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在这草长莺飞的初春,我思念的不是遥远的先烈,而是近在咫尺的他们……
01
记得儿时上学的时候,母亲经常把我喂饱,还说,只有吃得饱饱了,我才有底气和动力坐在教室里安心学习读书。
而在如今吃饱穿暖,美食连连的时代,我经常叮嘱我的孩子们,吃饭要光盘行动,粒粒皆辛苦。
在这个和平年代,能够吃饱穿暖是件既普通又幸福的事。喝水不忘挖井人,每当此时,我会时常想起袁隆平院士。如果没有他的“禾下乘凉梦”,我们还能吃到如此丰盛的美食吗?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他心怀两个大梦。
他的“禾下乘凉梦”。梦想着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人们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是多么美丽的梦想啊,在当时人们有限的认知里,也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当年,也许会被很多人耻笑是痴人做梦。在那个年代,科学水平低下,粮食产量少,是稀罕物,一碗粮食能吃一家人。
用有限的粮食养活数亿人口的国人,是何其难。骨瘦如柴,饿得前胸贴后背,孩子饿得哇哇哭,也许是对国人最形象的评价了吧。袁隆平院士的这个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的梦想,还别说,就在他的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还真就梦想成真了。
他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袁隆平院士,把他的博爱之心扩张到全球,他希望把自己的梦想撒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是白人、黑人,还是黄种人,天下的生灵在他的科研下,粮食高产了,都能填饱肚子,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建设人类精深文明建设上。他对全球人类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袁隆平院士的梦想成真了,全球数十亿的人在填饱肚子的情况下,使现代科技日新月异。
如今,脚踏实地走完今生的他,可以安心长眠休歇了。而“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的生前名言,会像一盏闪闪发光的明灯,照亮后来人。
02
美国迪士尼公司曾上映过一部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面充满了追求梦想的执着,和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从这部电影里,我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一个人的离去,有两重含义。一个是肉体的离去,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人的人体器官停止运作,停止了呼吸,化作了一杯黄土,去了天堂。另一个是人的灵魂被在世的亲人所遗忘,那就是在这个世界里永远的消逝了。
我的记忆深处,第一次意识到亲人离去的剐心掏肝的疼痛无助感,是爷爷的离世。
爷爷去世时,已经八十八岁高龄,而我才刚上小学,还是有记忆的。在我有记忆的童年里,爷爷是个很年迈的硬朗老人。一辈子吃苦耐劳,勤劳操持家务。
在我小时候,父母上班,是八十多岁的爷爷推着小摇车里的我,在胡同口玩耍,陪伴着我一点点长大。
听父母说,爷爷出生在1904年,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跟我的第一个奶奶走失,相互不知下落,不知生死。几经周折,爷爷逃荒、落脚,又遇到了我的亲奶奶,爷爷在我们市中心安家落户,拥有了一份稳定工作,在五十多岁时生下了我的爸爸和小姑姑。
在我看了张国立主演的电影《1942》时,我震撼极了,联想到在那个逃荒的贫瘠年代,饿死了那么多人,而我的爷爷是如何地夹缝求生,自己生存下来,并养活了全家?真不敢想象!
我时常想,一定是爷爷勤劳,能干,吃苦耐劳,才把家里经营的那么好。
每当清明时节,我也总会想起我那个从未谋面的、心灵手巧、学习优异的小姑姑。未出嫁的小姑姑在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就遭遇了车祸。
在她离世不久,我的父母相识并走入婚姻殿堂,次年有了我。
小时候在胡同里玩耍,邻居们都说,我长的像小姑姑,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小姑姑那么优秀,太可惜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小姑姑的天缘造化未尽,还是爷爷的关爱从未消逝,我总感觉每当我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或者横跨不过去的坎儿时,总能想到他们,也就总能感觉有种无形的力量在帮我,扶持我,在为我隐形助力。历经千帆万水,我总能走出心里的阴霾和晦暗,凝聚力量,重新沐浴阳光!
我想,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的那些,也许是真实存在的。只要我这个亲人一直在思念爷爷和小姑姑,一代一代的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的后人,一直传承下去,那么他们在另一个国度的魂魄就永远不会消逝,一直会“活”下去。
清明时节忆故人,清明之人在上,朗朗乾坤在眼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