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雨:抚民如伤肠内热 铮铮铁骨留人间(中)

(紧接上期) 

接下来,我们就要介绍本文真正的主角任伯雨了。 

任伯雨,字德翁,是任孜的儿子。苏东坡在《京师哭任遵圣》一诗中说:“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是说任孜只有伯雨这一个儿子,视若掌上明珠。东坡见他时他还是一个幼童,但食量已经很大了。 

任伯雨从小就聪颖出众,卓然不群。在父亲和叔叔的影响下,伯雨博览群书,精研经学,对众多儒家经典都有独到见解,文章写得非常好,笔力雄健。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任伯雨进士及第后,被外放担任施州清江县(今湖北恩施)主簿。这是一个在县里主管文书档案的小官。有一次,郡守发文让他去管理一个公库,他笑着说:“里名胜母,曾子不入,这个职务为什么让我去呢?”他因此拒不接受这一任命。 

这里面有一个典故。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曾参,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因妻子为哄儿子的一句戏言而杀猪的故事,为我们诠释了诚信的要义。传说他游历鲁国的时候,有一天要经过一条名叫“胜母”的巷子。他觉得“胜母”这名字有辱母亲的神圣,便转身离去。为什么“胜母”是侮辱母亲的名字呢?因为古代“胜”(繁体字写作“勝”)与“腾”同音,有“凌驾于其上”之意,很多时候两字可以通用。“腾”也就是牡马,即雄性马, “胜母”会让人想到“腾母”,就像湖南人口不择言时演绎的那句国骂一样,你懂的。作为一个大孝子,曾子认为这个地名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不入”,体现的是一种气节。司马迁在《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上写道:“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汙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故县(里)名胜母而曾子不入,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

王充在《论衡·问孔》里也说:“孔子不饮盗泉之水,曾子不入胜母之闾,避恶去污,不以义耻辱名也。”古代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名”的,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现在看来可能无所谓的事,在古人看来可是马虎不得的。 

郡守让任伯雨去管理的这个公库叫什么名字现在已不得而知,但对于注重名节的伯雨来说,这个名字肯定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宁愿得罪上司也不赴任。清朝康熙皇帝主持的《御定孝经衍义》里,在叙述这一段史实后评价道:“伯雨之拒郡守不莅公库,其矫矫风节已见为主簿时,故君子莫重乎其始进也!”

后来,任伯雨被任命为雍丘县令。雍丘就是古代的杞国,现在的河南省杞县一带。“杞人忧天”的成语,就是来源于这里。任伯雨担任县令期间,管理官员非常严格,而对待老百姓则非常宽厚、亲切。史书上说他在雍丘“御吏如束湿,抚民如伤”,管理官吏像捆束湿柴一样严、紧,照顾老百姓就像对待自己身上的伤口一样细致、周到。

雍丘县是宋朝的漕运大通道——汴河的流经地,从南方运往京城开封的粮食等各类物资以及从京城去往各地的人员很多都要经过这里。汴河也就是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在宋代仍是十分重要的漕运生命线。任伯雨到雍丘之前,这里盗窃现象非常严重,老百姓深受其害。然而十分奇怪的是,县里有关部门多次派捕快去缉拿强盗,但总是一无所获,人们都不知道这些强盗来自何处,盗窃财物后又藏匿于哪里。 

任伯雨到雍丘后,进行了多次走访调查,很快便查清了这些强盗的来龙去脉。于是,他下令,所有漕运的船舶都不得在雍丘县境内靠岸住宿。一开始还有些船主不听,仍然靠岸停泊。任伯雨就让县吏砍断那些顺流东下的船只的缆绳,而对那些驶往京城开封的船只则派员护送其离境。原来,这些强盗都是藏匿在漕运的船舶上,而这些船舶大多是由户部直属的漕运官管理,地方官员是无权过问的。任伯雨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以后,雍丘县就再没有发生过盗窃事件,社会治安良好,老百姓安居乐业,从此家里的外门都不用关闭了。 

任伯雨在雍丘的优秀政绩,严格管束官员、敢于碰硬的作风,得到吏部考绩官员的充分肯定。任满后,考官把任伯雨治理雍丘的情况上报给朝廷,任伯雨便被上调中央,被任命为大宗正丞。大宗正丞是一个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官员,隶属于大宗正司,七品。但是,他还没有到任,又被擢升为左正言。左正言当时隶属门下省,属于谏官序列。 

谏官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序列。谏,证也,就是直言以劝正。古代比较开明的君主都会虚心纳谏,比如唐太宗的谏臣魏征就曾多次犯颜直谏,太宗也认真听取,创造了古代君臣相得的佳话。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把他比作自己的镜子。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到了宋代,政治环境更加宽松,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逾此事者,天必殛之!”因此,宋代谏官的言论也更加自由。而且,宋代的谏官,除了监管皇帝的过失与错误并促使其改正外,还可以弹劾宰相、百官,讨论朝政,举荐官员,受理臣民的奏疏等,职权范围有了大大的扩展。到宋仁宗时代,谏官还可以“风闻奏事”,就是可以根据传闻来举报官员。《宋史·职官志》载:“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

任伯雨担任左正言时,正是宋徽宗刚刚开始当政的时候。宋徽宗名叫赵佶,现在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绘画、书法造诣都非常高。他的花鸟画自成一体,被称为“院体”,在他的倡导下,大宋皇家画院网罗并培养了一大批成就卓越的画家;他的书法铁画银钩,灵动瘦劲,后人称之为“瘦金体”。现在谁有宋徽宗的一幅书画作品,那可就价值连城了。然而,作为皇帝,宋徽宗却是不称职的。北宋正是在他手上被葬送,他自己也和儿子宋钦宗赵桓以及所有皇宫嫔妃一起,被金国人俘虏,在东北的极寒之地受尽折磨,受尽屈辱,被后来的南宋人称为“靖康之耻”,是南宋所有人心中的痛。岳飞在《满江红》词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这赵佶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呢?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赵佶是宋神宗赵顼的儿子、宋哲宗赵煦的弟弟。宋神宗就是那位起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变法的皇帝。新法推行后,拥护变法的人和反对变法的人斗争激烈,逐步演变为新、旧两派的党争。王安石为使新法能顺利推行,起用了吕惠卿、章惇、曾布、沈括等一批新人。后来,王安石被罢相,吕惠卿、章惇、曾布等人成为新党的主力干将。这些人虽然没有王安石那样的才干,但是一个个心狠手辣,主张实行更加激进的改革。 

变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新法本身就存在缺陷,加之所用非人,导致北宋出现政府与老百姓争利的现象,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司马光、韩琦、富弼等朝中重臣都坚决反对,要求废除新法。而改革派内部也矛盾重重,各有各的打算,致使神宗皇帝左右摇摆,新法的实行自然也举步维艰。 

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面对改革的烂摊子,加之对西夏战争的失利,年仅38岁的赵顼心力交瘁,郁郁而终。同年,赵顼年仅10岁的儿子赵煦继位,这就是宋哲宗。由于赵煦年纪太小,由其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宋英宗皇后)临朝称制。高太皇太后起用司马光等人,恢复旧法。八年后高太皇太后去世,赵煦亲政,任用章惇、曾布等新党人物,重新使用新法。 

这里要说说这位章惇。章惇字子厚,建宁军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这可是个狠人。宋仁宗嘉佑二年,他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得中进士,与苏轼、苏辙兄弟同榜。但是,这一榜中,他的一位名叫章衡的族侄得了头名状元,他感到丢了面子,拒不接受进士的敕诰,返回家中继续读书。两年后,他卷土重来,依然金榜题名,名列第一甲第五名。 

章惇与苏轼两人本来是好朋友,早年经常在一起游历。有一次,章惇与苏轼一同出游南山,山路崎岖,山势险峻。来到一处绝壁前,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只有一独木桥可以过去,看得苏轼心惊胆战。章惇让苏轼过去题字留念,苏轼早已吓得两股战战,哪里敢过去呀!而章惇则面不改色心不跳,踏上独木桥,援木攀藤来到绝壁前,写下“苏轼章惇来游”几个大字后,又若无其事地返回。章惇的这一番操作让苏轼心有余悸。他对章惇说:“子厚必能杀人。”章惇问为什么,苏轼说:“一个连自己身家性命都不顾的人,还会顾忌别人的生命吗?”章惇听后哈哈大笑。 

就是这么一个狠角色,当了宰相后,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慢慢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恶习,独霸朝纲,听不得不同意见。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力不被别人觊觎,他开始实行严刑峻法,控制言论,并不顾一切地打击异己。对旧党人士,他更是冷酷无情,一概贬斥。他原来的好朋友苏轼,被他贬到海南儋州,就因为苏轼的字是子瞻,“瞻”与“儋”两字相近。苏轼的弟弟苏辙被贬雷州,乃是因为苏辙字子由,“由”字与“雷”字下面的“田”字相近。这种近乎儿戏的做法,就是为了打击这些清高文人的自尊心,变着法儿地折磨他们。

然而,亲政没几年,宋哲宗赵煦英年早逝,年仅25岁。由于赵煦的儿子早夭,没有子嗣,只好在赵煦的兄弟中来挑选接班人。作为宰相,章惇自然想继续把皇帝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提出要立赵煦的同母弟简王赵似为帝。可是,这一提议遭到向太后(宋神宗皇后)的反对。因为赵煦和赵似都是朱太妃所生,如果再立朱太妃的儿子为帝,朱太妃在后宫的势力就会超过向太后,向太后当然不会同意。她对章惇说:“难道这六个皇子不都是哀家的儿子吗?”章惇又提出要立赵煦的大弟弟申王赵佖为帝。这立“长弟”看似有理,可是,赵佖有眼疾,连奏章都看不了,他怎么能当皇帝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章惇的图谋了。最终,在曾布、蔡卞等人支持下,向太后拥立了端王赵佶,他就是宋徽宗。章惇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他一人难敌四手,赵佶终于上位,并由向太后临朝听政。

这向太后本身就倾向于恢复旧政,开始起用一些旧党大臣,而由于章惇反对自己当皇帝,赵佶自然对章惇也不怎么感冒,而且,刚刚当上皇帝的赵佶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鼓励臣下进谏,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那个时候,北宋承平日久,经济已经发展到中国古代的最高峰,首都开封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然而,那时王朝内外的矛盾也日趋突出,外有北方西夏、辽国等强邻的兴起,内则有灾荒不断,饿殍遍野。但当时的官场都在热衷于争权夺利,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没有任何感觉。任伯雨忧心忡忡,利用自己谏官的位置,对那些奸佞小人不断进行弹劾。

(未完待续) 

欢迎您关注“三甲任氏”。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左下角的“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微信群,也可点击右下角的六角星“在看”,也可直接为任家小白点赞!小白这厢有礼啦!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415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