的小太监打听打听,猛一抬头,看到右前方矗立着一座颇具规模的宫殿,乾清宫?她激动地快跑几步,却见宫门上显眼醒目的“坤宁宫”三个大字。
尽管猜错了,她心里却乐了,宫斗剧可不是白看的,坤宁宫是皇后的居所,帝后夫妻一体,料想皇帝的乾清宫距此不远。
又走了不多时,眼前现出开阔场景令她叹为观止。一条长长的廊道尽头,矗立着一座雄浩壮伟的宫殿,由汉白玉石台基筑底,黄色琉璃瓦殿檐,连廊面阔数间,其规模、外形比坤宁宫浩阔数倍不止。
如此豪阔雄伟,除了首屈一指的乾清宫,还有哪处宫院可堪比拟呢?她雀跃地走至近前,气宇轩昂的“乾清宫”三个大字赫然在目。终于找到了,她兴奋地差点儿惊呼出口。
在殿外来回踱步,她踌躇着怎样才能入内得见皇帝。
03.
苦等半个钟头,寒萱终于按捺不住了,时间紧迫,还是先溜进去再说吧。悄悄绕到侧面一个不起眼的小门,又托了非常时期无人值守的福祉,她得以顺利入内。
乾清宫内有数个偏殿,她傻傻分不清方向,又回复到之前乱闯误撞的状态。正苦于找不到崇祯时,突然从近前的殿内传出讲话的声音,她躲在殿外的大柱旁驻足观瞧。
殿内,一位三十多岁的壮年男子高高端坐。他身穿绣着龙纹图案的明黄色龙袍,头戴乌纱善翼金冠,生得白皙周正,朗目疏眉,不威不怒之间帝王之仪尽显,她料定此人就是崇祯皇帝。
大殿中央,站着三个毕恭毕敬的少年,必是皇子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无疑了。另有一位年纪稍长的公公在旁陪侍。
只见崇祯起身,来到皇子们近前,俯身说道:“紫禁城危在旦夕,我大明气数已尽。”说话间,他已潸然泪下,三位皇子也随之哀泣垂泪。
“今日你们尚且贵为皇子,明日即为一介草民。日后出门在外,凡遇年长者,要敬尊老翁、叔伯,若遇稚子顽童,需爱护有加……”言之未尽,他已泣不成声,略微平复了心绪,才继续教诲:“如能侥幸保全性命,须勿忘亡国之耻,徐图复国大计。”言罢,失声痛哭。
皇子们声泪俱下,纷纷拥上前来,抱住他不肯撒手。一旁的王公公早已老泪纵横。
“你们即刻动身吧,暂居国丈周奎家中。”崇祯又将目光转至王公公,“王承恩,烦劳你护送三位皇子出宫!”
王公公忙俯首作揖道:“老奴遵旨!”
已经十六岁的太子朱慈烺止住哭声,抬头望着崇祯,义正言辞地说:“儿臣不想出宫避难,愿与父皇共守紫禁城!”
崇祯轻声劝慰道:“皇儿不可如此,你与为父共存亡是尽小孝,出宫避难、保我皇族血脉是尽大孝。留得青山在,我大明才有复兴之望!”太子含泪点头应允。
崇祯不忍再看诸子,于是转过身,挥手示意他们马上离开。
王承恩叩拜在地,哽咽着说:“陛下放心,老奴定当尽全力护卫皇子周全!”遂带三位皇子走出了大殿。
亲眼目睹他们的生离死别,寒萱早已感动得眼泪汪汪。
出了殿门的王承恩一眼看见躲在大柱旁的小太监,虽然瞅着面生,也未作它想,吩咐道:“皇上一个人在里面,你去殿内伺候吧!”
寒萱巴不得进去伺候呢,听闻此言像得了圣旨一样,马上进入殿中,立于一侧。
崇祯的背影高大威武,周身却似笼罩了一层浓郁的落寞与哀伤。
寒萱生怕惊扰了他,不敢发出半点儿动静,一动不动地候在那儿。
不知过了多久,崇祯终于转过身。猛然看见殿中的寒萱,甚感意外,警觉之心顿起,喝问一声:“你是谁?谁让你进来的?”
她吓得一激灵,马上回答:“小奴是韩轩,是王公公让我进来伺候的。”
崇祯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囔囔地说:“哦,原来是王承恩安排的,他总是尽心替朕着想!”说罢,又看了她一眼,问道:“很多太监出宫逃难去了,你为何没有离开?”
寒萱不直接回答,却反问道:“皇子们均已离宫,陛下为何不随同避难呢?”
“朕是天子,关键时刻怎能抛弃臣民、径自逃离呢?况且我大明自成祖皇帝以来就立下‘君王死社稷’的规矩,朕岂能枉顾祖训?”说到此处,崇祯抬头挺胸,以此彰显他的决心。
“正如陛下教导太子之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保得性命,才有东山再起的一天!更何况李自成的起义军外强中干,两月之内必有惨败!”她非常确信地说。
四十余日后,李自成完败给满清大军,这是历史教科书中记载的。
04.
一个小太监居然有如此见解,崇祯难免讶异,不由得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所言甚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是乌合之众,本就不足为惧,哪怕是强悍的满清政权,朕也不放在眼里。”说着,脸上流露出让人不易察觉的傲视群雄的表情,“怎奈国运不济,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叛军、外族纷纷崛起,内忧外患叠加……”崇祯言犹未尽,又现出几分忧思。
“不管时运如何,大明落得今日下场,陛下可曾深思个中缘由?”寒萱企图探寻他的真实想法。
“群臣误我,误国!”他愤恨地说,“江南尚有大好河山未被敌寇侵扰,朕欲效仿大宋南迁,再图收复失地。然而诸臣皆忧万贯家财不易远迁,冠冕堂皇地搬出‘天子守国门’的祖训,百般阻挠朕的计划,贻误时机,才导致如今无法收拾的局面。”
寒萱了然,原来是群臣从中作梗。
林老师曾在课堂上开展关于文臣与君权抗衡的讨论,她深知文臣对朝政的影响力,却不曾预见皇权竟如此衰微。面对这样的境况,崇祯也很无奈吧!
“民间传言大明朝政腐败,这总是事实吧?”寒萱无情地揭开了他的伤疤。
“也不尽然。太祖、成祖严惩贪官污吏,文臣武将不敢造次,朝政清明有目共睹。后来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交替乱政,贪腐之风渐起。
朕继位后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尽可能压制东林党,十七年间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均衡朝中各派势力,却无法遏止官场荒腐的事实,以至他们连朕都不放在眼里。”崇祯幽幽地说。
第一次听闻朝廷内幕,寒萱不知道该怎么宽慰他,只得唯唯地回应:“陛下是个好皇帝,后世明辨是非之人自会知晓您的苦衷!”
朝政话题似乎重新燃起崇祯胸中的愤懑,他恨恨地说:“群臣误我,误国!……争权夺势、贪污腐化暂且不论,竟不能恪尽职守,李自成攻城之时,守城将领朱纯臣竟然喝得酩酊大醉,真真令人气愤!”
他越说越气,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走动,脚步也愈来愈快,一转身,满脸怒容地对寒萱说:“昨夜战事紧急,北京外城已破,朕整晚未眠,紧急召内阁大臣议事,他们居然不来觐见。
今日早朝,朕卯时即在太和殿恭候群臣,却无一人前来上朝,听闻百官投奔大顺者已近半数,这就是昔日将礼义廉耻、忠君爱国常挂嘴边的大臣!?有臣如此,大明焉能不败?”
说完,他郁气难平,用力拍击着龙案。
寒萱听得清楚明白,知道君权削弱、群臣失职都是事实,然而王朝覆灭的原因仅限于此吗?她理了理思绪,准备帮他好好分析分析。
不待她回应,崇祯又懊恼地说:“当然,朕也有过错。轻信满清离间之计,错杀袁崇焕,是朕最大的罪责。如果袁将军尚在,我大明亦不至此啊!但朕绝非亡国罪君,只是恰逢亡国之运罢了!”
她频频点头,生不逢时,这是崇祯的运道。
05.
宣泄完内心的愤懑,崇祯的情绪平静了许多。
不多时,外面传来轻缓的脚步声,一位素颜素服的妇人走了进来。
她三十出头的年纪,虽衣服朴素,却自带端庄淑雅的气质,颇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寒萱已猜出她就是明朝最后一位国母周皇后。
“事不宜迟,陛下还是快快出宫吧!”一进大殿,心急如焚的周后顾不得施礼,十分焦虑地劝着崇祯。
“帝后乃国之父母,如今国将不国,你我二人仓促出逃,又将如何面对天下苍生?”崇祯黯然道。
周后听闻此言,已知晓他的言外之意,又见他心怀坦荡,知道多说无益,便不再规劝。
“臣妾自嫁陛下以来,夫唱妇随,同甘共苦,无论管理后宫,还是母仪天下,均无半分差池。若陛下……”顿了一下,她继续道,“臣妾自当以身相随!”其意之坚显露无疑。
崇祯轻抚她的香肩,心中五味杂陈,怆然道:“皇后伴朕一十八载,诞育皇家子嗣劳苦功高,本应安享后生,然靖康之难乃前车之鉴,后妃被俘受辱必然折损皇家颜面,朕虽百般不忍,也是无奈之举,还望皇后体谅!”言罢,悌泪横流。
“陛下放心,臣妾定当自裁,保全贞洁之躯,陛下保重!!”周后含泪行了辞别之礼。
一个钟头后,坤宁宫来报,皇后已自缢身亡。
崇祯闻之,悲思难抑,但仍传下旨意:“所有妃嫔皆效皇后之法,自行了断!”
寒萱情急,上前劝阻道:“请陛下三思!当年英宗皇帝以慈悲为怀,废除殉葬制度,广为后人称颂,如今陛下赐死所有后妃,恐怕将来被后人诟病!”
“朕死且不怕,还怕后人诟病吗?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吧!”崇祯苦笑。
“王承恩,你去把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带来!”
“陛下,王公公已经出宫了,小奴是韩轩。”
“哦,朕竟忘了。这么多年,王承恩一直陪伴左右,朕唤他已成习惯。”崇祯精神有些恍惚,“朕年幼时,刚刚入宫的他也似你这般年纪,今日你姑且做王承恩吧!”
寒萱应声退下,在另一位老太监的带领下,找到了十五岁的长平公主和五岁的昭仁公主。
她知道崇祯要对公主下手了,而她们正是不知愁滋味的年纪,她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惨遭屠戮。
一路上,她说着暗示性极强的话语:“两位公主不要面见陛下了,干脆逃离皇宫吧!”
自幼长在深宫的长平公主心无城府,她天真地说:“父皇召见我们,岂有不见之理?虽然他已赐死宫中后妃,但我们是血肉至亲,父皇焉能弃我们于不顾?”
年幼的昭仁公主更是不谙世事,只知道单纯表达自己的意愿:“我要跟父皇在一起。”
寒萱无奈,只得再三告诫:“等会儿见到陛下,两位公主只管抱着他痛哭,哭得越撕心裂肺越好!”
看着她们娇好的容颜,寒萱很无助,知道自己根本救不了她们,只希望她们能以真情感化崇祯。
06.
来至大殿,昭仁公主张开双臂跑向崇祯。
“父皇,父皇!”稚嫩的声音在空旷的殿中响起。
望着心无芥蒂奔向他的幼女,崇祯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皇儿,快过来,让父皇抱抱!”他勉强挤出一丝苦笑。说着,蹲下身子,张着双臂迎接他的小女儿。
“数日未见,皇儿都想父皇了!”昭仁蹭在他的怀里,搂着他的脖子,撒娇似的说。
“父皇也想皇儿!”看着怀中的幼女,他的眼神无比复杂,有疼爱,有怜惜,有痛苦,有哀伤,也有泪水。
昭仁伸出小手,给他擦拭了眼泪,她不明白,父皇为什么哭了?
崇祯再也抑制不住悲伤,将头埋在她的脖颈后,默默地流泪。
一旁的长平公主哀伤地说:“父皇,母后和妃嫔均已自缢,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崇祯抬起头,环顾着大殿四周,半晌才说:“大明即将灭亡,你我焉能安之若素?”
“父皇带我们逃出京城吧?”长平目光灼灼地说。
“逃?李自成已经攻破外城,这天下已非大明之天下,我们能逃到哪里去呢?”他避开长平灼热的目光,生无可恋地说。
“可是,难道坐等贼军闯入紫禁城吗?”长平并未死心。
“坐以待毙岂非自取其辱?我大明立国二百七十余年,不投降、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这数百年的气节焉能毁于一旦?”此话一出,他的精神重新振作,似乎已经做好舍生取义的准备。
“如果没了性命,空留气节又有何用?”长平大着胆子质疑了他。
“国破即是家亡,叛军势如土匪,被俘必遭凌辱,其境堪比北宋皇室女眷,皇儿乃冰清玉洁之躯,岂可受此世间极耻?我儿可效后妃保节殉国。”崇祯声音中夹杂着一丝哽咽,令人倍感悲凉。
长平公主怕了,往后退了几步,颤栗着说:“父皇,节操固然重要,可你看看昭仁,她才只有五岁啊!”
寒萱实在看不下去了,跪下进言:“陛下,稚子无辜!请放过两位公主吧!”
崇祯看都不看她一眼,径直接走到长平公主近前。
“皇儿,黄泉路上并不孤单,后妃已在途中相候,去吧!”说着,刚刚止住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父皇,请饶皇儿一命吧!”长平公主一边后退一边哭着告饶。
崇祯知她没有勇气自裁,放下怀中的昭仁,一转身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宝剑。
“父皇饶命,父皇饶命!”长平公主吓得大声哭了出来。
崇祯步步紧逼,剑尖直指长平,终下不去狠手,于是用衣袖遮掩面部,猛一横心,挥剑向前砍去。
说时迟,那时快,寒萱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力拉了长平一把,她顺势躲闪,但终究还是慢了一步,硬生生被斩断左臂。凄厉哀嚎之声顿起,她惨叫一声倒地昏迷。
昭仁公主何曾见过如此阵仗,瞬间吓得嚎啕大哭。
听到长平的惨厉之声与昭仁的嚎哭之声,崇祯以衣遮面的手臂颤抖不已。
半晌之后,他鼓起勇气放下衣袖,看见倒在血泊中的长女已失了左臂,终不忍再补一剑。
回转身来,他闭着眼睛将长剑狠狠刺向哇哇大哭的幼女。一剑穿心。昭仁的哭声戛然而止。
跪在长平身边的寒萱猛然惊醒,她没想到砍伤了大女儿之后的崇祯这么快就刺杀了小女儿。
一切都晚了,她来不及阻止,昭仁公主就已命丧黄泉。话说回来,即便她及时扑过去阻止,真能挽救昭仁的性命吗?肯定不能。
崇祯抱着昭仁的尸体,失声痛哭。
07.
像被抽丝剥茧一般,崇祯浑身失了力气。
良久,他强打精神,有气无力地颁下最后一道圣旨:“王承恩,传旨下去,遣散所有宫人。”
寒萱最是清楚,太监、宫女私自出逃者已近半数,其余留下的皆是忠心护主之人。
旨意传达下去时,留守的宫人哀泣一片,有当即追随后妃殉国自缢者,有打算坐以待毙者,也有决定见风使舵者,整座紫禁城惶惶然不可终日,曲终人散之意更浓。
此时,紫禁城外喊杀声震天,李自城已经攻破京城了,但崇祯内心重新归于平静。后妃、皇子、公主均已有了归宿,现在的他了无牵挂。
“王承恩,备酒,随我上山查看战事。”他吩咐道。
寒萱应声,置备了一切,陪同他来到御花园,蹒跚着登上了煤山。
立于煤山之顶,崇祯俯瞰山下,皇宫全景尽收眼底。
他看到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他曾在三大殿行使最高权力,也曾在那里率领群臣举行隆重庄严的大典,他的人生辉煌始于三大殿。
他看到了乾清宫,他曾在那里夜以继日处理政务,十七年来数不清有多少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
他看到了坤宁宫、承乾宫、翊坤宫、钟粹宫,后妃和皇子们生活居住的地方,那里留下了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忆。
……
最后一次,这是最后一次俯瞰皇宫了,他的眼中噙着泪水。
突然,他看到紫禁城周边涌动着密密麻麻的贼军,他们很快就要闯入皇宫了吧。
崇祯转身坐在了凉亭的石凳上,招手示意:“王承恩,坐下陪朕喝两杯。”
寒萱应声而坐,为他斟了杯酒。崇祯一饮而尽。
“王承恩,你说朕是昏君吗?”他平静地问。
“小奴以为陛下是明君,远超你的兄长天启帝、父亲泰昌帝、祖父万历帝,是大明近百年来最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寒萱实事求是地说。
“可是大明却亡在朕的手里,朕成了千古罪人。”他一连饮下三杯酒,仰头长叹一声:“朕愧对列祖列宗啊!”
寒萱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只得给自己斟了杯酒。一杯酒下肚,辣得她快要掉下眼泪了。
酒至半酣,崇祯咬破手指,以血书其衣襟,曰:“朕死,无面目再见宗祖,自去冠冕,以发覆面,朕躯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无伤百姓一人”,寒萱的目光聚焦在最后六个字,这是他着血最多、最为用力的几个字,她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写罢,崇祯自行卸下皇冠,松开头上发髻,披头散发地来到凉亭边一棵老槐树下。
寒萱意识到他要做什么了,明知多说无用,还是忍不住劝道:“陛下三思!陛下慎行!”
崇祯将七尺白绫悬挂于槐树之上,认认真真地打了个死结。
“君王死社稷!君王死社稷!”他口中清晰地叨念着,将头伸向高悬的白绫,义无反顾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寒萱眼睁睁看着他自缢,本以为穿越到明末,在关键时刻自己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但其实她什么都不能做,也什么都做不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只是历史的再现。
“群臣误我”“君王死社稷”“勿伤百姓一人”……崇祯的话仍不时回荡在她的耳边。
她立在山顶,清风袭来,不觉有半分凉意,只是泪水模糊了双眼。是伤怀崇祯之死,还是伤怀明朝彻底灭亡?她也说不清楚。
山下,厮杀、喊杀之声更加清晰,李自成起义军已经攻进紫禁城了。
她知道,曾经雄霸世界的大明帝国在这一刻终于落下了帷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