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被撞学生妈妈坠楼身亡,情绪稳定的她为什么走向极端?
5月23日,武汉小学生谭某在校内被撞身亡。悲剧的阴影还未散去,6月2日,其妈妈杨女士,居然从楼顶纵身一跃,结束了年轻的生命。闻此噩耗,震惊不已。虽然事后分析有马后炮的嫌疑,但我还是想从专业角度解读一下,为什么之前情绪稳定的杨女士,会突然选择了决绝的方式。
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痛苦时,潜意识会自动采用防御机制,来保护自身不被悲伤吞噬。不同的人采用的防御方式不同,这取决于其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
通常情况下,大众的刻板印象是,失去孩子的妈妈应该是悲痛欲绝、嚎啕不止、甚至晕厥的,这才符合一个爱孩子的妈妈形象。
然而,杨女士的表现却比较“另类”。她思路严谨,陈述案情条理清晰;她衣妆整洁,精力旺盛,仿佛在执行一项任务,规划有序,有条不紊。
这是因为,在突遭变故时,杨女士启动了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她在用超级理智的状态,来应对自己可能被巨大悲痛吞噬的危险。
采用这种防御机制的人,性格特征偏理性。这点从杨女士之前的视频和其同事的描述中可见一般,大家都认为杨女士是一位端庄大气、温和有力的女性,遇事冷静,有条不紊,工作优秀,不情绪化不做作。
其实这从孩子去世两天后,杨女士5月25日发的视频也能看出端倪。她说,“昨天有一个家长对我说,你的孩子是一个超级英雄,因为他,才让整个武汉市,甚至全国各地的都知道,(在学校内开车撞人)这是多么严重的一件事情,拯救了多少孩子。”
她是以一个战士的姿态去挑战命运的不公,以此发泄心中的愤恨!她用为人母的巨大刚强,来为孩子捍卫最后的权益!她激情满满、斗天斗地,免得让自己陷入绝望的痛苦之中!
然而,大众却误解了她。人们觉得,一个失去孩子的妈妈,难道不该是一副哭哭啼啼的样子吗,为什么她却能对答如流?不合常理之事,必定有其阴谋。于是在学校给出了貌似能安慰大多数人的赔偿惩治措施后,对于杨女士依旧执着的坚持和严厉,大众倒戈了。而一些对她衣妆品头论足的猥琐声音,更是对她的二次伤害。
面对网暴的压力,杨女士不得不选择休战,然而,这也堵住了她心中悲痛的唯一出口。悲伤的力量不能向外释放,就只能化作一道利刃,转而攻击自身。于是,她决然的离开了。
希望杨女士和孩子一路走好!
希望大众在面对自己不理解的事情时,能口下留德。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234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