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市场”的探讨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引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抓手和着力点。由于“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或者是“市场失灵”有潜在的现实性,因此有效市场经常是一个“假说”,是一个理念构造,这是必须加强有为政府建设以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立意基础。
关于有效市场的理念结构,叙述如下。
第一,在市场经济里,决定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是价格机制,因此必须保持经济体系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的敏感性特征。市场参与者依据价格层次与变化率决定产业的经济参与度与渗透率,把产能和资源配置到价格处于上升态势的产业里,而对社会经济必需的低效率产业部门则由有为政府的激励机制去解决。
第二,市场资源的价格取决于两点,一是资源禀赋,即是资源的效用特征与稀缺度;二是对该项资源的供需关系,市场需求与资源供给必将走向结构匹配和总量均衡状态。
第三,有效市场需要某种程度的调控机制,市场不独立于有为政府管辖之外运行。政府的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保证了在市场失灵时运行机制的畅通,并且政府调控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的调节与调控是建立在国家对市场资源的拥有量的基础上,因此政府要保证国有经济(或者是国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比重,确保国有经济在事关国计民生领域里的影响力,同时在国有经济里保持一个高效率的运行机制,保证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效率。
第四,关于经济体内部与外部的资源与产品的输出入,要有准入机制、价格和税收制度等管控能力。放松管控不等于不具备管控能力,该放则放,该管则管。同时,做好内部市场与对外经济交往的定价权分配,要兼顾市场主体自由自主定价与国家经济主权的合理运用。
关于金融市场,在保持资金供需合理比例关系的前提下,保证推动经济增长运营的资金需求。
第一,理顺资金运营的价格机制,资金运用保持一个合适的成本利润率。资金利差是社会产值再分配的一个方式,是金融业正常运营的基础,应该保持金融业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合理利差。
第二,维护资本市场运营的公平交易和公开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确保国内投资市场与海外资本市场的高效互动能力,增强国内上市资产的投资安全性、盈利性和吸引力。
第三,保持货币政策的持续稳定,让市场对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可靠性有一个稳健的预期,并且做好利率政策、信贷政策与汇率政策的良好预期管理。拓展货币政策运行的空间,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做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的匹配协调。
第四,及时分层分类、有重点的处理好各类金融风险,对相关金融风险定性要准确,措施要有嵌入时效并且处理的精准到位。在防范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的同时,做好风险隔离和防跨系统传染。对于已经压缩风险存量的单位和区域,可以对风险控制做降级处理,并且放宽业务监督管理的风控范围和管理要求,以提高相关金融业的新生盈利能力。
第五,金融资源配置要保持高度的流动性,保持敏锐的跨区域和跨部门的配置能力。在金融机构的管理机制构造上,系统内与跨系统两方面的资金运营效率要统筹管理和协调,这个协调机制可以由央行和监管部门出面建立和保持沟通。资金运营要保证政策性与盈利性的良好结合。
综上所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形势下,让市场机制更好的运用于中国式现代化,为保持有为政府的高效运行服务。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