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受益的思考模型

一、如何找到有价值的问题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这本书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先慢一点动手。比着急动手更重要,那就是先思考。运用极具逻辑性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式——先找到真正的问题,想清楚再动手,搜集个性化信息,组建故事线,划定答案,整合有用材料,最后交出完美结果。

生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事情,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意义的问题?

有价值的问题由两条轴构成。

第一条是“议题度”。议题度是指,在目前的情况下,找出该问题的答案的必要性有多高。

第二条是“解答质”。解答质是指,对于该议题度,目前可以提供明确答案的程度。

有价值的工作

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处于矩阵中的右上角,是议题度和解答质都比较高的那部分问题。换句话说,解答质和议题度两个都比较低或者任何一个都比较低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没有意义的问题。

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其实经常在没有意义的问题上消耗自己,从而带来烦恼。

烦恼就是想不出答案还假装思考,胡乱想一通;思考是以能够找出答案为前提,有建设性的真正思考,目的是找出答案。比如昨天掉了手机,今天心情不好,这是烦恼。昨天掉了部手机,今天一直在想怎么找回来,这就是思考

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之前,先理清楚问题,找到最优解。不然立即尝试各种可能,那就会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成本。

解决问题可以罗列出导致问题的所有原因,这些原因之间不重复要都是相对独立的。比如朋友最近比较焦虑,如何分析他焦虑的原因呢?你也许会想,他上回考试考了倒数,所以很焦虑,但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他的焦虑,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最近父母闹离婚,他最近肠胃也不好身体不舒服,最近手机还丢了…

罗列出来后抓住重点先解决重点问题,各个击破。

二、几种常见的思维模型

1、黄金思维圈思考模型

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How:我要如何做这件事?

What:我要将这件事做成什么样的?

这个模型告诉我们遇到事一定想清楚再去做,才会提高做事效率。

2、“where、what、how”模型

这种模型常用于公司拟定策略。

where:该锁定什么领域?

what:该建构什么样的具体的制胜模式?

how:该如何具体实现?

3、“功能、形态、架构”模型。

一个公司要成立一个新部门,那它的故事线可能就是这样的:

功能:此部门为人力资源部,主要工作是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和人员招聘。

形态:为具体的核心部门,办公司在公司三楼某某某室。

架构:设置人力总监一名,对总经理负责;职员多少名。

 

三、我展开讲一下黄金思维圈思考模型,我觉得这个模型非常重要,可以用在工作生活的任何场景。

之前听过西蒙.斯涅克的TED演讲《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非常认同他提出的“黄金思维圈”这个思考模型。他用苹果公司的案例,从苹果公司员工的销售话术,乔布斯如何带团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一度苹果公司能在市场竞争中遥遥领先?西蒙发现,不仅仅是苹果公司,怀特兄弟,马丁.路德金……所有非常出众的组织及个人,他们思考,行动,交流沟通的方式都和别人完全不一样。

西蒙总结出来了,他们用的方式就是“黄金思维圈”模型。我们绝大部分人,思考,行动,交流沟通的方式都是由外而内的,我们所采用的方式是从清晰到模糊的,但激励型领袖及组织机构,都是由内向外的。苹果公司的顾客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产品,更是他们的信念:突破,创新,这也是很多果粉的信念,他们排队6个多小时,就是为了成为第一个体验者。跟随乔布斯的也是和他有共同信念的人,所以心甘情愿为他挥洒汗水和泪水,他们其实也是和乔布斯一起在实现自己的理想。

什么是“黄金思维圈”模型呢?这个法则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在推进任务的时候,不要着急开始做,而是按照顺序向自己发问:

• 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How:我要如何做这件事?

• What:我要将这件事做成什么样的?

   这三个问题回答完成之后,再继续推进任务,这个时候的任务推进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任务产出也会更好。

 

这三个字母对应什么含义呢?

关于Why:对于Why,经常被询问的话术如下:

•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

• 你之所以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呢?

• 这件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 你做这件事是因为你相信什么呢?

对Why的提问,其实就是提问:信念、原因、价值、意义、目的等。

关于How:对于How,经常被询问的话术如下:

• 你要如何实现这个结果呢?

• 这件事你的思路是什么呢?

•这件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呢?

   如果Why是事件的本质,那么How就是做事的创意了。

关于How的问题,可以嵌套到另外一个模型——GROW的元素Option,这就是选项、思路的概念。

关于What:对于What,经常被询问的话术如下:

• 这件事你要做成什么样呢?

• 你的做法里有什么特点?

• 你要如何设置目标?

What是How的一种实例。对没有Why、How的话,What的准确率就会大幅度下降,容易自嗨和低水平勤奋。对于What的理解有一个最佳的办法,就是将整个目标设置和任务分解的方法论体系带入其中。所谓的你要把事情做成什么样子、实现一个什么实例,本质上都是对任务目标的设定,可以嵌套目标制定的SMART模型。越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越能设定出合适的目标,而这个What也会说的更清楚。

   训练目标管理和训练黄金思维圈是相互补充、相互加强的过程。对于目标的找寻,要考虑Why的问题,对于目标的实现,要考虑How的问题,对于目标的设定和任务的分解,要考虑What的问题,越是训练目标能力,越能理解黄金思维圈,反之也是一样的。

那么黄金思维圈如何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呢?

目标管理是有层次的,看看七层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让我们往前去,不断做事情的一种管理方法,结论来了:只要涉及到做事情,就必须要用黄金思维圈思考。   

 同时,目标管理是有层次的,7层次图是站在不同视野长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告诉我们,以时间长度为视野范围,时段长度不同,所要思考的问题不同。所以,在选择执行行动、执行任务、执行项目、执行目标、实现期待……的不同层次上,要考虑的问题都不同。

    如果考虑的是月、年、3-5年、5-10年的问题,在黄金思维圈中,要反复问自己的是关于Why的问题:

• 我生来是为什么的?

• 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 为什么我相信这个意义?

• 我为什么要去往那个(愿景)地方?

• 我为什么想要的是这个?

• 我究竟相信的是什么?

• 做这件事情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考虑的是周、天、时刻的问题,那么,在黄金思维圈中,你通常只是在考虑What的问题。当然,这是很符合人性和直觉的,但是,想想看,如果你每天只是在做任务、执行行动,你真的思考过它的Why了么?通常考虑What的人,工作都会很忙,因为他没有思考why,就找不到价值、抓不到重点,所有的事情都是重点,一定要抽空问自己一句话:我做这些事情的Why是什么呢?

   总的来说,任何事情都要从Why开始!这是作者Sinek的核心观点

   不同领域的视角黄金思维圈如何的使用呢?

    如果从身份上分,可以分为家庭、工作、学习、社交……如果从具体应用上,可以用来澄清期待、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决策把握……职场中的执行者、管理者、创业者、决策者、战略制定者都需要用到它。

   家庭。在工作之余,想要带着家人外出玩,可以选择的很多,究竟是选择多年熟悉的看电影、逛商场,还是尝试着去接触全新的事物?作为决策来看,就要谈论到Why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只要陪陪家人就行了,而有的人却会想着各种新奇、有趣的方法来过好生活,这就是背后的Why的区别。

    学习。报名参加各种课程、买很多书囤着,可是,要知道,无论是主题学习、碎片化学习、深度交流、知识沙龙……采用不同形式也好,投入不同时间也好,这都是What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就是成天思考关于What,而不是Why和How,我为什么要学习?我要如何才能更好的学习?

  解决问题。没有经过问题管理训练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会问:“怎么办?”比如说,我这件事情做不下去卡住了怎么办?老板也不给我说清楚我要怎么办?一个问题真正得以解决的关键,不在于向未来询问怎么办,而是向过去询问为什么,既然问题已经发生了,那么发生问题的原因Why是什么呢?只有知道原因,才能找到更精准的解决方案,这里我认为可以和“行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案嵌套,回头我整理出来。

  激励他人。任何一个管理者向团队成员谈论应该做什么之前,都会先谈Why,也就是要告诉自己的伙伴,之所以做这件事,它的价值是什么。

虽然这是思维模型,感觉在使用理性,但是谈论Why其实在考虑感性,Why是意义、目的、价值,当对方被你的Why打动的时候,任务就会很容易推进。如果让下属直接去做一件事情,他很有可能在抱怨或者黑你,如果先说清楚为什么要做,可能下属做得比你还要好!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必须是Why,而不是其他的,问清楚Why,事情会超乎意外的简单。

从难易程度的维度入手,看看黄金思维圈如何使用?

   从最简单的角度入手,黄金思维圈确实简单,你只要拿出一张纸,折叠成三份,然后逐一书写Why - How - What,就已经足够了。

    可是,越简单、价值越高的东西,入门越容易,而精通很难,黄金思维圈也确实符合这个原理。在快速入门之后,想要精通黄金思维圈(基本上很难,还是用“熟练掌握”这个词吧),有两个门槛需要过,这两个门槛都很不容易。

  第一个门槛是:逻辑。所谓的逻辑性,简单来说就是上下文可以推导。从上一个命题、原理、信息、论述可以推导出下一条来,而这个推导是有因果关系(符合逻辑原理)的,这就是逻辑。做一个有逻辑的人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是用感受交流的:

• 我觉得这是有危险的,所以一定不能做;

• 我就是喜欢他,所以我要等他跟他女朋友分手后再和他在一起;

• 今天天气不错,咱们中午吃包子吧;

• 要不是你这么笨,我们这个项目能失败么?

• 反正我不管,不信就是不信;

• 微信上写了,转基因的东西吃了不能怀孕;

• 你不就是长得好看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种线性单因果系统思维、感性至上模式、限定性信念、自我的没有朋友等思维、行为模式,就是缺乏逻辑训练的结果。

   黄金思维圈有三个步骤,谈Why的时候,有没有逻辑并不重要。但是,Why说完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由Why生成的How,也就是从意义、价值、原理(问题解决、事物澄清领域Why就是原理)等方面推导出策略,没有逻辑性基本上是不能实现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遇到问题卡住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不具备问题解决能力的人,会陷入在情绪之中,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具有逻辑性的人,他会调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先暂停情绪反应,然后判断发生了什么问题(What),然后思考这个问题的Why和How,分析究竟是Why错了,还是How出了问题。

  你看,这并不容易吧?不过如果你持续训练黄金思维圈,你的逻辑性一定会跟着水涨船高,黄金思维圈和逻辑性也是相互促进的。

   第二个门槛是:假设。逻辑性是通用能力,只要刻意训练某一种思维模型,逻辑性都是可以提升的,但是,第二个门槛难度更大,那就是不仅仅要用理性分析Why - How - What,还要分析每个要素背后的假设。试着看这几个问题:

• Why:你认为你的Why是正确的,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 How:你认为你的How是高效的,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 What:你认为你可以做到What,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 Why-How:你的Why可以推导出How,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 How-What:你的How一定能实现What,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 Why-What:你的What就能反映出你的Why,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这就是黄金思维圈最正确的用法。对于简单的事情来说,很多假设来自你的经验。

上图就是工具,多练练,有些门槛就得靠自己持续学习、实践才能走得过去。

  如何刻意练习黄金思维圈的方法呢?

   首先,必须要拥有正确的信念:重视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拥有黄金思维圈的人都明白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在战略上持续投入,可以避免自己在战术上低水平的勤奋。思想上的艰苦奋斗,就是在这件事还没有变成“应该是什么”之前,你就能在脑海中勾画出来:为什么要做、做事情的思路是什么以及要做成什么样子,遇到问题要如何回来校验假设等,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了,掉在郁闷、焦虑、恐慌、抱怨的大坑里不肯出来。

  其次,为黄金思维圈增加一个What,那就是:What - Why - How - What。第一个What的问题是:我要思考的事情是什么?相当于是对“对象”身份、边界、属性的一个基本界定。有很多伙伴在训练黄金思维圈的时候,就在空想Why的问题,都不知道自己要想、要做的对象是什么,就去思考Why,很容易丧失方向感。

  第三,为自己强制增加触发器。触发器的思维方式是刻意练习初级阶段很重要的要点,当你的习惯没有改变的时候(遇到事情,就去思考What),你必须先刻意练习,我们使用的是if……then……这个工具。请记住这个句式:“如果我要思考或者开始执行,那么,我要做的事情的Why是什么?”这一个话术就足够了。如果你非要有“做多”的思维,那我就再送你一句话术:“我做这个事情是在What上努力,还是在Why上努力?”

  第四,八阶段训练法。八阶段训练法是一个很有效的弹性训练法,你可以将训练次数分别设定为:3天、5天、3天、1天、6天、4天、6天、2天,每个阶段完成后就要休息1天给自己缓冲。这个训练法里面有特别重要的就是第四阶段的1天和第八阶段的2天,这3天你要挑战的难度要比之前都要高,用自己的顶级标准要求自己。你可以试试看,第一阶段,每天训练一次黄金思维圈,然后休息1天,再连续训练5天,再休息1天……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993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