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带你破解君主养成之道【论语】白话颜渊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恢复礼仪就是仁。只要有一天能克制自己,恢复礼仪,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于仁德。所以说,仁德是出自自己的内心,而非来自他人的决定。
”颜渊说:“请问具体要怎么做呢?”
孔子说:“不合乎礼仪的不要看,不合乎礼仪的不要听,不合乎礼仪的不要说,不合乎礼仪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也愿意实践这句话。”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就好像要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就好像要去承当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家中没有人会抱怨,在卿大夫家族里也没有人会抱怨。”
仲弓说:“我仲孙雍虽然不聪明,但也愿意实践这句话。”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说话迟钝。”
司马牛说:“说话迟钝,这样就叫做仁吗?”
孔子说:“做起来很难啊,说话能不迟钝吗?”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能称为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这样就可以称为君子了吗?”
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忧愁和畏惧的呢?”
司马牛忧愁地说:“人人都有兄弟,就我没有。”
子夏说:“我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子张问怎样做才能叫做聪明,孔子说:“逐渐形成的谮言,切近的诽谤之词,没有的话,可以说是聪明了;逐渐形成的谮言、切近的诽谤之词没有的话,可以说是明智了。”
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和武器,人民就会信任你。”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要去掉其中一样,你会选择什么?”
孔子回答:“我会先去掉武器。”子贡再问:“如果还不得已要去掉其中一样,你会选择什么?”孔子回答:“我会先去掉食物。
自古以来,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无法存在。”
棘子成问孔子:“一个君子应该注重内在品质,而不是外表装饰,为什么还要讲究文采呢?”孔子回答:“这真是可惜了,你误解了君子的标准。言辞就像驯服野兽的工具,它可以使人们听从你的命令。
文采也像驯服野兽的工具,它可以让人们理解你的观点。就像驯服虎豹需要用皮鞭一样,驯服犬羊也需要用皮绳。”
鲁哀公向有若请教如何应对年饥问题,有若建议他削减开支。哀公说:“只削减两项开支还是不够啊,怎么办?”
有若回答:“如果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那么君主的财富和地位又有什么必要呢?如果百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那么君主的地位和权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子张请教如何区分善恶、疑惑等问题,孔子回答:“要忠于信仰、尊重正义、追求道德高尚。爱一个人就要让他活下去,憎恨一个人就要让他死去;既然想让他活下去又想让他死去,这就是迷惑。‘即使不富有也要保持独立’。”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官员应该尽职尽责,父母应该教育好子女。”
齐景公感叹道:“你说得真好!如果君主不像君主、官员不像官员、父母不像父母,就算有粮食我也不能吃啊!”
孔子问子路是否能信守承诺,子路回答:“我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保证。”
孔子说:“听诉讼,我和别人一样。重要的是使诉讼不再发生。”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孔子说:“在文献经典中广博学习,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相反。”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您自己带头走正路,那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忧虑盗窃,问孔子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您不贪求财利,就是奖励盗窃,他们也是不愿干的。”
季康子问道:“如若把杀掉无道的人来亲近有道的人怎么样呢?”
孔子答道:“您处理政事,何必杀人呢?只要您想行善,那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了。君子之德好比是风,小人之德好比是草,风吹在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子张问:“士怎样才算做到了通达呢?”
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子张答道:“在诸侯国里一定要有名望,在卿大夫家里一定要有名声。”
孔子说:“那只是虚名而非通达,真正的通达应该是品质正直,善于言辞,善于观察别人脸色,经常考虑谦恭待人。因此,在诸侯国里就能通达,在卿大夫家里就能通达。而只是靠装腔作势来博取名声的人,外表像是仁德,行为却与仁德相违背,他自己还自以为是并不觉得可耻。这种人在诸侯国里也能获得名声,在卿大夫家里也能获得名声。”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敢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改正自己的邪恶、辨识迷惑的事。”
孔子答道:“你问得好啊!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道德修养了吗?指责自己不好,而不指责他人不好,不就是改正邪恶了吗?因为一时的气愤而大动肝火以至于父母也受到连累,不就是迷惑吗?”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答道:“爱人。”又问怎样才是“智”,孔子答道:“知人。”樊迟没有明白过来,孔子又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下来后,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时问他什么是‘智’,他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话含义多么丰富啊!舜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提拔了皋陶,不仁的人就远离了。汤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提拔了伊尹,不仁的人就远离了。”
子贡问如何交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他不接受你的劝告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曾子说:“君子用文献经典来会集友人,用友爱来辅助仁德。”
孔子对于“仁德”、“智慧”等人生价值的独特诠释,对于今天的社会和我们的生活仍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克制自己,恢复礼仪就是仁”,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个人道德修养上,我们需要遵循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的标准,去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形成心灵的自律和内在的善性。“君子不忧愁,不畏惧”,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有道德和智慧的人,我们需要有自信、有眼光,看到对于自己和社会有益的事情,而不是沉浸于困难和挑战中。而关于治理社会的问题,孔子的话则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袖,我们不仅要有足够的实力保障民生,还需要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最后,孔子为我们解决了一个无法取舍的难题,关于生存还是信任,我们必须先保证人民的信任,然后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些理念,深刻而又实用,对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仍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