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课
我心中的好课
作为一名老师,理想的教育阵地是课堂。离开了课堂,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农夫没有了土地。很久一来,我也一直在课堂中思考,有些课堂看似热闹,可是孩子们收获却很少;有些课堂老师认为教明白了,老师一问学生还是不会;有些课堂我们老师教的很累,学生成了玩偶;有些课堂死气沉沉;有些课堂又熠熠生辉,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历,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越来越觉得,一堂好课,应该是老师和学生的合奏,高效,扎实,有温度,受孩子们欢迎的课就是一堂好课。
新课标指出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是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但是遗憾的是,很多老师把孩子当成知识的容器,老师可能业务能力强,各方面素质高,但是究竟没有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实践,训练,这样的课堂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顶多算个配角,所以注定演奏不出和谐悦耳的旋律。一堂好课,应该是师生合奏,学生当主角,老师当好配角,这样才不会喧宾夺主。这是理念的转变,会带来思维的转变,我们不是只想着课堂上教什么,而要思考如何教,孩子们如何学,这样的课才能被称为好课。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是高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这也充分体现出老师的教学设计艺术和水平。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误区,要么是课堂容量太大,上课铃响了,还没讲完,或者一节课还没结束,准备的内容讲完了。作为年轻老师这是备课的不充分。而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却根据经验教学,也是缺少系统性,讲到哪算哪。我们很少能把一堂常规课像公开课那样尽可能容量适中,环环相扣,设计精妙。高效的课堂需要老师前期大量的备课,需要对教材深入的把握,还需要对学生的了解。只有高效,才能让课堂紧凑,避免浪费时间。
一堂课,光高效还不够,还要扎实。我刚参加工作时,感觉上课好难,这也想教,那也想涉及,可是一堂课时间是有效的,这种愿望常常碰壁,有时讲得多了,孩子们消化不了,太简单太少了,又吃不饱。这就牵涉到课堂的取舍,我们要孩子们习得怎样的能力,让孩子养成怎样的思维?后来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课堂上一定要目标精准,尽量把课上得有深度,把一个问题讲透,而不是留在表面,蜻蜓点水。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得,每堂课都有收获,长期以往,扎扎实实,课堂效率也就高了,孩子们更有收获。
最后,一堂好课,还要有温度,深受孩子们喜欢。尤其小学老师,孩子们天真活波可爱,但是有意注意时间有限,很多时候枯燥的课堂,让有些孩子游离在课堂之外,这就需要老师幽默的课堂语言,激励的课堂评价,教学机智等化解课堂中不和谐的音符。老师要多阅读一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尊重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对孩子们的错误能够包容。而不是大发雷霆,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学生能学到知识,对老师崇拜喜欢,老师能够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和教学中的成就感,彼此温暖尊重,这样的课堂就是愉悦的。
总之,一堂好课应该是高效、扎实、有温度的,由师生合奏的幸福之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